润物尽于无声处,渗透尽在无形中 ——观李卫东老师《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有感
观李老师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深有感触。在这节课中,孩子们善于发现,善于质疑,李老师无形渗透,多元解读,这些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质疑发现
每个孩子都有探索欲,想发现。在这节课中,李老师就充分给予孩子发现的机会。
在简介季羡林的资料时,孩子们发现了,留学怎会有10年之久?这样由孩子发现,进行质疑,更能引发孩子们的思考。李老师还及时表扬发现这一问题的孩子。这样,给予鼓励,更有利于孩子挑战、探索与发现。
进入文本之后,李老师以任务驱动形式提问:德国人养花有什么特点?赞美德国人的什么品质?之前播放的景象对应文中的哪一段?这样,直奔重点语句。在学习这些句子及重点词语时,依然让孩子发现。比如,“花团锦簇”与“姹紫嫣红”有什么不同。在思考中,孩子们进行比较,思考发现,加深了对这两个词的理解与记忆。李老师还从音韵节奏上引导孩子读好这两个词,感受词语的韵味不仅仅在于视觉享受上,还在于听觉。在本单元中,要求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经过这样的层层剖析,这两个词已经融入到孩子们的心中了。
课文三次描写德国人养花的景象,两次赞美德国人的品质,为什么不一次写完,何必啰嗦?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孩子们又发现了,原来,这三次描写的景象的角度不同,这两次赞美的深度不同。就这样,在发现中,且读且思,且论且叹。
在本课的教学中,孩子们非常善于发现,而这善于发现的背后,呈现的则是老师的一种教学理念——以生为本。相信孩子,给孩子机会,他们会创造奇迹。
二、润物无声
1.观念渗透
课前聊天,看似平常,却是老师一种观念的渗透——学会改变思维定势,平时如此,学习也如此。正因为这样的渗透,孩子们在学习课文时,改变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去解读课文为什么三次写花,而不是一次写详细。去思考,课文两次对德国的赞美是一次比一次更深情。
从季羡林资料中发现问题并质疑解决后,李老师顺势而导:学习就是这样,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得到。学习永远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李老师的事情。好掌声送给周媛同学,掌声不大热烈。发自内心地欣赏别人,向别人取得的成就祝贺,这是一种品味,是一种境界,特别感谢和祝贺人家。这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发现,而是一种习惯的培养,一种人性的传递。
再比如,在朗读时,一个孩子听到同学超越自己,却依然真诚地为他鼓掌,李老师这样称赞:真好!看到人家进步发自内心的欢喜,这是一种境界。放宽心胸,学会欣赏,这是李老师给孩子们的又一次心灵鸡汤。
2.方法渗透
课题的朗读,一为“念”,一为“读”。“念”,只是读正确了读音,吐字清晰,声音圆润。带着自己的理解,投入自己的思考,方为“读”。这样的渗透,影响着孩子们今后的朗读——要带着自己的理解、思考与情感。
在且论且叹中,抓住这三次描写,两次赞美,自然而然地就总括了骨架。而将这骨架重新支撑于课文中时,还有开头、结尾,以及中间的过渡,将文章的结构呈现于孩子面前,引导孩子们明确本文的整体构思。这样的方法,一改传统的感知大意,概括内容,这一单一呆板的教学流程。同时,又于无形中,解读了文章的结构,思路清晰,提炼内容于无形。
在本文的教学中,李老师还与孩子共同经历,探究写法。引用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总结的“三步读书法:鸟瞰——整体感知,把握全篇;解剖——抓住重点和疑难研读;会通——调至文外,深层探究。”借“故宫鸟瞰图”来类比,剖析文章结构与写法。
三、多元解读
文本中的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作者对德国人由衷地赞美“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然而,将这放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却又有不同的解读。在二战期间,德国人所作所为,惨无人道的杀戮。这时,人心惶惶。生活于德国的作者,急于想回国,可是,却无法回国,他怀念母亲,怀念故国。结合这样的背景来解读文本,或许,就会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德意志民族,重新审视“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一句所隐含的意思。
这样的多元解读,使孩子们更全面地进行欣赏与评价。
观课完毕,我在深深地思索,教学一堂课,该如何更客观地去解读与评价文本?作为一个教师,该如何给予孩子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发现,培养孩子发现的能力,让孩子成为主动探索的学习主人?作为一个引领者,该如何关注人文,从人文角度去引导孩子们,健全和完善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