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翠环的日志

甘翠环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数学课堂教学叙事

甘翠环
分类: 教育叙事
更新于: 2016年12月21日 08:45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应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我在教学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尝试了这样的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师: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六个面的面积总和,分别是它们的表面积。

师:圆柱展开图怎样?圆柱沿着高展开,展开图包括哪几部分?(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圆柱展开图的情况。)

生:这个圆柱体展开后包含侧面、上下底底面,

师:那么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生:表面积应该是两个底面积与侧面积之和。

师:这些面积中你能求出哪些面的面积?不会的是什么?

生:我能计算出上下底的面积。

生:只要量出底的半径就可以算出。

生: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底面直径都可以求出底面积。

生:上、下底底面积相等。

师:那侧面积怎么求吗?根据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知识,能不能想办法求出圆柱侧面积?

生:它展开就是个长方形,它的宽就是圆柱的高,要是能知道它的长就好办。

师:请同学们利用学具展开比较一下,合作交流: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的什么?

生:长相当于底面的圆的周长。

师:是,我们可以求出长是多少?

生:2πr或πd

师:侧面积怎样用公式表示出来?

生: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生:s侧面积=2πr×h

师:圆柱表面积怎样求呢?怎样用公式表示出来?

生:圆柱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面积

生:s圆柱表面积=2πrh2πr2

在“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机会,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掌握新知。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

刻的体验,从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在组织教学时,“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通过学生操作认识到:侧面展开的长方形图形的长就是圆柱体的底面圆周长,采用了边说边操作边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手、脑、口并用,真正体验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掌握。
二、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建构新知。
教学时首先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公式推导过程,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学生有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关注了学生探索的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圆柱展开图与圆柱的比较,发现侧面展开图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的周长的关系。另外我处理了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较充分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培养。在整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表面上是你一言,我一语,实际上是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对这个“公式”来由的理解,真正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体验上建构了新知,掌握了新知。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