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教育》读书感想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围绕着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通过运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健全人格方面,比如儿童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质,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等等。“人的一生都在为摆脱自卑感,追求优越感”,书中阿德勒化繁为简,为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真正的教育不应仅仅片面地停留在空洞的道德说教、枯燥抽象的书本知识灌输与智力发展,更多地是诠释自己和社会所向往的发展模式,从而关注整个世界。
人格的统一性的认识上,阿德勒认为,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述,不了解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所做的事。家庭在社会情感方面教育的不足,造成了儿童在面临无准备的情境且没有人指导时,只能以自己的错误的对事情的理解来独自挣扎应付,从而产生表面上所见的恶劣的行为;简单的采用惩罚是没有意义的。
追求优越与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人的本性会追求优越。追求优越过度——过分的雄心会令儿童好斗、脆弱、难堪重负、易失信心、心理失衡。对那些天生有器官缺陷的儿童,要给予充分的观察和不断的鼓励。对于那些雄心过度的儿童,要帮助他们定位。学校教育对个体的未来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不能把自身视为目的,必须清楚是在为社会服务,尽可能让人为的障碍更少一些,对儿童多鼓励。被家庭溺爱的儿童,要给予他们时间去学习和改变。家人或学校不能对儿童随便预言,错误一经发生,矫正的可能性就很小。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过于强调权威而形成的专制都会导致失败的教育。家庭或学校最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独立人格,而不是相互推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教育儿童把生活看成是一个整体,而非片段,引导孩子通过追求优越感给他们带来精神健康和幸福,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利己与利人。
每个人都有自卑感。过度、过分的自卑感形成自卑情结。心理上的自卑感和自我中心,不仅可以追溯到器官缺陷和身体缺陷,而且还可以是与这些缺陷完全无关的环境造成的。那些因种种原因受过伤害的儿童会以看待那些曾伤害过他的人的方式来看待其他人;促使他们上学的任何努力都会被其理解为对他们的压制,他总是感受到被束缚。这些心怀怨恨的儿童通常会有一种“破坏和毒害”别人生活的性格特征。他们缺乏应付环境的勇气,因此,便试图通过欺凌弱小,或通过大幅提高对他们的友善来补偿其无力感。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总是存在的。眼睛是灵魂的窗户,通过眼神,可以一窥灵魂。因此,教育者最重要的品质是耐心,教育儿童与环境、生活和解,与别人友好相处,通过有所成就来改变或重塑自我。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受限于生活中的各种谬论,他的家庭状况以及他自身的先天条件,补偿机制其间也会起一定作用。
一个人的生活风格通常在4岁到5岁的时候,受到他自身的精神视野的限制,对于世界的观念通常已经确定和固定下来,并在今后的发展中保持着大致相同的方向,对外在世界的感知基本保持不变,他受制于自己的观念,并不断地重复他原初的心理机制和产生于这种心理机制的行为。那么,什么是“社会情感”,我们又该如何确定一个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呢?“社会情感”可以说是把在儿童和成人身上发现的一种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愿望。确定一个儿童的社会情感需要观察他特定的行为表现,仅仅靠道德说教很难取得效果,也不会改变什么。孩子所犯的错误中总是可以看到环境的不良影响。例如,一个拖沓的孩子背后总有一个帮他整理收拾的人;一个撒谎的孩子总是受到了一个颐指气使的成人的影响,这个成人总是试图通过强硬和严厉的方法来纠正小孩说谎的毛病。我们甚至可以从孩子吹牛的习惯中找到环境影响的痕迹。这种小孩通常渴望受到赞扬,而不是成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他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总是渴求来自家庭成员的赞扬。换句话说,我们不要装扮成道德法官来对他们进行审判,而是要成为他们的朋友或治疗他们的医师。
不能过早、并采取千篇一律的法则对儿童进行教育,即便是生活在同一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他们的心理处境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没有任何两个儿童是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成长。良好的品质也不是预先教出来的,而是儿童在与环境(尤其是发生变化后的环境)的冲突中经受考验,然后再受及时合宜的教育而形成的。白日梦里的幻想是一种绕过生活中的不快和可能失败的迂回的道路,对于沉溺于此的儿童,不要急于下结论,当有利条件出现的时候,那些拥有丰富想象并且后来又能把想象和现实联系起来的人,他们的勇气就足以使他们直面周围世界的卓越能力,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因此,我们绝对不能粗暴、鲁莽地对待儿童,而是不断地鼓励他们,不断地向他们说明现实生活的意义,从而不至于扩大他们的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距离。
个体的心理生活是个统一的整体,个体人格的所有表现前后一贯。现在和未来的行为总是和过去的性格一致。就儿童的情况而言,在准备性测试的新环境中,他们会展现出一些最真实的性格。如果儿童准备充分,他就会满怀信心迎接新环境,反之,就会感到紧张,并进而产生一种无能感。学校教育介于家庭和社会之间,对儿童先前的准备性的一种测试,也是孩子成长和纠正家庭教育失误的关键场所。当一个孩子上学时,意味着他需要和教师与同学合作,同时还要对学习科目产生兴趣。学生是否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兴趣。对于很难适应学校且成绩不佳和考试不及格的孩子,批评或责备是没有用的。对于那些在家庭被溺爱的孩子来说,适应学校比较困难且在学习上进步不大,他们对于克服困难,对于通过有意识的努力而勇往直前,他们没有耐心,也没有毅力。父母如果没尽责,其结果就会明显地体现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上。家长对儿童因成绩不佳的惩罚会严重阻碍了儿童的成长。一个孩子,如果在学校没有归宿感,他就不愿上学;如果在家没有归宿感,他就想出走。因此家校联合共同创造合作、开放的学习氛围,通过了解培养儿童的兴趣与勇气,发现他们所擅长的科目,对于师长而言,宽容是必需的品质,还有爱的倾注。
本书中阿德勒的理论是积极的,丰富了我们对人格发展的认识,为我们了解与理解人的心理、人格打开了一扇窗户。他强调个体的主观选择和创造性,注重人对目标、理想的追求,并对人持乐观的态度;同时也注重探索人的主观世界、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双重作用,其人格心理发展的观点有明显的社会倾向,即“生活的意义是——对同伴发生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并对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阿德勒的人格理论也有其局限之处。首先,他从自身童年的经历出发,过分强调自卑对人格发展的作用,认为自卑贯穿于人的发展的全过程,这无疑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他把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当作人行为的根本动力,使其理论涂上了主观唯心主义色彩。事实上,人首先是从认识上超越了现实,然后有了自己的“信仰”才会主动去追求“优越”。否则,追求优越可能更多是满足本能的欲望。其次,阿德勒虽然重视人格的统一整体性,但他忽视对人格结构及其内在矛盾的分析,把人简单地看成是由追求优越的单一动机驱使的个体,人的发展简单化。其三,阿德勒虽然重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但他所说的环境实际上仅指家庭环境,根本没有触及社会的本质,因而未能完全说明心理疾病的社会根源。第四,阿德勒提出社会兴趣的概念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把它看作是人的一种先天的合群利他的趋向,而不是当作人类生产劳动、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必然结果,这是一个非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第五,阿德勒以成年人的眼光去评判、分析孩子的行为,以蒙台梭利和华德福的角度多有俯视之嫌。
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在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我们应遵循其生长规律,循序渐进,促其形成积极、健全的人格特征。生活如此,阅读也是如此。每一本育儿好书都有它的独到之处,不一定全本都是,但总会有一些内容能够触动自己的心灵。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自省,与孩子共同成长。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