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蔚云的日志

代蔚云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读《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有感

代蔚云
更新于: 2017年1月13日 14:57

读《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哈佛女孩刘亦婷”》
  因为刘亦婷上了哈佛,她在中国父母们的眼里成了一个极其优秀的孩子;因为刘亦婷上了哈佛,她的爸爸妈妈自认为成功地培养出了一个天才,所以不吝赐教——撰写了《哈佛女孩刘亦婷》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因为刘亦婷上了哈佛,所以中国千千万万个怀揣着“培养天才梦”的家长们,将《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奉为了教育经典。
    然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却说:“没有丰富阅历的人看《哈佛女孩刘亦婷》这些书,容易把一个人成功的真正原因误解了。”美国南加州大学政治系教授中国问题专家罗森说:“中国人认同‘刘亦婷’这样的成功标准,不是说不好,是有些过分。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个人获取成功,而不再是为了学问,学到什么不重要,考取什么大学才是唯一重要的。这样做的结果很清楚,是负面的:自我中心,谁都希望成为刘亦婷,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当然不会成功,他们会产生失败感、挫折感,《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的作者萧愚认为,瞎教育不如不教育。他深刻认识到写一本这样的书给那些“被误导的学生和家长们”是多么重要。他在前言中呼吁:“与一切关心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奔走、呼喊、殚精竭虑的人们共勉。”那么我们不禁会有疑问,难道刘亦婷真的没有自己对于学习的主见,任凭父母对其的一切操纵吗?刘亦婷在日记中曾经写道“每个老师都只布置了适量作业,确实每科都不算多,但7门加在一起就能把人压的喘不过起来。除了每天的作业外,还有周记、练习册、习题集、小结等。就算哪天布置的作业少,也不敢贪恋玩耍,因为后面还有一大堆常规作业像一条无形的锁链在锁着我们。我曾试过每天抽出半小时打乒乓球,结果感到时间一下不够了,常要做到晚自习结束,根本没时间复习预习。”这是一个典型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挣扎的孩子的形象,一个连打半小时乒乓球时间都没有的孩子,一个成天坐在板凳上的孩子,能是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精华吗?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