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的日志

石金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幼儿园游戏指导》读后感

石金
更新于: 2017年2月16日 15:41


幼儿期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一个人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如果这一时期能初步形成一个良好健康的个性,那么将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幼儿良好的个性,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而现在孩子,独生子女居多,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一家人都围着他们转。他们因缺少同龄伙伴,接触面较窄而产生了诸如自私、不合群,不与人合作等诸多不和谐个性。

游戏活动是幼儿园中较为普遍的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主动参与,获得发展的一种方式与手段。特别是角色游戏活动,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与同伴的交往,与老师的对话,都能促进孩子良好的个性的形成。本人通过阅读《幼儿园游戏指导》,就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如何使游戏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幼儿的个性良好发展呢,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尊重幼儿的个性,创设丰富的物质材料

1.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创设材料

老师为幼儿创设的游戏材料要观察幼儿在前,把幼儿的兴趣作为创设丰富游戏材料的主要依据,让材料赢得幼儿的喜爱。只有这样,才能让材料发挥更大效能,真正为幼儿服务,只有这样,幼儿的潜能才能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得到开发。如:我班的“益智区”,我们提供的材料是木珠、塑料珠、管子、走迷宫的盒子、瓶子、瓶盖、分类盒等这些看似没有什么关联的材料,孩子们通过将这些材料进行组合、操作,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如:塑料珠和管子可以拼插出立体的风车等立体材料;珠子还能用来走迷宫;还能按瓶子上的标记送珠子回家等。这些有一定难度的材料,激起了孩子的操作兴趣,他们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和乐趣,对游戏充满了乐趣。

2.创设与主题相适宜的材料

以主题《国庆节》为例。我们在语言区里投放与主题相关的字卡,图书,头饰;美工区里投放涂色、画画我们美丽的祖国等;表演区提供军帽、军衣,音乐磁带《学做解放军》;建构区里拼搭天安门,这些材料的及时投放,丰富了幼儿的活动,使他们在玩中学,玩中得发展。当然不只这个主题如此,每个主题都能做到及时更换。

3.及时更换陈旧材料激发幼儿操作材料

众所周知,游戏材料玩久了,幼儿就会对其失去应有的兴趣,这样就会大大影响幼儿活动,因此我们常常观察幼儿的活动,发现哪种材料幼儿已经失去兴趣,就及时更换掉。有时也会给它换个位置,或采取过一段时间再提供的方式来调动孩子操作的兴趣。发现这一招果然见效,孩子们又会对其产生新的兴趣。

4.资源共享,引导幼儿共同分享材料

每个孩子在家里都拥有一些自己喜爱的玩具、材料,如:拼图、图书、智力魔方、棋类玩具等,可能有些玩具已经放置太久而不再去关注,于是我们发动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带来和大家分享,大大丰富了游戏材料。如,有的小朋友带来的拼图、图书成为了大家热门的玩具。

二、尊重幼儿的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情绪情感、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游戏活动中,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入手,为幼儿创设宽松、安全、融洽、和谐、没有压力的精神环境,使幼儿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动力。教师做幼儿的大朋友,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通过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采用有效的手段如:“鼓励的目光、关切的问候、轻柔的抚摸、不厌其烦的启发引导”,与幼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鼓励孩子坚持活动。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幼儿的自尊、接纳幼儿的个性,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困难时,给予孩子支持与鼓励,使之坚持活动,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孩子共同完成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理解幼儿的过激行为,多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一个说的机会,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挚的感情;在活动中,敏感地捕捉幼儿自身进步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让幼儿在我们的鼓励、肯定与表扬下获得成功。幼儿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感到奋发向上,有自豪感,精神上获得愉悦,才能形成“独立、自信、合作、创新”的良好个性。

2.形成和谐的同伴关系

彼此相容、纯洁友爱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摇篮。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大方地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谦让、友爱、助人、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学会文明的交往方式。注重给幼儿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相互接触、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小伙伴关系;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交往与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体验合作的乐趣;游戏为幼儿创造了关心他人、文明交往的机会与条件,又激励幼儿产生内心的欢乐。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来自教师与同伴的关爱与支持,使幼儿得到感染和鼓舞,感到温馨快乐,有效地促进了每位幼儿个性和谐的发展。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