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行知精神 ———读《中国教育家评传》之《陶行知》有感
最近翻看《中国教育家评传》一书,看到介绍陶行知先生的章节,想到当今教育之困惑,不免感慨万千:时代的车轮在驶过近一个世纪的今天,当我们这些行走在教育路上的人们依然迷迷茫茫、寻寻觅觅的时候,蓦然回首,我们所苦苦寻求的“真教育”不就在那“灯火阑珊处”吗?
陶行知先生最为人称道的是平民教育思想。早在20年代中期,他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任职,收入颇丰且前途远大。可是他放弃了高薪职位,去从事乡村教育,奔走于全国各地,接触贫苦人民,推动平民教育。他的诗句“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抒发了献身平民教育的胸怀。他创办贫民学校,亲自做教员,带领自己的学生去乡村做“小先生”,进行识字教育,普及科学教育,倡导民族解放、大众解放,甚至脱下西服革履、长袍大褂,穿上草鞋,和师生们一起劳动、学习,和农民做朋友。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播洒知识的种子,培育民主自由、人类解放的幼苗。
联想当下很多地方的教育,兴办贵族学校如火如荼,打造热校名校热火朝天,择校现象高烧不退,大多数平民子弟却只能“望名校兴叹”,尤其是流动人口的子女,更是不易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所幸的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春风开始温暖人心。我市滨湖区多年来致力于教育均衡化发展,如今已经成效显著,为创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和“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所在的学校校舍装备一流,环境优美,条件优越,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在我校上学的都是学区内的居民子女,而且有近七成是新市民子女,他们享受到的是优质的教育资源。我和我的同行们,为能在这样一所学校从事这样平凡的教育工作、践行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深感骄傲。
陶行知先生另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一反杜威的教育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基本命题,他说:“如果过的是少爷的生活,虽天天读劳动的书,不算是受着劳动的教育;过迷信的生活,虽天天听科学的讲演,不算是受着科学教育……”他鲜明地提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说这个思想有现实意义,是因为中国当今的教育似乎还离这个境界很遥远。有人给“高考”下定义,说高考是在当今社会状态下,在还没有找到更合理更科学的办法之前,最能体现社会公平的无奈之举。因而,纵然素质教育的理念那么合乎人的发展,素质教育的道理那么深入人心,但应试教育还是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庭、学校、社会的“无奈之举”。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挣扎、呼吁和奔走,他们正在探索“为了人的发展”的真正的教育,让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成为实践素质教育的良方。目前,我校以“励志”为校训,奉行“尊重天性、发展个性、培育灵性”的育人原则,坚持培养具有“特别有意志力、特别有耐挫力、特别善于坚守”特质的学生,通过开发篆刻、比特实验、少年军校等校本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自豪地说,从蠡园中心小学走出去的孩子,人人懂印章会篆刻,人人参与了比特实验室课程学习,人人经历过军校的学习和锻炼,他们为以后的发展准备得更多!
我常常想,在中国教育的大盘子里,尽管我们的学校是那么渺小,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以坚定的信念和踏实的工作,用点点滴滴的教育行为去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去弘扬陶行知先生那不朽的教育精神。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