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充满智慧的小学语文课堂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如火如荼展开,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构建理想的课堂已经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动。开放的课堂,民主的课堂,优质的课堂;彰显创新的课堂,涌动智慧的课堂,闪现生命活力的课堂已经成为人们追求课堂教学理想境界的热点话题。
智慧的课堂是自由的,是平等的。智慧的课堂真正还给孩子一个“自己的空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要使学生得到“六大解放”: “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读;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时间,使他能学想学的东西。”这一教育理论的中心无疑就是要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自觉、主动、兴趣盎然地学习、表达和实践。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原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彰显智慧呢?
一、 追求智慧的自觉性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
1、情感教育首先要引发情感
精心设计导语,为课堂创设浓郁的感情氛围,是引发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教材中有许多情感交融的佳作,它们或激昂、或深沉、或喜悦、或悲愤。在授课前应适当调控一下学生的情感,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充满激情的朗读吸引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引发教学活力
语文是情感课,更是一块情感园地,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充满激情的朗读不但能抓住孩子的耳朵,更能抓住孩子的心,只有以情感活动“育人以情”,才能把学生的认知教育贯穿在情感教育中,才能加深对课堂内涵的感悟。
3、让学生主动参与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的性质作了新的表述,指出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在教学中教者要让学生体会文中蕴涵的情感,通过情感体验,把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激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
每节课,都需要教师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用情感去融化语言。
二、追求智慧的深刻性
语文学科是一个诗意的世界,在其间,读者于作者用“心”面对世界和人生,在开放的思维空间放非着想象,盛放着期待,弥散着梦想,感受着人生的博大,出没着世间的真情,从而使生命变的丰盈,灵动起来。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文本三要素组成。对教学而言,对话与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合作,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对话和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和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项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由此可见,只有让对话走进课堂,才能打造新课堂、重构新课堂,才能演绎课堂的精彩。
1、 师本对话,预设课堂教学的情景境界。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应是语文教学的前提所在。只有教师与文本通过“零距离”的接触,品位文章语言的精妙,,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思想与感受,读出自己的惊喜,才能在课堂对话中游刃有余,才能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文本意义生成过程。
2、师生对话,营造课堂平等的合作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思维表现得最为活跃。唯有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给学生一个心理安全感,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师生对话中,教师以宽容、博大的心顺势力导,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放飞自己的真情,自然学生的心灵之窗,情感之门就会纷纷向你敞开。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体会到阅读的精神享受,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可爱。
3、生生对话,体现思维的创造境界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架设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台,生成人人参与的,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开创了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学味浓浓的开阔境界。同学们相互提问,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争辩,互相切磋,互相促进。在和谐自由宽松温馨的学习氛围中,善思,求真,主动积极,无拘无束,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分析彼此的得失,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从而实现个体超越,走向成功。
走进“对话”课堂,看到的是散发出浓浓人情味的温馨,听到的是发自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语言。对话双方是相互依*,相互作用的,对话是沟通而其实质是互动。“对话”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主动的参与者、平等的对话者,对话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话的结果是师生认知、能、思想情感的渐进与提升,让学生通过互动合作方式来进行学习,并自主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体验情感,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三、追求智慧的创造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无疑为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提供了一个滋长、发育的温床。
新课程呼唤开放性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一个充满希望与信任的课堂;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更是批改 一个时刻能闪烁智慧火花的课堂。
1、注重实施情境教学,在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一种不平衡,将学生导入恰当的问题情境之中,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只有教师善于总结思考,课堂就能别有洞天。
2、选择开放生动的教学内容,唤起孩子们想飞的欲望。语文源于“生活”,也就是语文知识的获取,不仅仅在课堂,更是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不就是最开放、也是最生动的吗?鼓励孩子从生活中学语文,从而发现语文的趣味性和巨大魅力。
3、设计开放多样的教法,让孩子们展翅高飞。同样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开放的教法应该确定一样这样的目标:凡是学生能提出的问题,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应尽量引导让学生主动实践;凡是学生能解决的疑难,应尽量引导让学生自己突破。只有生动活泼、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式才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诉说”,讲述一个昨天的故事,也是“发现”,发现学生可贵的品质,独特的智慧和丰富的潜能,更是“唤醒”,唤醒学生沉睡着的主体意识、巨大的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让我们携起手来,给孩子们一个开放的课堂,共同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
总之,课堂既是一个传承和扩散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智慧生成与拓展的天地。我们只有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来审视课堂,来经营课堂,才有可能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是充满智慧的理想殿堂。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