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秋霞的日志

郑秋霞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的解读策略

郑秋霞
更新于: 2017年3月20日 13:59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积极的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充分地发挥文本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意义的探寻、理解与感悟,并利用“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使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实现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接受文本的浸润,进而形成掌握语言规律、习得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完善个性品质及提升审美情趣。因而,在对文本意义的探寻中,只有深入的阅读和感受,文本才能“实现由无生气的意义痕迹向有生气的意义的转换”⑵,才能使文本有着现实的意义及审美的存在。可以说,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决定着教学设计,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进程,决定着文本阅读的理解与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对文本的“前“解读,比教学更为重要。探寻和掌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策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教师形成对文本解读新的思维方法,决定着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深度和广度。
一、阅读视野的分析——文本解读的浃洽兴起策略
对文本的解读与把握,重要的就是教师对文本的虚心涵泳,不是以“他”的角色进入文本,而是以“我”的角色进入文本,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梳理,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分析,引发对文本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观的感同身受。教师对文本的态度要达到《诗·大序》一种境界:“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真正体味和感受文本,甚至要为文本而痴,为文本而狂,让心灵与文本融为一体。
宋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朱熹认为读书有“唤醒”、“体验”、“浃洽”、“兴起”四个步骤。所谓“唤醒”,其实就是输入文本信息,激活原有的人生体味和经验,引发阅读期待的过程。即唤醒文本阅读的兴趣,运用原有的知识与方法,深入文本,发挥阅读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的过程。这是读书的第一步,也是文本解读的第一环节。第二环节是“体验”,朱熹曾说,读书要切已体察,不可只作文字看。周光庆先生在《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中说:所谓体验,在较为广阔的意义上,是主体从自己的认识图式出发,主动地对生命、生活及其意义进行亲身感受。在体验状态中,主体与客体浑然同一,设身处地、平等对话,精察其理,感受作者的原有体验,深入作者的表述心境……驰骋想像,融进自我,反复体验,渐渐相亲,久而合一,形成新的意义世界。在体验的基础上,与作者的理趣与情思发生共鸣,“渐渐相亲”从而达到“浃洽”之境:对文本的意义了然于胸,对作者的表达的意境产生了共鸣,惺惺相惜,感同身受,这是文本解读的高峰体验。但这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而最高境界是“兴起”。即激活表达的愿望,将文本的意义与精神化为一种内在的自觉行为,成为行事处事的行为准则。
朱子的“唤醒”→“体验”→“浃洽”→“兴起”四个步骤的读书之法,附合文本解读的基本过程,附合文本美学的意蕴,亦是教师和学生文本解读的四个过程。教师在解读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走近文本,对文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与文本对话,明确文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价值,领略文本的精微巧妙之处,感受文本动人心弦的激扬之所,小到标点字词、遣词造句之工,大到文法意境、布局谋篇之美,皆应了然于胸,让文本“其言皆出自吾之口,其义皆出自吾之心”,使身心得以浸润,精神得以澡雪,人心灵得以净化。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立足文本,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水平,适度的拓展学习时空,实现“文本的阅读成为创造性、个性化的欣赏过程”⑶,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师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师生的理性智慧及完善的人格建构。
特别指出的是,在教师的文本解读的内容上来看,一方面要对文本的语言深入的解读,另一方面是对文本的人文情感深入的解读,宜把握文本的营构系统,感受文本字、词、句、段、篇的精妙之处,形成对文本“外形”(指文本的语言构成)与“内实”(指文本的内容思想)的全面理解。从这个意义上看,浃洽兴起的过程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语言层面的解读,另一方面是内容思想方面的解读。《语文阅读活动论》指出:语文阅读活动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含文序的剖析、文境的透视、文意的发掘及文法的求索等,在文本的使用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文境的感受和文意的理解,不是文本阅读的本质。在阅读文本解读中就应避免为两个极端,一是重视文本的工具性,放弃了文本的人文性;二是重视了文本的人文性,舍弃了文本的工具性。特别是流行的公开课,呈现出特别强化激发学生的人文性,重视感悟文本中蕴含着的人文关怀与情感体验,而对文本是如何组织教材,如何进行语言表达及文本的文法之妙、文序之美统统抛在一边,使语文课堂听听感动,想想激动,但对语文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却是“一无所获”。因此,在引领学生文本解读的过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在解读的过程自然而无痕,使语言、思维、情感与内涵倘佯其中,才能达到“此日中流自在行”的境界。
二、历史视野剖析——文本解读的以意逆志策略
孟子主张“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的阅读主张,这里的“文”指字的意思,“辞”指文句的意思,“意”即读者有关生活的体验,“志”指作者在诗篇里表达出的思想感情等,认为对于诗的理解“反对割裂章句,或拘泥于字面的意思而歪曲诗的本义,主张从诗的整体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⑷。“以意逆志”揭示了阅读的本质,即“读者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将书面语言的意思还原成作者生活情景的过程”⑸。“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联系在一起,深入了解作者和时代的特征,“诵读诗书,与古人居,与古人谋”,并在此过程中与文本对话、沟通,实现新的意义构建,提升“阅读期待”的水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宜随意“断章取义”式的抽取文本,品词析句,深入分析,体情感受,孤立于文本的整体,那么无论怎样读得怎样身心投入,无论感悟的怎样境界分明,那体验与感悟也是感性的浅层的,更是苍白的。在《江雪》的文本解读过程中,学生经过讨论,老翁在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还出来钓鱼,是为什么时,学生反馈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说是为了养家,有的说是老翁无家可归,有的说钓鱼休闲,还有的说是家里人生病,为了生活而出来钓鱼。可以说,这些思维并没有错,但联系诗文和作者,这样的文本解读对作品来说,就是一种误读。如果教学只到如此,那么感悟与体味就是苍白的。在这里,就必须运用“以意逆志”的策略,补充文本的写作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的背景,感觉写作的意图,才能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文本。在了解了文本的背景后,学生的理解便与文本作者的理解“渐渐相亲”,有的说因为当时国家腐败黑暗,他被贬到永州,无职无权,所以心中孤独;有的这位老人就是柳宗元,也就是像这位老翁一样心中很孤独;还有的说我认为柳宗元是借用这个孤独老翁来表达心中的不满……此时,再让学生品味朗读,那么柳宗元一颗孤寂的心,那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及那不屈的性格便树立在学生的面前,对文本的品味与理解也达到了一种“心静理明”的境界。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策略,在文本解读中必然是要应坚持的。读《普罗米修斯》,必然要了解希腊神话;读《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要了解德国,更要品一品季老先生;要读懂《祖父的园子》,必然要读懂萧红;要理解《我盼春天的荠菜》,必然要激活时代的体验……当然,对文本的解读与把握,并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学生多元解读首先是建立在教师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基础之上的。因而只有教师自己先细致深入文本、感受文本,实现多元解读和感悟,才能适当选择文本的语言、内涵、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渗透,从而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三、教学视野的探析——文本解读的深入浅出策略
文本解读是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即要深入的理解与感悟,而要“出”得自然通透。在教学中,并不是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多深,就把多深的理解与感受,统统“灌输”给学生,而是在教学过程中的自然渗透。《玲玲的画》这是一个温馨的小故事。文本文字浅显,语言简单,以对话为主,其中爸爸的话揭示了本文的阅读主题: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肯动脑筋,坏中也可能转化为好事。文本的重点句就是爸爸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句话的解读有三点:一是坏事并不一定坏,能变成好事;二是坏事变成好事要肯动脑筋,善于思考;三是并不一定所有坏事都能变成好事的,所以文本用的是“往往”,而不是“一定”能变成好事。这样的理解是有一定的哲学理念在其中的。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以玲玲的心情变化为教学线索:满意(高兴)→哭(着急)→满意(喜悦),体会玲玲前后的变化,体会和理解爸爸的这句话的含意。其实文本还应包含着另一条暗线:好事→坏事→好事,与玲玲心情的变化一一对应。于是文本并不是一味的体现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也在体现着好事也能变成坏事。老子曾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就应适度把握文本的解读,不能过度强调或只强调“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不以强加的方式给学生,而将其中的解读建构和渗透在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去体会与感悟,教师始终以解读为终极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语言始终以目标为核心,进行启发与诱导,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新的境界,从而成就更宽广的教学视野。这就是教师解读的“深入”的过程,而在课堂教学视野中表现为“浅出”的过程。
教师在引领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如果将教师的解读经验强加给学生,那么文本成为一个思想的枷锁,就不是“浅出”的过程了。反之,完全以学生的解读代替文本及作者的解读,就会造成对文本的误读。还是以《玲玲的画》教学为例,文本中隐含着一个主题意象。什么是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当然这里所说的主题意象并不是指诗词当中的意象,而是文本中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玲玲的画弄脏了,就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没想到还获得了评奖会上的一等奖。这里的“小花狗”就是一种意象,一种生命的形式。文本中描述: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从“懒洋洋”和“趴”可以看出的是一种家园的温馨,这为这幅画上了一种生命的色彩。于是“小花狗”不仅仅是一只狗,而是一种象征,一种带着情思的物象。在教学中绝不能忽视这一点,也是对文本的正确的解读。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花狗”所代表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自然之趣、温馨之情,而联系社会现实与社会发展,它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如果不把握“小花狗”的主题意象,随意生发,便会造成文本的误读。教学设计中,教师让学生为玲玲的画弄脏了,提提建议另外画什么,有的学生说让玲玲画上小兔子;有的学生说画上小鸟;有的学生说画上妈妈;有的学生说画上拖鞋;有的学生说画上扫把;还有的学生说画上小猪……可以学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门,可谓是“思维活跃”,而细细思索,这是对文本主题意象的一种蔑视,与文本的价值取向格格不入,破坏了文本原有的人文内涵,如果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到位,不引导学生加以鉴别与比较,显然就是对文本亵渎。
南宋人陈善曾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读书的“出”与“入”就是对文本品味、解读、升华和创造的过程。“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洒脱,此是出书法。” 因此,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老师就是以广博宽厚的视野、多元开放的过程,对文本的充分的“深入”,把握文本的真正意义,而在教学中坚持“浅出”,在自然的过程中,围绕着文本的主题旨归,品味咀嚼,才能引领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人文得以熏陶、语言得以涵泳乃至思维的启迪和情感的共鸣。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决定的文本的学习方向,决定着文本价值功能的发挥,也是学生解读、品味、内化文本的基本前提。著名作家史铁生曾说:乐其俗者赏其俗,知其雅者赏其雅。能使一本书或一篇课文有意义或没有意义的地方,首是教师的头脑,而不是一本书或一篇课文从封面到封底之间印刷的书页或空间⑻。教师在引领学生实现阅读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实现文本意义的价值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分别从阅读的视野、历史的视野和教学的视野,提出了浃洽兴起策略、以意逆志策略、深入浅出策略,深入解读文本,乃至浃洽兴起,以意逆志,洞察文本的真义,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坚持解读的“深入”和教学引导学生解读时的“浅出”,才能最大发挥文本的价值功能,实现文本的的现实意义及审美存在,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理性智慧及人格建构。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