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霞的日志

刘晨霞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读《低头找幸福》有感

刘晨霞
分类: 读后感
更新于: 2016年11月28日 15:34

                                          读完这本书,我很想分享一下有关俞正强老师的那些事儿。 

(一)对于学生——善于观察学生,从学生身上学习 

俞老师书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俞老师刚任教之时,上课学生吵闹,一般作为新教师都会很生气,于是像有的新教师一样立了规矩:上课吵闹就不上课,安静了才继续。可是他的班级里就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位位挑战权威的学生,接下去也是我们有的教师常用的方法,放学后留下来静坐。不同的是这个极富个性的小女孩对俞老师讲了终生难忘的一句话“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算你厉害”。是啊,一堂课能够让听的学生忘记吵,全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多么难得!他需要的是一堂精彩纷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掌控。从此,俞老师的上课目标发生了改变:“我就是想把课上得让学生忘记吵”。 

感悟:正因为俞老师善于观察学生、和学生沟通,才让学生在其面前坦诚相对、不会害怕;有了学生坦然,才使得俞老师能从学生这面“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从而能经常叩问自己;正因为俞老师善于从学生身上学习,才使得师生相长,共同进步,为日后成长为名师创造了条件。 

(二)对于课堂——追求安静,积累智慧 

俗话说:静能生慧,宁静以致远。如果有一个安静的课堂,就能把学习中遇到的干扰减到最少,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但是,要做到安静,好象不那么容易。 现在的新课程,强调体验、经历、合作。我在平常的课中也常常会安排这样的教学环节——小组活动、讨论、情景表演。总觉得到了这时课堂上热闹非凡、学生热情高涨,丝毫看不到安静。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原来一切都源自我们对安静的理解。平常我们听音乐的时候,有时会觉得听到某一首曲子,能让自己的心一下子沉静下来;看一段舞蹈,也能让我们觉得安静„„原来安静是不排斥声音与操作的。如果我在走进课堂之前,给自己一个平静的心情、安静的形象,安静力量就通过我的形象、语言,传给了我的学生,同时也给了学生一颗安静的心,安静的课堂也会随之而产生。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操作实践时,设计的活动要有充分的思考价值,让活动对学生有吸引力。不让孩子为了活动而活动,使活动失去了神,徒有活动的形式而使他们急噪起来,课堂就不会安静了。我们在平时要像俞老师那样,尽可能营造一个安静的课堂,让学生学会沉静思考和安静等待。 

(三)对于自己——人的积极性从哪儿来 

俞老师用这样一幅图来表示人的社会关系,(投影)大环境谁都改变不了,对于其他五个圈子,我们要先付出,至于有否回报谁也不知道。你说,你对领导好,领导一定对你好吗?你对学生好,学生一定对你好吗?学生对你的好往往是滞后的,也许一年后,也许若干年后。但不管怎样,你必须付出。对家长你也是必须付出的,对同事你也是必须付出。别人没有义务对你好,你必须先付出,别人才有可能对你好。但是对一般人来说,要先付出又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回报,往往是很难做到的,这就影响到人的积极性了。为什么很多人失望,工作积极性不高呢?就是他要求得到回报,但又舍不得付出。人最重要的就是自我圈,决定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的就是这个圈。这个圈子的实质就是信念,人是有信念才会有积极性的,我们改变自己,就是要改变自我圈。在所有的圈子里面,我们能自由控制的只有自我这个圈子,其他那些圈子由不得你控制的。所以,要自己给自己积极性,不要等着领导和其他人给。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