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芬的日志

张瑞芬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呈现

张瑞芬
分类: 评课
更新于: 2016年12月8日 16:23

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呈现

——评《在沙漠中心》教学设计

    于老师的《在沙漠中心》一课的教学设计包括两个主要目标和四个主要教学环节。教学目标一“抓住课文的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教学目标二“学习运用人称复加、变化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等方式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那么这两个目标的设置与教学环节的展开是否合适呢?有几点思考与大家商榷。

首先,任何教学设计的起点都应该抓住文本体式,即文本所具有的特殊表现形态。《在沙漠中心》节选自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的《人类的大地》。研究者认为《人类的大地》是“散文化的小说”,并指出了这种小说的三个特点:“其一,不把故事情节作为结构的主体构件,而是把主导情感作为内在主线,将情节事件、思想与情感的结晶物缀连起来。其二,对人物只作“表现”,而很少塑造、雕刻和描绘。不注重人物造型,他只注重铸造人物的灵魂。其三,小说抒情的方式,是作家或作品中的主人公直抒胸臆,其中尤以人生哲理性思考为主要内容。国外文学批评家曾把圣埃克絮佩里的这一特点称之为作家个人的‘主观性’,并认为作家的主观性和幻想都是一种强有力的艺术手段。”职业飞行员和作家的双重身份,开阔了作者站在宇宙高度观察人类、思考自我的视角;在沙漠中心濒临死亡的绝境,触发了他在危机时刻发掘自我的心境;作家的品格与强烈的个人抒情需要,决定了他在文章表达时所选取的文章体式。既然如此,那么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目标“抓住课文的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就值得斟酌了。因为“了解、筛选信息”是实用文体的阅读目标,而文学阅读着眼于作品的艺术性,阅读应该是“鉴赏”。而且圣埃克絮佩里常常剪断文中的情节线,在停顿的瞬间插入思考与抒情,是没有多少“主要信息”可以抓住和概括的。《在沙漠中心》与教材里的单元“探险主题”内容契合,但其文体特征却与其他几篇迥然不同。教材的编写者在设置单元目标的时候,显然忽略了这个问题。

     接着,我们来看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学习运用人称复加、变化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等方式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这个目标的设定注重了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教材内容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能够发掘合适的教学内容,难能可贵。通过朗读、比较表达异同来体会作者的心境,是正确的方法;而“你们”、“我们”、“他们”“我”的联系,可以进一步细化、深化。1-8段写“我”在沙漠里濒临死亡痛苦挣扎的情景和心理活动,这个部分出现了39个“我”和1个“我们”,大部分“我”直接做句子的主语,有些可以承前省略的“我”(如课文第一段“我的血液”、“我的牙床”、“我颤抖的手”)依然保留,这样的表达方式,成功地传递了人在面临死亡绝境时内心涌动的极度的恐惧。9-19段写“我”平静下来后的心理活动,这个部分出现了45个“我”,12个“我们”,6个“他们”,2个“你们”。在这里,“你们”是“我曾经爱过的人”,“我们”是指飞行员或升华为志同道合的人,“他们”是指“芸芸众生”,这三个表复数的人称代词,其实蕴涵着人生的三个终极追求:“我们”意味着个人的价值(责任),“你们”代表着爱,而对待“他们”,则是怀着“悲悯情怀”。因为无论是“你们”、“我们”还是“他们”,都生活在大地上,而大地上有人,才显得大地有无穷的意义和情意。20-21段,写“我”回归现实,“继续走下去”,这个部分出现了6个“我”,3个“我们”,都是句子的主语。纵览全文,虽然使用了多种人称代词,但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是“我”,其次是“我们”,且大多数情况下以句子主语的身份出现。那么,这些高频率出现的人称词是否仅仅只是为了突出“我”的主体地位呢?不能只通过代词内部的比较来判定。有研究者指出:“圣埃克絮佩里有别于康拉德和海明威,其独特性表现在作品的“行动性”大于“叙述性”,由此而揭示的精神与蕴涵的价值更具影响。”(李清安)米歇尔·莱蒙将圣埃克絮佩里列入描绘人类境遇”的小说家之列,并指出:“精神和道德的内容在他们的小说中占据了首要地位。他们笔下的人物与其说是社会典型人物的代表,毋宁说是种种价值的具体化身。小说本身要成为一种行动,而不是一种描写。”《在沙漠中心》一文中表现“我”心路历程的方式包括:内心独白、景物衬托、动作暗示等应该将这些也能突显“我的主体地位”的表现手法与对人称代词的分析结合起来,真正感受“我”用“行动”主动承担“责任”,在行动中思考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综上所述,“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呈现是教材质量最重要的标准。”“没有提供可以教的东西,教师使用这样的教材,必须进行二次教学内容开发,而且是从头开始的开发。”且不论原文用法语表达的抽象含蓄,翻译文学本身也存在着二次创造。让一个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独立挖掘文本的核心价值,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建构内容和形式相协调的语文课程,实在是难度很大。课程标准、单元目标、课文导语、研讨与练习这几部分,能否达成一致、环环相扣?希冀新教材能让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目标的制定拥有明确的标准,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呈现具体、有知识、有活动。

 

参考文献:

李 知.圣埃克絮佩里的小说和它的散文诗体形式.小说评论1994(5).

 

附:

《在沙漠中心》教学设计

河北省沧县教育局教研室  于世龙

【教学目标】

1.积累和理解生字词。

2.用自主的方法,抓住课文的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3.学习运用人称复加、变化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等方式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命是一场旅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旅程中探索属于自己的生命的意义。尤其到了面临“死亡”考验的时候,人才会更明白“活着”的意义。今天我们就走进一位曾经濒临死亡的飞行员的内心世界,在他诗一般的语言中去体会一种对生命的别样思考。

    二、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将自己认为识记有难度的字词标注下来,并独立思考识记该字词的方法。

    2.学生板书有难度字词,师生交流识记方法;挑选重点字词积累,并明确其所在的语言环境及意义。

指导预设:

“硌”(形声字,强调“石”旁造成的“不舒服、受到损伤”的形旁意义,初步体味原句“好像膝盖硌着我的胸膛”的痛苦状态。)

    “筛糠”(用筛子筛糠,来回摇晃。在文中是运用比喻,表现身体发抖打颤,表现“冻”。)

    “犁铧”(形声字,可与“犟、锄、镰、锨”比较识记。)

    “虫豸”(“豸”,象形,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结合原句“而沦为像蚂蚁一样的虫豸”,理解“芸芸众生”一词。)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再读课文,巩固生字词,并思考:自己寻找一种思路,按照这个思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小组交流,学生间切磋思路,为全班交流预热。

3.全班交流。

指导预设:

思路一:按照“痛苦—绝望—平静—乐观”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概括文章内容。

思路二:按照“站起来走路—跪在地上—躺在坑里—继续上路”的行动过程概括文章内容。

思路三:按照“夜晚—天就要亮了—天大亮了”的时间跨度概括文章内容。

思路四:按照“重点描述沙漠恶劣环境—重点描述平静后的感想和认知”概括文章内容。

小结:串联时空、理清历程(行动过程、情感历程、心理过程)都是有效的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四、品读课文,理解鉴赏

    圣艾克絮佩里创作的特点是,总是围绕着作品的核心,交替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内心活动。纪德为在为其作品《夜航》作序时说圣艾克絮佩里“对自己所叙述的一切都极为熟悉。他个人与危险的经常遭遇,赋予小说一种真实的、难以模仿的特色。”

这种特色首先得益于第一人称“我”在文中的灵活运用。

(一)找“我”,品“我”

1.学生速读,思考:在1—10段描述作者深陷沙漠困境的内容中,一共出现了多少个“我”字?

2.精要语段朗读品味。

在下面的语段中,“我”字出现的尤其频繁,能否将“我”字进行压缩省略?语段中的感叹号和省略号能否换成句号,应当读出怎样的语气?

出示例段:

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我躺下,又站起来。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我都得挨寒风的鞭打。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我跪倒在地,脸埋在手心里,屠刀就在我头上!

过了一会儿,我才清醒过来。我站起身,笔直朝前走去,身子一直颤抖着!我在哪儿?啊!我刚离开,我听见普雷沃的声音!是他的呼叫唤醒了我……

(学生边陈述意见,边尝试朗读,可由其他学生评价并修改朗读;于不理想处,教师指导并范读、领读。)

指导预设:

“我”字在描述作者深陷沙漠困境的内容中超乎平常的频繁出现,充分彰显了作者在面临迫近死亡的困境时内心极度的恐惧与绝望,表现出作者在面对死亡时对自己的生命开始有了清晰关照;感叹号与省略号是作者强烈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要读出作者的恐惧心理、绝望心理,读出强烈求生欲望中而又无奈、无力的语气。

3.赏读拓展。

找到该部分中其它包含大量“我”字与感叹号、省略号的语段,有感情朗读,品味其表达作用有何异同。

(同桌对读,然后多组竞读展示,教师可于其间适当点拨,提倡个性化朗读。)

(二)找其他,品“我”

1.出示例段,明确“你们”“我们”“他们”分别指谁。

 ①永别了,你们这些我曾经爱过的人。……除了你们的痛苦,什么我都不在乎了。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②我们干的是人的工作,我们遇到的也是人的烦恼。我们接触的是风、星星、黑夜、沙漠和海洋。我们和大自然的力量斗智斗勇。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③我再也不能理解那些乘坐郊区火车的芸芸众生,他们自以为是人,然而他们却因承受着某种他们感觉不到的压力而沦为像蚂蚁一样的虫豸。当他们空闲的时候,他们用什么来填满他们那些荒唐而短促的礼拜日呢?

2.朗读品析:三处人称的使用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尝试朗读,并理解“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他们却因承受着某种他们感觉不到的压力而沦为像蚂蚁一样的虫豸。”三句话的深刻含义。

指导预设:

    “你们”是“我曾经爱过的人”,读出对“你们”的留恋与珍惜;“我们”是指飞行员或升华为志同道合的人,是对在“冒险”中追求人生价值的赞颂,要读出自豪与感动;“他们”是指“芸芸众生”,要读出作者对“他们”碌碌无为的鄙弃。

3.思考:前文内容中,“我”字频繁出现,表现了作者对自己的生命开始关照。而在“平静”后,作者开始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深刻的思考,“你们”“我们”“他们”与“我”有何关联,如何理解“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一句的含义?

(全班交流)

指导预设:“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一句出现在作者对生命有了深刻思考后,既表达了作者突破绝望、重拾求生信念的勇气,也表达了作者对在“冒险”中追求超越自我、奉献社会的生命价值的坚持与乐观。

小结:多人称的比较使用,更加突出了“我”的主体地位,表现出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地、深沉地思考,厚重了文章的主题。

    五、拓展延伸

    请以“我为   狂”为题,写一段400字左右直抒胸臆的文字。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1)
  • 邹玉梅
    很欣赏张老师发的日志,获益良多。
    2016-12-08 16: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