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当“作家”——《海豹的旅行》续写指导
(一)讲解续写
孩子们共读《海豹的旅行》两个星期了。
我们读封面、读细节、找发现,绘制思维导图,各种方式读过来,读懂了故事内容,读出了文字、画面当中隐含的密码。
读同一本书,我们过共同的生活。
12月7号,导读组的胡老师在低段老师群里和我们分享了她对绘本的解读,她从哲学的层面探讨了马文的出走和马文内心的成长。孩子们的解读基本上弄清楚了这个故事,并且知道了,马文是一只特立独行的海豹。
我想,我们可以对绘本进行创作实践了。
上周五,我指导孩子们进行《海豹的旅行》续写。
先请两个同学,用简单的语言回顾故事内容:马文受够了在家里的各种生活,他乘坐外星人的飞船到了纽约,他受够了,于是他又飞回家。
我提示:回到家里的马文,是不是一直都认为家里好?他有没有一天,忽然想到,啊,我还想再出去看看世界?
或者,他在乘坐外星人的飞船时,没有飞向纽约,而是飞到了台北,飞到了深圳,飞到了西藏,飞到了你们的家乡……
他看到了什么稀奇的事情?
他经历了什么和之前完全不一样的事情?
小朋友说,他飞到了海洋馆,看到他的好朋友;有的小朋友说,他飞到了我们百仕达小学,见到了我们104班的小朋友;有的说,我坐飞机刚好在天空中和马文相遇,我就和他打招呼……
结果呢?他是飞回家?还是继续旅行?
我边说,边在黑板上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续写故事的结构画出来。
(二)创作与欣赏
接下来,我让小朋友先写故事,不急着画图。
小朋友边写,我边一个个看过去,发现写错误的拼音我改过来;发现不会写的汉字,我帮忙写上。
写好之后,读一读;满意了,再配上图画。
王哲的作品,从图到文,都可以看到小作者的一番巧妙心思:
题目为《马文的旅行 go go go》,相较于原著中的“Fed up”,“go go go”中更可以看出作者那种愉快的心情;封面上的题目是在一股强大的龙卷风之下,马文处于龙卷风的风口,意味着什么?
内页:今天,一个海上龙卷风来了。(一股龙卷风从天而降,一直伸到海里。)
马文被海上龙卷风卷到了……(竟然会使用省略号,马文处于龙卷风的中心)
意大利!
他看见了比萨斜塔。(逼真的看得见窗格的斜塔)
他感觉它要倒了。(远景中的比萨斜塔处于林立的高楼中)
他被吓到了。
太可怕了!(马文额头冒汗,跌坐在风景如画的街头)
我还是离开吧。(飞到阳光灿烂,白云飘飘的沙滩,沙滩上有贝壳,有阳伞……)
我们一边倾听王哲讲自己的故事,一边欣赏图画,我们为他绘本中图画和文字结合的巧妙而惊叹。
这是一个留给读者丰富想象的绘本。
这是一个可以有续集的绘本。
刘盈菲的绘本创作:
马文开着飞碟到了中国,吃到了灯笼辣椒……
然后马文离开了中国,来到日本,吃到了雪花牛肉……
马文又去了……
还是想吃鱼。
又吃了……
(没有文字,只是一张鱼的图片,借助图片来传递信息,可谓巧妙)
优点:大家说这是一个围绕吃的旅行,巧妙的是最后一页,没有文字,只有图画,做到了绘本文字和图画的巧妙结合,来给我们讲故事的目的。小小一年级孩子,能有如此创意,实在不简单。
曾莉宜:
马文受够了。它受够了寒冷,受够了看上去都一样,受够了天天吃鱼。忽然,一个从天而降的外星人。
马文乘坐飞碟飞到深圳,看到就京基一百。
马文飞到树林,看见了很多很多小鸟。
飞到小梅沙,看见大海和沙子。
马文飞到我家,见到了我的家人。
马文飞到雪橇上,和圣诞老人一起给每个小朋友圣诞礼物。
新年到了,马文和它的家人一起过年。
优点:用并列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马文旅行的经过;最后一页,马文和家人的图片,画了众多长得一样的海豹,相比其他孩子的单调,这个创意更符合她的故事。
吴子悦:
马文回来后,它受够了。有一天,有一架飞机来到了南极,它乘着飞机来到了纽约,看到了自由女神像。
然后,它来到了加拿大,它看见了一片片枫叶飘落。
它又来到了深圳,它看到了高楼大厦。
马文知道,它该离开了。
一个小时后,他回到了南极。
优点:文字和图画结合,画面很美。
陈韵好、张津玮的作品让大家欣赏之后,找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很多小朋友为这两个孩子的绘本中,给人物设计对话而啧啧称叹。
很多小朋友的创作中,有一个小小的共同点:那就是让马文外出一圈,见到了各式风景,经历了各式事情,选择了最终的目的地——家。
这就对了,无论飞到哪里,无论飞多远,家,才是我们心底的港湾。有了家,我们才会感觉安全,安心。
(三)完善作品
倾听完这些小朋友讲自己的故事,我让其他小朋友同时也注意看看自己的作品:画面是不是画得太满?或者还有哪些些页面的画面不够丰满?
剩下的时间,小朋友们继续完善作品,小朋友们拿起彩笔,在作品上修修补补,增增减减。
收上来的作业,或多或少,都有改动。文字的改动较少,更多的,是将画面上较空的位置增加些适当的内容。
不介意是否会写错别字,不介意句子是否通顺、完整,孩子们没有任何羁绊的,借助图画、文字、符号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他们越画越爱画,越写越爱写,创作绘本,成了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孩子们创作完成的,两两互相分享、传阅。
当孩子们体验到当“作家”的成就感时,最初的读写就成了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