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辉的日志

刘向辉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换个方向,就是生机

刘向辉
更新于: 2019年7月3日 17:44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发扬“一条道走到黑”的精神有时并不明智。

公元993年,胡瑗出生在泰州一户官宦家庭。他从小就显露出不同凡响的志向和才智,小小年纪就能够背诵五经,做文章更不在话下。虽然出生于官宦世家,但祖父、父亲都是基层干部,俸禄少得可怜,特别是当父亲离任后,家境每况愈下,甚至到了“家贫无以自给”的地步。胡瑗因此没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过,他好学上进,把家里的书读了个遍。

  胡瑗想通过科考迈向仕途,实现远大抱负。认准方向后,胡瑗接二连三地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很遗憾,他每次都名落孙山。经过深刻地反思,胡瑗觉得也许是自己书读得不精,学识太浅,决定继续深造学习。于是,他跟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商量,泰山成了他们学习深造的首选。就这样,二十出头的胡瑗辞别家人,跟朋友一起往泰山进发了。

到达泰山后,胡瑗潜心治学,研习圣贤经典。他“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在泰山一学就是十年。十年间,为了安下心来认真学习,每次收到家书,胡瑗只要看到信中有“平安”两字,就立刻把信投入山涧,不再继续看下去。

“食不甘味,宿不安枕”的苦读,让胡瑗打下了非常坚实、深厚的基础。十年后,胡瑗“王者归来”,雄心勃勃,再战科举。没想到的是,落榜的命运依然等着他。七次科考,胡瑗就是不中!这时,胡瑗已经四十岁,继续参加科考还是另谋出路,成了横亘在他面前的问题。科举是他一直认准的方向,如果放弃,基本意味着与仕途无缘;而继续走下去,等待他的也许还是落榜……

尽管科举的前景看起来光辉灿烂,但考了这么多年都不中,也许真的“此路不通”。经过认真思考,胡瑗决定放弃。不过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是要学以致用,回到家乡后,他觅得一所房子,开馆授课,当起了先生。

这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让满腹经纶的胡瑗终于找到了施展才学的正确打开方式,及时调转方向,走上一条崭新的人生道路。

胡瑗专心教书育人,传道授业,并逐渐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明体达用”之学。几年后,胡瑗走出家门,来到苏州一带设学授徒,讲授儒家经典。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范仲淹。1034年,被贬苏州任知事的范仲淹,对胡瑗非常敬重,设立郡学后,立即聘请胡瑗为首任教席,并让儿子范纯佑拜其为师。

在胡瑗的努力教学与管理下,郡学很快成为各地学府的标杆存在。随后,胡瑗还受邀来到湖州教学。他在苏州、湖州一带任教的教学方法史称“苏湖教法”,在历史上有重要意义,而他的“明体达用”之学,开创了理学先河。

因为知识渊博、教学得法,胡瑗受到了学生及各界人士的欢迎与敬重,得以以布衣身份受到宋仁宗的召见,奉命在中央太学执教,名重天下。1056年,64岁的胡瑗晋升成了当朝太子的老师。

胡瑗执教三十年,受教者不下千人,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人才,被宋神宗称为“真先生”,成为与富弼(真宰相)、欧阳修(真学士)、包拯(真中丞)齐名的“四真”。在接连科考失利后,胡瑗及时调转方向,最终成为一代大儒、理学先驱,还为中国教育史上树起一座丰碑。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发扬“一条道走到黑”的精神有时并不明智。胡瑗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认准方向是个伪命题,当遇到“此路不通”时,最好换个方向。换个方向,就是生机。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