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丽的日志

纪晓丽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课堂与核心素养》读后感

纪晓丽
更新于: 2016年12月15日 10:32

《课堂与核心素养》读后感


一直以来,总认为:读书,就应该有收获,哪怕一本厚厚的书中只得一个小小的收获。《课堂与核心素养》一书中最让我有感触的就是那篇《像孩子那样去看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小案例告诉我“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观点”以前我总说教育的最基本原则没有其他,唯有尊重,尊重孩子是一切行为的先决条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才是真的做到了“尊重”呢?其实想来想去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有把自己的视角改变,换成孩子的视角一切问题也就找到突破口了。就像那个被人熟悉的笑话一样:精神病院里来了个难缠的病人,无论医生如何询问他就不开口说,在想什么无人知晓,倒是也不伤害别人,只是每天都打一把伞蹲在花坛边上,一蹲就是一天,如果有人把他拉走他也不反抗,等有了机会再跑回去蹲下。后来院里来了个专家,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能察出患者的思想到底是什么。于是二话不说也打了一把伞蹲在患者旁边,什么也不问。起初两人就那么蹲着,后来过了几天后病人终于开口说话了,他问专家:“你也是蘑菇?”这个笑话看似好笑,其实在揭示一个道理,那就是告诉我们如果想真的明白对方在想什么,那么只能改变我们自己的视角,对于孩子教育来说也是一样的。

孩子的视角到底是什么样的视角呢?首先这被身体条件所限制,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在不断提高,但是最初的身高是很矮的,而且起初连走路也不会,孩子从出生到学会走路先后经历里仰面朝天的视角、匍匐前进的视角然后才是一个矮矮的走路的视角。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非常快,也许不会再有这样无聊的父母和老师会花时间来演示孩子的视角了。但是我想说如果你依然保持好奇心不妨去试试,这是一个有趣的实验。你可以首先仰面朝天的躺上一段时间,既不能移动身体,也不能翻滚,天花板的内容似乎有些无聊是吧?这时候如果反反复复有人出现在你的视野上空便打破了这种无聊,于是你开始研究这个脸,对这个脸进行深刻记忆,这时候的你比上学时的任何一个时刻都用心,因为除了这件事外实在没的可做了。至于爬行的视角也很好演示,把身体降低到一个类似宠物狗的角度就可以了,但是觉得不会有宠物前行的那种速度和准确度,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这时候可比躺着有趣多了,那些犄角旮旯的脏东西一样也不会被你错过,打扫卫生时你都不会注意到这些吧!这也就难怪了孩子为什么会专门去摸一些你不喜欢让他们乱动的“脏东西”。

因此这样一来你或许就能明白了很多不解,为什么带孩子去商场或者超市没一会儿孩子就不耐烦了,因为除了各种大腿以外基本什么都看不到,非常无聊!这个我就拿小欢做过一个实验,曾经带她去了一个人不是很多,但是全是地摊儿的地方,琳琅满目的什么都有,虽然并不是有趣的玩具,有些东西对于小欢来说根本无法理解是用来做什么的,但是她的兴趣却极大,东瞧西看的有十足的逛街范儿。而且她甚至能分清楚这些都是需要花钱才能得到的东西,根本不去乱摸。可见孩子并不是不能理解你为什么一定要去商场买东西,而是你无法理解孩子在商场里的无趣呀!

除了身体条件而决定的视角外,孩子的视角不同的成人的还有心态问题,孩子始终都是拥有好奇心的,而且一点也不功利,任何一件事的出发点都不会因为它“很赚钱”或者“很有利”而是简单地因为它“很有趣”或者“我不懂,我又想懂”这一点决定的视角更能很好地解释一些较大儿童的心理。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孩子上学时的成绩不佳,你说破大天告诉他如果你学习不好,将来就不会有好的工作,不会赚更多的钱养家糊口。可孩子就是不懂,因为在孩子的眼里赚钱本身就是一件不太重要的事情嘛!如果你能耐下性子来观察孩子的生活,也许就会突然发现他其实很在乎隔壁桌小刚看自己的眼光,因为无论哪种方面小刚似乎都比自己强那么一点,小刚会有游泳了,自己还不行,小刚悠悠球能翻出更多花样来,自己只会那么几种……如果这个时候你瞧瞧地告诉孩子,如果你能把成绩高于小刚,或许他也会有崇拜的眼光看你。这时候奇迹就发生了,孩子的成绩果然蹭蹭见长,这就是挖掘对了孩子的兴趣点。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