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红的日志

马利红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读《静悄悄的革命》第一章有感

马利红
更新于: 2016年12月28日 13:15
        对《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我是充满期待的,但总是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读。而这一次,学校布置阅读的这个任务,我倒觉得是一件好事,毕竟人总是懒惰的,没有人在背后推一把,我们就会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各种理由和借口。翻看了几页这本书,比想象中的不好理解。于是,我想,用平时大致浏览的阅读方式是不行的,应该静下心来,字斟句酌地读,才能读有所获。
        阅读完第一章,我便不断地比照自身,寻找自己教学中的问题。
        佐藤学先生把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喻为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反观我的课堂,我也似乎在同样的炮制着“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我很享受课堂上“热闹”的氛围,喜爱学生能跟随我的思路“转动”的场面,一旦遇上学生消极的表现则显得有些不耐烦。为了赶教学进度,更多的时候是对那些模糊的发言和“启而不发”的学生采取忽视与回避的态度。的确,比起模糊不清、结结巴巴的表达,哪位老师不喜欢声音响亮、干脆利落的回答,那些沉默少语、表述不清的学生往往是被遗忘的对象。
        《静悄悄的革命》中说: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佐藤学先生把倾听学生的发言,比喻成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他认为教师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愉快的。学生投的很差的球或者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他认为这样投球般的快感,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倾听”是佐藤学反复强调的重点,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其重要性不必再阐述。而教师该“倾听什么”、“如何倾听”、更是我急切想要学习的。
         文中说:教师不仅要倾听学生的声音,而且要倾听学生未能表达的内在的声音。“教师边与每个学生谈话,边倾耳静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 我觉得,这听起来是很有道理,但真正要做起来,是很有难度的。因为在潜意识中,我常常都是在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我并没有意识到在我的教学中,我该怎样来照顾到我学生的反应;我该怎样以学生的立场来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学习关系,来建立相互倾听的教室。文中说到,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要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要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
        文中的“倾听‘异向交往’话语”这一部分特别让我产生共鸣。文中说:这些与教师的思路岔开的“异向交往“的话语,由于是教师难以了解的发言,所以特别容易被忽视。而一时被教师忽略和排除在外,那个学生就再也不会有第二次发言了,因为无论谁都喜欢被肯定,而不愿意自尊心受到伤害。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对于这些“异向交往”的话语,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应该多问问:“你这个想法是从哪儿来的?”。因为无论什么机关报的学生的发方或行动,都有他自身的“逻辑世界”。事实上,真正要做到如书中所说的那样,真不是件易事。但我想,只要我们的方向是对的,观念是对的,相信经过非常耐心的长期的反反复复的努力,总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一天。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