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埃苏丹”释疑
人教版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35页“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形势”中有“英埃苏丹”这一国家(见图中标注),很多同学感到不理解,在教辅资料中也查找不到相应的解释。笔者为此查阅了不少资料,在此做一简单介绍,以便广大教师和学生参考。
苏丹在16世纪被并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819年名义上臣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1805~1848在任)控制埃及后,于1821年派兵征服苏丹,苏丹大部分地区置于埃及的统治之下。1824~1825年,埃及驻苏丹军队总司令乌斯曼贝伊在青、白尼罗河汇合处,建立了喀土穆城,作为苏丹首府。
19世纪中后期列强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英国是侵略非洲的急先锋。英国占领埃及后,苏丹成为英国向非洲内地扩张的第一个目标。英国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向苏丹扩张, 1882年英国镇压了埃及的阿拉比起义之后,英国完全控制了埃及。英国开始联合埃及共同侵略苏丹,并残酷镇压苏丹人民的反抗,用了近20年(1881—1899年)的时间镇压了苏丹宗教领袖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领导的马赫迪起义。
由于英国殖民地过于广阔,同时又面临德国等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争夺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使其在非洲进行殖民统治的人力、物力严重不足,因此在镇压了马赫迪起义之后,1899年1月英国强迫埃及签订《关于共管苏丹的协定》(又称“开罗协议”),划定了苏丹版图,规定苏丹总督由英国人担任,只是名义上由埃及任命;总督拥有颁布和废除法令的权力;未经英国同意,总督不得撤换;埃及法律不得在苏丹执行;其他国家不得在苏丹派驻领事。苏丹沦为英埃共管的殖民地,埃及不仅负担了征服苏丹战争费用的三分之二,而且长期负担管理苏丹的绝大部分行政费用,苏丹成为英国的棉花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英国统治苏丹严重危害了苏丹的民族利益,也加重了埃及人民的负担。由于英国和埃及的矛盾与斗争,1924年英国单方面废除了与埃及的“共管”协议,但是1936年英国又重新恢复两国对苏丹的“共管”。为了达到长期控制苏丹的目的,英国殖民者施行分而治之的伎俩,宣布南方为“封闭区”,禁止南方人离境和北方人进入,并在南方推行基督教和英语,扩大与北方居民的差别。这种殖民政策为以后的南北纠纷埋下了祸根。
二战后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在苏丹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反抗斗争的浪潮中,1951年埃及废除“共管”协定。1952年纳赛尔领导的七月革命成功后,埃及改变了传统的对苏政策,大力支持苏丹独立。在埃及的推动下,1953年英、埃达成苏丹自决的协议,同年苏丹成立自治政府,1955年11月英埃军队共同撤出苏丹,1956年1月1日苏丹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终于结束了殖民统治的历史,走上了民族独立的道路。但是现在苏丹仍然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50个国家之一,而且内战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此不在赘述。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