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在语文课里品味书香--------优美与崇高
摘抄:优美与崇高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一个美学问题,更应该是一个心灵问题。连中国说,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洋溢着优美与崇高,引领学生的心灵在优美与崇高间穿行。
《语文课:让孩子走向 成熟并再次天真》 连中国 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6月版
连中国,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他认为语文课是人生课,是通过文学对生命的唤醒,点燃生命的光亮与促进真正的成熟,引发学生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关注,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热爱并喜欢奔赴的内心世界。《语文课:让孩子走向成熟并再次天真》是连中国多年教学实践的结晶,让我们看到原来课堂可以如此丰富精彩。
写给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
林颐
在学习中,去享受优美和崇高
优美与崇高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一个美学问题,更应该是一个心灵问题。连中国说,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洋溢着优美与崇高,引领学生的心灵在优美与崇高间穿行。
《语文课》收录了很多课堂实录,从中可以体会连中国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次次生动活泼的授课,调动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渐而将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好的语文本当如此。为什么许多语文课让学生觉得僵化、无趣甚至无聊?谁说语文课就得掌握字词、分析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这样的步骤表面上好像什么都教给了学生,而实际上,一篇好的作品,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吃透的,如果每次阅读都能灵机一动,都能产生一点自己的想法,就已算是好的收获。连中国想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去享受优美和崇高。
连中国说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围绕“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一句,让学生代入身份去假想自己身处其时其地,会产生什么样的心境?学生纷纷查阅《旧唐书·贺知章传》,结合贺知章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从“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轻俏转为“客从何处来”的喟叹,品读大唐的历史兴衰风俗民情,品味其中蕴含的世事沧桑人生无常,那是一场梦回大唐的千秋逆旅,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这样的一堂语文课,让学生心灵产生的叩问,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珍宝。
连中国说王勃的《滕王阁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好作文要怎么写?看看这篇吧。好多老师教学生写作文,或许一直习惯开头就用高矮胖瘦、年龄外貌这些表面特征去描述,连中国教书也抓分数,但他认为高分并非源自那些所谓的“方法”,尤其在语文大分时代到来之后,“整顿自我生命是通往高分的捷径与妙径”。那一天,读王勃,连中国手舞足蹈,激情难抑,“这支笔,襟江带湖;这支笔,开阔明丽;这支笔带着少年才子的勃勃气象,这支笔是王勃年轻的初唐襟魄,这支笔将我们的急功近利、苟且委琐涤荡殆尽……”年轻的学子睁着明亮的眼,被老师感染,被诗篇感染,被中国文化美妙的意象感染,向往王勃、终军、班超、宗悫的朗朗英姿,少年凌云志,长风送启程,风从何处来,又吹往何处?
连中国说自己上课不同常理,更在乎的是能否激活学生整体“人”的发展,凡是关乎“人”生命质地的内容,便是他上课的重点。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当前教育活动的功利化、庸俗化,逐渐偏离了教育之本,《语文课》力求培养独立人格、自尊、自立、自强的大写的“人”,这是一个教师的良知担当,也是他对教育之本的不懈呼唤。
课堂之下,沉淀情与思
爱因斯坦和怀特海都说过类似的话: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学校教育只是一生学习的开端。在教育中有着比知识重要得多、根本得多的东西,这个剩下的“东西”才是最好的收获。
连中国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里,最重要的一项叫做“课堂感悟”。不要求学生每天都写,只要求学生有感而发。既可针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整体来写,亦可究其一点深入开来。连中国把课堂感悟比喻为“纵身一跃”,这“纵身一跃”,可能是在老师搭建的平台上的知识层面的延展,还可能会散射开去,指向生命的方方面面与角角落落。
本书收录有很多课堂感悟,惊讶于学生思维的开阔和气度的恢弘。学生徐涵剑在读化学时,心有所悟,由原子的稳定途径联想到人的理想实现的途径,“不一定要拼命想办法朝这个世界索取这样那样的东西,你可以选择施予,可以选择分享,也可以关起门来,静静地构筑和享受属于你自己的那个独一无二的精神世界。”我们常说,语文是基础学科,这样一段中学生的感悟,或可以说就是用语文打通了“任督二脉”,理性的科学如能以人文的思想做底蕴,它所获得的正能量又何止于破开了不同学科的壁垒,更会在这种思想的激流纷涌中得以领略学问之美。
书中还收录有很多师生往来的信札,感佩于师生间情感的真挚和绵长。连中国说,“一个老师的幸福就在于你不知道在哪一天,在哪一个时候,不知道会被谁亮晶晶地想起。”“亮晶晶”这个词用得真好。连中国在“教师节里忆学生”,要“将你们一个个细细地忆起”,还有其他不少文章,写王海、写佳木、写康睿,一个个学生如一株株小树,葱葱郁郁地成长在老师的生命里。如果你是一个老师,在很多很多年以后,还会不会有学生隔不开时光,隔不开重洋,给你写一封又一封长长的信,把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各种事情向你一一倾诉,在那些或快乐、或低郁、或喧嚣、或平淡的日子里,你会被你的学生们亮晶晶地想起吗?那真的真的很幸福!
好老师,一定会在课堂内外都站成一道风景;好老师,一定会在学生的旅途中鲜亮如初;好老师,一定会关乎我们的生命发展与建设。
内部世界的不断觉熟,是成就一切的基础
《语文课》的副标题是“让孩子走向成熟并再次天真”。何谓“成熟”?它不应该是圆滑、玲珑、世故,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连中国说:“对一个人而言,成熟,是生命的季节到了,他的思想与精神处处弥散着金黄而饱满的气息,他逐渐开始清晰地认识自己,他饱熟了,开始觉解生命,对人生和社会渐渐地有了独立而富有价值的准确判断……”
语文课,无疑在孩子生命成长与觉解的过程中,担负了重要的功能。回过头再次品读连中国的教学实录,以及他的各篇教育随笔,我们更能体会到他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传递出的教育理念。在连中国看来,一篇好的文章,就是生命的突破与再塑。有关一个生命质量最重要的那些内容与标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一步步扩充与完成:心灵、情怀、信念、价值、信仰、觉解、见识、思考……这些有关生命品质的重要内容,最初就是在语文的课堂和课后,活泼有趣、丰盈充溢地流进学生的心里,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就渐渐幸福地建立起来了。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都会经历许多迷惘和彷徨。很多时候,世界让人看不懂,孩子们为了“成熟”不断付出代价,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个个面目模糊的“大人”。难道这就是教育流水线要打造的产品吗?世人所谓的成熟恰恰是丧失天真的同义语。畅销书《因为痛,所以叫青春》的作者、韩国学者金兰都曾经给“大人”下过定义,所谓“大人”,并不是年龄、婚姻、选举权、个人收入、税金等达到某种条件时的“状态”,而是彷徨时也能够认清自己,并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而连中国更进了一步,他看到了“成熟”之后再次“天真”的意义。道法自然,返璞归真,否定之否定,真正的成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儿,质的飞跃需要经过反复的沉淀和发酵。
一切伟大的心灵,莫不是“天真”的心灵。老子眼中的理想人格是“复归于婴儿”。孟子有言:“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耶稣在《圣经·新约》中如此说道:“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泰戈尔说:“在人生中童年最伟大。”在生理的意义上,每个孩子都会变成大人,在心理上也不能永远停留在童年时期的幼稚,然而“天真”不可失也,连中国说“心中有蒹葭”,把它比作学人心中的理想,超越现实简单的功利,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植物。带着这样美丽的语文出发,山重水复,莫忘初心。
- 所有评论(1)
-
王好增我喜欢:连中国说自己上课不同常理,更在乎的是能否激活学生整体“人”的发展,凡是关乎“人”生命质地的内容,便是他上课的重点。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当前教育活动的功利化、庸俗化,逐渐偏离了教育之本,《语文课》力求培养独立人格、自尊、自立、自强的大写的“人”,这是一个教师的良知担当,也是他对教育之本的不懈呼唤。2017-05-10 21: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