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英的日志

万世英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杭州峰会系列篇(二):以学生的读写实践为主体

万世英
更新于: 2017年5月9日 14:50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部编语文教材编者张彬福的报告主题是《以学生的读写实践为主体》,他结合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相关课文向大家阐述了应该如何执教新教材。
    他首先强调要让学生和老师一样明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快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他说一个没有知识体系的学科还算是一个学科吗?这让我想起了王晓春老师说的:有了语文知识体系,才会有专业性。现在很多学科都有自己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但语文的学科知识体系似乎很模糊,哪个专业的老师都可以站在语文教学的讲台上,语文何来专业尊严呢?
    对七年级语文教材了解不是太多,我就把张教授的讲解内容做一简单摘抄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讲座中他结合教材提到了语文要素: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必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从张教授的讲座中我明白了:作为老师,头脑中应该具有非常清晰的学科知识体系,教材中每个版块的训练点是什么,我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执教,我应该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些老师必须非常清楚。另外如果我们有心翻看过初中新语文教材的话,就会发现教材的设计更偏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训练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比如综合性学习这个版块,就是在考查学生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展示能力,对活动的策划、设计和论述能力,对某一现象的寻找、辨析以及书写记录能力,这些是讲不会的,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而获得。
     接着他结合着文言文《小石潭记》讲解了如何执教文言文,印象最深的是张教授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来熟悉课文,他说熟悉课文是提高阅读教学的前提。他让学生先读准字音,然后读白文(不带标点符号),接着读繁体文,最后读竖排文,在反复地朗读操练中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的行文特点。
     有关写作教学,他提出按照教材的设计推进,结合实际情况充实。课文是学生写作的模仿对象,同时也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为他们提供一些“伙伴作文”,以供更方便学习借鉴。作文片段练习随时进行。根据学情、校情、地情设计学生有的写、喜欢写的题目。作文指导和讲评紧扣单元练习要求,突出练习重点。可见读写始终要结合在一起,不是只在公开课上才设计有练笔环节,根据课文内容、节日、天气或时令都可以设计一些小练笔,让学生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讲座中张教授再次强调教学设计要善于运用课后练习题,课后练习题一般都是你这篇课文必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他还讲到了杜郎口中学和衡水中学,尽管大家对这两所中学的评说不一,但若我们能辨证地看问题,还是能找到人家教学理念中可取之处的,比如他们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让学生把学习结果板书在黑板上,这些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学习知识的过程无非就是记一记,用一用的过程。
     张教授对文言文知识的详细梳理,让我深深体会到他的语文知识体系是如此完整和明确,同时也让我想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如今补习班部分老师对学科知识的梳理的确令人佩服(我说的是部分老师)。尽管有很多人对补习班持否定态度,但若没有过硬的学科知识,咱还未必敢去补习班“挑战”呢!为什么这些学科过硬的老师能得到家长的认可,而我们似乎有时可有可无?值得细细思量。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重要的是我们能从这些事物中悟出什么道理,更何况这种现象和我们的职业又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让自己拥有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我们才有可能拥有职业尊严!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