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丽的日志

王艳丽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做学生读书的引路人

王艳丽
更新于: 2020年8月9日 09:38

做学生读书的引路人

遵化市梁屯中心小学   王艳丽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刺透薄雾,飘下大地,洒向群山脚下的东旧寨镇梁屯中心小学时,四年级二班琅琅的书声,稚童清音,韵味十足犹如一首首和谐优雅的协奏曲响彻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正向世界诠释着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清新的内涵。孩子们经过书的滋润和熏陶,他们的生命更加丰富多姿,他们的生活变得快乐无穷。

一、  巧搭平台步步营,精设环境氛围浓。

1、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中点有何种地位。”为了让学生爱上读书,我以身示范,给自己制定每学期不少于5本的读书计划,不少于一万字的读书心得。每一节语文课,都相机穿插引导推荐阅读经典书籍,例如:在讲冀教版四年级语文《形形色色的植物》一课时,顺时引导学生读仇春霖的《叶绿花红》,并在此基础上外延的阅读指导课《植物的奥秘》获遵化市一等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让学生能够有系统阅读经典书籍,我们责无旁贷。

2、为实现“以书启智,以书塑德”,打造“书香”校园的目标,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赵宏印任组长,张欣华任副组长的书香教育工作的领导小组,并成立“华韵”文学社。我以此为契机,巧妙设计班级文化来增加阅读经典的氛围,并利用班会,早会、课前精彩3分钟,宣传实施诗香的必要性、可行性,向学生明确“学书启智、塑德”,通过广泛的宣传,班级中形成了读经典、诵经典的深厚氛围。


4、充分利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用著名的诗人、诗文、诗画装点墙壁。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悬挂学生的诗文书法作品,展示了古诗文书法比赛精彩瞬间,用读后感、诗配画、手抄报装点展示台,展示学生阅读经典的活动成果。每天定时朗诵,让学生感其声,悟其情,通过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二、巧排时间占大脑,诵读多变促成效。

1、我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诗歌认识与写作培训,使学生们对诗词文化有初步的了解,初步形成一些诗词技能。初期,规定书目,数目,时间,按计划必须被动完成,这样会使这些内容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读者大脑中去。“每日四读”活动,即“晨诵古诗”,早晨10分钟,诵读古诗词、《千字文》、《弟子规》等;“午读唐诗”,下午大课间,读教师推荐的课外读物;晚上“牵手家长,亲子共读”,大小手互牵,还会让家长监督了孩子的业余时间,亲密了彼此关系。

2、每周除了课外活动时间,中午和晚自习我都会安排学生进行诵诗吟诗、诗配画、诗创作等活动。根据年龄特点,对学生提出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笔画出诗境。要求学生做到每天背诵一诗,每一周进行班级赛诗会,每一个月进行各组诗歌对抗赛,每学期班级举行至少两次的诗词大会。这些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将学习之余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无形中变成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软约束机制,不但让精力过剩的学生有事做, 宣泄了心中的郁闷之气,还熏陶感染了学生思想,陶冶了学生心灵,正所谓“修其身,养其性”。进入校园你能看见这样的场景:人人以诗问候,人人忙于诵诗,人人乐于创诗。从中涌现出许多“小诗人”,如:李欣阳、梁朝凯、李飞月、杨云天等,都写出优秀的诗篇,并多次诗刊中发表。

3、努力营造书香四溢的班队。“书”能修生养性,丰富知识 书能提供知识,书是的良师益友。为了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我和学生一起在班上建立了图书角,自己捐书,自己管理,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我开展了读书主题班会,读书沙龙和 “经典伴我成长”、“古韵染青春,经典育新人”、“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等系列读书活动,达到博览群书,“开卷有益”的目的,在博观的同时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约取。再帮助学生把好的作品,对自己有益的文章进行整理,装订成册上展示在“快乐读书吧”的小阵地上,供学生阅览学习,为孩子们沟通交际,写作奠定基础。

三、潜移默化育品形,天道酬勤收硕果。

众所周知,优秀诗篇内涵丰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书香”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的气息和言谈举止都发生了改变,身上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

 “天道酬勤”付出终有收获,2011年在河北省经典诵读活动中我辅导学生录制的视频《唐山赋》获一等奖,并在河北少儿科技频道播出; 2013年在全省青少年“学雷锋 做有道德的人”读书教育活动中,我辅导的学生获河北省三等奖; 2016年我参与的省课题《在大阅读中,快乐成长》结题获证;2017年获遵化市燕赵少年读书活动优秀辅导教师奖,在2017年教师读书征文获唐山市一等奖。2018年我报送的课题《诗香浸润童心,芬芳盈满校园》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因此读书也是唯一长伴人生的大事。学校作为文化教育的阵地,一定要把品读圣贤诗书养成做好,为孩子们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才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贡献。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