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思考
早恋问题是每个班主任必须也必然面临的问题。因为早恋问题涉及学生的情感,因而特敏感,微妙,因此难处理。下面有一个我自己对男女生交往的处理案例。初三有一天,跟我一起搭班的郑老师说她周末在天润发看见我班女生A和男生B一起逛街,感觉还满亲密,问我他们是不是谈恋爱了。当时我感觉很意外,因为在我的印象当中,女生A 学习一直比较用功,成绩年级100名左右。男生B初三才转进来,篮球打得很好,进来时摸底考班级倒数第二。而且平时在班里感觉两人并没有多少交往。在得知这件事情后,我有点恼火,但冷静下来后,仔细分析了一下, 觉得有三种可能 :一、凑巧碰上。二、同学友谊 三、恋爱。女生A一直与老师沟通较好,因此我决定从她这里入手。我找到她,开门见山就问她这件事,她说他们之间朋友友谊,只是比较讲得来。之后我花了一个小时跟她交流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其中包括学习的重要性,男女同学的界限问题,早恋的利与弊等。最后我问她需不需要我与男生B交流一下,她说她自己会处理好这问题。自始自终我都是以一种探讨而不是说教的方式与她交流,感觉基本达到谈话目的。接下来几个月,我更注意观察,并从学生那里了解情况。一切都风平浪静,这两个学生的成绩也一直在进步,特别是男生B已进步到班级30几名。我以为事情已得到解决。临考前两个月,月考结束后,学生放学回家,我们年级几个班主任一起去紫荆农庄吃饭。走在路上,有老师提醒我前面那两个似乎是我班的学生,女生A和男生B走在我们前面大约50米处,往江滨路走。这么多班主任在一起,自己的学生在前面浪漫地散步,脸上感觉有点挂不住。于是我让其他班主任先去,我就跟在他们后面大约50米远的距离走。我的目的是既避免太尴尬,又要让他们知道我已看见他们,那么他们会马上回家。幸好没走多远,他们俩就看到了我,没让我饿肚子。周日回来,我找到女生A,但没有直接跟她提散步的事,只是询问她周末一般干什么,并问她上次的事处理的如何,谈一些关于学习的问题。男生B我自始自终没有跟他正面交流这方面问题,当然我相信他肯定知道。很快2个月过去了,中考结束,女生A发挥不够好,离正取线差4分,男生B则居然上了择校线,要知到他当初是班级倒数第二。
中学生早恋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在以上案例中,我采用的是一种模糊的处理方式,说实话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们之间到底是好朋友还是确实有早恋。对于中学生早恋问题本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1、教师对待学生早恋要有科学的认识
首先从生理心理学来说,青少年对异性包括少数对同性的爱慕是人成长发育的必然阶段,它是健康的、正常的、也是必须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早恋有利于加强对异性的了解,提高他们与异性交往的技巧,从而为他们踏上社会做好准备。其次我们要正确认识学生身上因为发育而产生的巨大的能量(弗洛依德称之为力比多)。就象吃饱饭的人一般不理解肚子饿的人那坐立不安的心情,我们老师一般都已淡忘曾经的过去。面对这股冲动的能量,学生的心态各异。有兴奋,又紧张,有恐惧,更多的是不知如何处理。因此许多学生消耗大量的能量去压抑自我,就像调动国家部队镇压层出不穷的地方起义一样,结果搞得自己精疲力竭,许多心理疾病的产生也就是因为对这股能量的强制压抑。因此我想作为学校,班主任老师如何提供足够多的渠道让学生去转移部分能量,例如学习,运动,娱乐活动。如何指导让学生升华这部分能量,就像国家部队最终收编地方起义队伍一样,从而最终达到心理的和谐值得我们思考。许多男生很具侵掠性,说到底可能并不一定是品质问题,而是他无法合理掌控生理冲动而导致烦躁不安的一种表现。女生也一样,只是表现得更像君子。
2、 对待学生早恋问题教师与学校应有统一认识。
每个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背景,性格及相应的价值观世界观,因此对于学生早恋问题会有不同的认识,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认识。心理学里有个词叫阴影或情结吧。有些老师所受的家庭教育一直非常传统,或者对处理此类问题信心不足或自身在恋爱方面有有某种情结,就有可能采取较为严厉的态度,宁可信其有,坚决斗争到底,甚至喜欢棒打鸳鸯。也有老师读书时有同样的经历或本身对于传统观念极度反感,或者谈恋的两个人是成绩很好的学生 又或者自己正在谈恋爱,因次可能给予中学生早恋更多宽容理解,逐渐也可能演变为纵容。我们当前都提倡价值观的多元选择与相互尊重,但在这问题认识上的百花其放是否有利于学校与学生值得讨论。学校一般不愿涉及此类问题,或持有模糊的态度。我个人认为学校应有鲜明但又能与时俱进的态度供老师们统一认识。
3、 ]对于学生早恋问题教师应当有客观认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学生恋爱的原因有很多,有真心喜欢的,有消磨时间的,有追赶时髦的,有爱慕虚荣的。因此我们老师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因人,因时而异,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特别要强调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为学生的目前与将来利益考虑。如果仅仅是从班级管理的角度考虑,我们所采用的方式则可能更简单、粗暴甚至为了达到杀一禁百的目的不惜伤害学生自尊。任何人对于感情问题都非常敏感,学生也不例外。所以在谈话的方式,地点的选择,谈话对象的选择及是否通知家长问题上要慎之又慎。在上面提到的案例中,我自始自终没有通知家长,因为女生A父母离异,跟母亲生活,经济上却靠父亲,家庭比较复杂。我想她交朋友是出于对感情,关心的一种需求,况且她本人对于学习非常具有上进心。男生B家长根本控制不了,因此我觉得通知家长根本无助于解决问题。事实上因男女生交往问题处理不当而导致惨剧屡见不鲜,伤害学生就更多了。现在假设如果我全班公开或不点名讨论此事,如果我给予学生更多指责,如果我直接与男生B讨论此事,如果我通知家长要求教育,如果这事发生在初二而不是初三,那事情到底是往更好或是更坏的方向发展无人知晓,也许这就是教育也是人生的魅力或者有时也是悲哀所在,因为一切只有一次,一切不可重来。教育是把双刃剑,它可救人也可杀人于无形,有时在不经意间我们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总而言知,传统的男女交往观念正在淡化,学生的思想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开放。我想把学生比喻成一群沿着河边长途跋涉的人,清凉的河水对学生有着无比的吸引力,而老师则是那些阻止顽皮孩子下水游泳的人。传统的栅栏已被拆除,剩下的只有老师、家长苍白的斥责与劝阻。岸上的风景是否迷人,心中有没有理想的前方将决定学生能否抵制清凉的诱惑。中国有句老话,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如果学生下水了,我们是把他们强行拖上岸还是教给他游泳的知识,,随时做好救生的准备,让他玩累了再上岸呢?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