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秋枫的日志

申秋枫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百年思考》,龙应台在思考什么呢? ——读《教师人文读本》的收获与感悟

申秋枫
更新于: 2017年4月19日 10:21

《百年思考》,龙应台在思考什么呢?

——读《教师人文读本》的收获与感悟

我从学校的图书管理借阅了《教师人文读本》一书,读了大半年,还舍不得归还。在书里,我遇到了很多朋友,自认为在书里找到了知音。下面就是在这本书中到的台湾女作家及教授龙应台的《百年思考》后的一点感悟

     因为这篇文章是她给台大学生做的演讲文稿,作为台湾政治家的摇篮的台北大学,有着无可置否的神圣使命。所以龙先生讲了一下几个问题:第一: 政治人物要有什么的人文素养。第二: 提出此问题的原因或者初衷因为作为台大学生,将来很可能影响社会影响人群命运的人,可见她讲演时所持得一颗对家国的拳拳之心 人文是社么?)为什么要重视养成人文精神?

     这难道只是针对台大而言吗?当然不是,我认为,这对教育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意义。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而要把人文教育落到实处,扎实进行,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开几次会,写几篇文章就能见效的事情,因为人文精神最终的体现在师生的行知上。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龙先生的文章不仅深刻,而且形象生动,美丽可感。比如,她是如此解释文学、哲学和史学概念的:

文学——白杨树在湖中的倒影;文学,只不过就是要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

哲学——迷宫中望见星空;如果说文学使我们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那么哲学,使我们能借着星光的照亮,摸索着走出迷宫。

史学——沙漠玫瑰的开放;文学让我们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从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那么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她用文学语言阐释了文学、哲学和史学所肩负的使命。让人领悟她深邃哲思的同时也领略了美好的意境。再比如,她说纳粹是“会弹钢琴的刽子手并以此来说明人文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区别;一个是知识 ,一个是行知,如果一个人尽管知道了人文知识,却没有人文素养,那就和纳粹一样,会成为“会钢琴的刽子手”,那将是教育的悲哀,也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当今时代,写书的人比比皆是,那么怎样的作家才是好的作家呢?龙先生说:“坏的作家暴露自已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这是不同的三个层次。”我赞同她的论断。我对她的论断是这样理解的:坏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读者看了以后会认为:他胡说胡写,暴露出的信息是他的无知与愚昧,所以,大家看一点或者看一遍,将其作品置之于厕;好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看了以后,读者会认同作者再现了现实残酷愚昧;而伟大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读者仅会认同,说现实就是这样的,而且还会明白现实为什么会这样;读者会从书中找到某某人的影子,或者感觉自己就像书中的某人,然后掩卷反思自省,追寻因果,从而进行自我开释,自我教育。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1)
  • 桂淑霞
    我也是龙应台的粉丝。她的作品总是那么感人,如《目送》、《亲爱的安德烈》。《百年思考》还没读过。从你这么深刻的感悟来看,值得一读。
    2017-04-27 09: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