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北大 ——北京大学唐山市名师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
2014年12月7日,顶风冒雪,艰难远行,带着崇敬与好奇,平生第一次走进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离开紧张忙碌的一中校园,心静如水地在北大生活学习了一周,回忆自己的大学时代,带着一颗曾经年轻的心感受北大,领悟北大,收获颇丰。
一、校园美。
尽管我们来北大是在树叶飘落的寒冬,但是走在未名湖畔,漫步博雅塔下,真切感受到了古典建筑的精美别致,深刻领悟到了“一塔湖图”的燕园建筑的独特设计,充分想象到了北大燕园初春入夏时的唯美雅致。
自然环境美,人文环境更美。北大老师对我们的热情接待,培训课程的细心安排,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紧张有序的特色活动,细微之处我们真正领悟了北大。对于个人来说,细节决定着素质;对于学校来说,细节决定着形象;对于事业来说,细节决定着成败。
二、水平高。
用心听课,仔细揣摩,认真领悟,不断对比,北大教授的水平真的不一般。专业知识深厚,语言精练幽默,表达爱国情愫,培养正人君子,不辱国家使命。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不断在想,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能接受到这样大师级的教育、熏陶、感染,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成为正人君子、社会栋梁。加大教育的投入,提高师资的水平,让真正优秀的教师培养出能够肩负历史使命的栋梁,实现人才的优秀培养和良性循环,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树立大国形象,稳固强国地位,真正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三、情结深。
(情景一)每天早晨漫步在北大校园都能遇见一位70多岁的退休教授,用自行车驮着两大塑料袋猫粮,在北大校园的各个角落喂猫。据老人介绍,校园里大概有38只猫,每天上午、下午各喂一次,一个月大概花费1000多块钱。
(情景二)12与12日上午,学习日程安排参观北大校史馆,为我们讲解的是一位80多岁的退休教授。老人担任北大校史馆的义务讲解员,十几年如一日。清晰的脉络,细致的讲解,高昂的热情,是她对北大挚爱的真实表达。
(情景三)北大张辛教授和马骏教授的课堂中,让听者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北大作为中国思想高地的位置,而两位教授作为北大人的无比自豪与骄傲。
我们作为一中人,对于我们的学校也有深深的情结。我们挚爱自己的学校,我们也一定会用真实的行动表达我们的一中情结。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