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的日志

王楠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从《论语》的视角解读教师职责

王楠
更新于: 2017年6月14日 14:50

 

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的奖项,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 “国际孔子教育奖”,用以奖励人们在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2016年来自南非、塞内加尔和印度3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机构因其在扫盲、职业教育方面的卓越贡献获得了这项殊荣。这又一次证明了孔子教育思想的的现实意义和广泛适用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被誉为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土壤和主干,不仅对中国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在人类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并创造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论语》可以作为孔子教育学来读。对于《论语》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教学等理念,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仍在进行着研究和实践。随着教育全球化的演进,多元教育思想无时无刻不在碰撞、交流和融合着,越来越的有识之士转向孔子思想寻求解决办法。

提到教师职责,我们都知道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观点实则继承了孔子教育思想。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弗畔矣。”(《论语·雍也》)意思是说,君子要广泛地学习文献典籍,并且用礼仪约束自己,这样就不会违背道义。颜子曾赞叹:“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传统的解读常认为“博文约礼”是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我认为它也是对教师职责的规定,即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要以广博的知识教好书,又要用高尚的师德育好人。“礼”是具有通识性的社会准则,规定了每一个社会角色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力、义务和行为规范。《论语》记载的“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也”,意思是如果不知道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应有哪些权力和义务,应当如何立身处世,那么在社会上就无法立人与自立。作为教师,应以“博文约礼、立己达人”为己任,把“博文约礼”融入到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中。

教师承担着传承文明的职责,比任何职业都要注重该学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静默地增加知识,终身进行学习永不满足,教导别人永不倦怠,是孔子成为教育家的原因之一。“默而识之”告诉我们,做学问要内心平和不功利,静默而不浮躁。“学而不厌”是对教师基本知识技能的要求,是教师能力与时俱进的要求,是全面学习的要求。孔子注重向书本学子。“加我数年,五十可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学习成为孔子生命的重要职责。孔子注重向实践学习。“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不仅要增加见闻,更要对比分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则改之,最后要铭记于心。孔子还注重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为人称道至今。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教育者必须日新其德、日勤其业,才能学为人师,身为世范。

“诲人不倦”是对教师的基本师德要求。对待教育对象,我们要谆谆教导、循循善诱、不厌其烦。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很多教师容易产生职业的倦怠。陶行知先生说:“有些人做了几年教师便有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惟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只有心存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我们才能发现每一天中新的乐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学问与工作来说,孔子认为有三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知之”是被动接受,“好之”是主动探究,“乐之”则将事业视为人生的乐趣和追求。

《论语》中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教育思想,孔子也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师德修养,成为后世教师学习的楷模。作为教育工作者,对《论语》的参悟怎可止步于此!就让我在圣贤的智慧引领下且思且行吧。正如胡适所言: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