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度己 以道修身
冰心有一首小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天地兮浩渺,墙隅之花曾不若瀚海一粟,不过洪荒一瞥。只聚焦自己,偌大的天地就会只剩狭隘的一隅。众生兮芸芸,宇宙之大、品类之盛皆却与“小我”有关。人与天地共荣共生,人的力量才能够具有长度、宽度和强度。
——题记
与几十位名师共同来到名校聆听名家的培训,这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幸福。名师和名家们韬光养晦,躬耕杏坛,堪当翘楚,引领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他们那敦厚的长者之美、庄严的学者之风和浩然的君子之气,感染我见贤思齐,敦促我相形补拙。走进北大的课堂曾是我的梦想。隆冬的未名湖,卸去了花红柳绿的妆容,裸露出岁月剥蚀的肌肤,她如此真实而平和,从不拒绝每一位过客。
名师们攫取知识的眼睛是熠熠生辉的。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所以眼睛的功能有两个:其一是向外观物,发现世界;其一是向内察己,发现内心。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实中,眼睛往往敏于观物而讷于察己。一个老师、一位学者、一所学校既然以“名”冠之,就已经实现了部分的自我价值,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同;但仍然能够以求知进取为快乐,而且这种快乐与外物无关,与内心相连,着实令我钦佩。一个人不被美誉蒙蔽,不被富足麻痹,不被仕禄羁绊,才能获得心灵的快乐。腹有诗书自可安贫乐道,脚踏实地方能实至名归。我要向名师们学习,在匆忙而又周而复始的工作中,以修身为起点,以完善内心为目标,让求知进取的状态达到饱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读书人的理想。理想的实现是有序的。首先强调内心修养,绝不是偏离社会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回报社会。内心淡定从容,在担当职业角色时才不会迷失自我。《论语》中有一段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智慧地讲述了理想的内涵。孔子问询理想,子路“率尔而对”,自诩管理千乘之国可外制强虏,内御饥馑,使百姓有勇知礼。他的轻率只换来了夫子的哂笑。曾皙则为大家描绘了自己的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理想得到孔子的热情鼓励——“我与点也!”曾皙呼朋唤友,荡涤尘埃,沐浴春风,歌咏而归的理想比得过子路的治国安邦吗?
宋代理学家朱熹评价曾皙的理想,不过是“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长”。但是孔子更赞赏曾皙的谦逊礼让。表面看来,曾皙没有阐述治国安邦的大理想,但是他描述的情景恰恰是礼乐教化的结果。曾皙看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以自我完善为前提,以各得其所为途径。实现了小我的完善,才能实现天地人的大和谐。在这一点上,道家的“无为”与之有相通之处。“无为”不是不去做,而是按照规律和次序去做。要想回报社会,先要修炼自己,这就叫做“序”。
古人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可理解为成功人生的三个最高标准: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我们修身养性就是要无限接近“立德”的最高境界。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呢?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义为怀,推己及人;懂得取舍,廓清迷惑;勇往直前,奋发有为。学习的目的正在于自我的建立、提升和完善,成为有德之人。有德之人才会在“独善其身”的同时“兼济天下”,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能心系君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立德”之所以高于“立功”与“立言”,是因为行为动机比客观结果更重要。作为名师,我们承担的社会责任比职业责任更重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北大之行,让我年近不惑时提取了一种成长的力量,引领我或欢欣或痛楚地去锻造更有效率的人生。《说文解字》解释:“名,自命也。”以名度己,路漫漫其修远兮;以道修身,吾将上下而求索。
燕园的午后,冬日暖阳的斜晖铺满石子路和青砖墙,时间如未名湖般冻结,云淡风轻,静谧安详。
铭感不忘。
- 所有评论(1)
-
王楠燕园之行,收获颇丰。2017-06-14 15: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