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不是“园丁”——读书随想
在阅读《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我感触颇深,启发非浅。它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洌,沁人心脾。越发觉得这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其中,“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一条,作为整本书100条建议的第一条,我想,应该是颇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作为教师,如果不具备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具体、充满差异的个体的理念,那么,后面的一切建议就失去了意义而无法借鉴。因此,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所给予我们的第一条建议是“原则问题”,是如何成长为一名“真正教师”的最基本的前提。这里所说的没有抽象的学生,意思大概是说,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学生不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读完此文,我顿时感觉别样:我们不是“园丁”!于是,我在网上“百度”了一下“园丁”这个词语,给出的结果简直就是千篇一律的,无外乎与我们教师相关的内容。其中,不乏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赞扬与歌颂。但是,就我个人的理解,“园丁”的本来意思是:管理花草的工作人员。而我认为,教师作为“园丁”这样的称呼,已经失去了时代的意义。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学生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改变自己的个性。这就不允许我们再像园丁那样,对自己所拥有的“花草”来个一刀切了;也不允许我们像对待产品那样,所有的学生就像是一个模子里面拓出来的一样。
书中讲到的一些观点让我记忆尤深:“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学生在学校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教学和艺术的技巧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她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的学习啊!”……
反观我们的教学,作为教师的确要精心呵护孩子“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要相信每一孩子都是想学好的,再调皮的学生,在他的心灵深处都是渴望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我班有一个叫李佳伟的孩子让所有任科教师头疼不已,上课坐不住,老是影响前后左右的同学学习。可是他也有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的时候。每当他觉得自己表现不错的时候,下课时就会到我身边来问我:“老师,我今天上课不错吧?你能不能跟我妈妈说,我今天在学校表现很好?”……其实,每个学生都想学好,都想感受到学习上的成就:对一个学生来说,100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80分也许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辉煌。所以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的是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了。
反观我们的课堂,有时我们会常抱怨、常怒气冲冲说:学生在上课时调皮,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不妨扪心自问,学生上课不愿听,是不是因为我们的课不够精彩?是不是没有真正吸引他的注意力?是不是没有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呢?在我们制定所谓“学习目标”的时候,设计教学预案的时候,眼里是不是总是那一部分好学生呢?而对于学困生来说,这何不是一架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梯啊?试想,他们站在底下是怎样无奈的抬头望啊……由此,我想到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强调,我们教师规定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应该是他们易于达到的,不应该是高不可攀的,应该是呈阶梯状的。要让儿童一步一步去实现,并能从中得到收获与乐趣。做到“教育随时都是自己的报酬。”
比如,数学课上不要忽视了学生之间智力水平的差异,一些基础性的题目,好的同学很快就能掌握,而有的同学在做练习时,对于需动脑思考的问题,可能直到下课也想不出答案来。因此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好的学生不但基础知识要牢固掌握,思考性的问题也要去解决,而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重点要放在基础知识上,别的问题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去完成……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课堂做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任务,那么,课堂上就不会出现调皮、捣蛋的状况了,每个孩子也就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了。
我认为,如果课堂出现了混乱状态,如果学习中出现了“落伍者”,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反省自己,要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都进行脑力劳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进步的乐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哪怕他们的进步只是沧海一粟!也决不能去迁怒于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期待着教师的肯定与帮助,期待着更多的爱和关怀,期待着不断的进步与成长。我们应该因才施教、因地制宜地给予他们更多的成长空间和时间,使他们真的成为最美丽,最鲜艳的花朵,成为原生态的自然的结晶,这也许才是“园丁”的含义吧!因为我们教师记住了: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