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玲的读书笔记

王艳玲的主页 » TA的书架 » TA的这本书的笔记


好妈妈胜过好老读书笔记

更新于:2016-12-14 13:30

给“宓嗜嗳嗤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上,碰痛了,哇哇地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碰痛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

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 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 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尽量以轻松快乐的表情相对,让她觉得这是多么平常的,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

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 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

同时我们还教给她善待“对手”。假如“宓逝鐾此耍颐蔷换崛ゴ蛐“宓省8峡烨浊姿耐创γ菟德杪璧奈侵雇葱 ч芎茫嗳啵参克“马上就不痛了,宝宝不哭了”。安慰得稍好一些时,再像对待她一样,带着她给“宓嗜嗳嗤矗嫠咝“宓“马上就不痛了”。

这样做,不但没有让“宓收镜剿亩粤⒚妫晌“加害”她的坏蛋,还能作为朋友分担痛苦,并让她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圆圆去给“宓嗜嗤词保簿屯俗约旱耐矗樾骱芸旌闷鹄础

如果她和小朋友都想玩一个布娃娃,发生冲突,我们既不要求她出让,也不怂恿她抢夺,而是赶快用另一个东西来吸引她和小朋友的注意,让她知道好玩的东西不止 一样;或者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她和小朋友一起玩,体会合作的愉快。

大人经常这样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孩子,并且家长自己也每天友好对待孩子,在任何事上都想办法理解孩子,不和孩子斗狠比倔,孩子就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温和地化解矛盾。

圆圆初中就读的是一所住宿制学校,学校每天发一个水果。她回家对我说,开始时分到不好的水果有点不高兴,但一想这个不好的水果如果不分给她,就会分给另一 个同学,总得有一个人吃它。这样一想,就高兴了,以后不管分到什么样的水果都不在意。

圆圆和人相处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一切行为只是出于天然,她内心对别人友好,长久了自然能让 别人感觉到,也让别人舒服。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利己主义与孤独是同义语,而人不可能在与外界毫无关系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的。人只有和他的同胞休戚相关、团结一致,才能求得满足与幸 福。

“同理心”,就是在人际交 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我也见过不少“长不大”的成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单边主义”的,天下的“理”都在他这里,别人的事情和感受他都可以不管不顾,自己的事情和心情却是 天下最重要的,自己的想法是天下最正确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处处表现得自私狭隘。不仅给别人带来不快,更是常常给自己带来不快。当他们急于维护自己的利 益时,人生中一些真正的利益却悄悄地流失了。

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当“给“宓嗜嗳嗤”成 为孩子的一种思维方式时,他在生活中处处给出的就是理解、善意和尊重——而 他从生活中能获得的,也正是这些。

像牛顿一样

如何看待孩子无意中犯的一些小错误,对这些小错误家长应该以何种态度处理——这 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大问题。

知道家长不可能帮她一辈子,我们的“帮助”就是尽量让她自己去做;我们要做的,主要是“有耐心”,允许她把事情做得一团糟。

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了,一点不落地盯着他,从长远来看,这是帮孩子的倒忙。凡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 才能慢慢学会做得不错。

并不是说家长不要批评孩子,但批评一定要用常规的“批评”方式表达吗?

孩子犯了一些小错或闯了祸,不用你说他也会感到不好意思,感到内疚和痛苦。家长这时如果不顾及孩子的心理,再板起面孔说一些教训的话,说一些早已说过的提 醒的话,只会让他觉得丢面子,觉得烦;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为了表达对你唠叨的不满,可能会故意顶嘴或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 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长要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 正面教育功能。

至于偶尔的“过错”给孩子自己及家长带来的时间、经济等方面的损失,算作培养孩子成长必交的 学费,可以换回他的成长、成才、成功。他拆坏了一辆新买的玩具汽车,可能就此激发了制造一架航天飞机的兴趣和潜能;今天炒糊一锅菜,明天就可能出个烹饪高 手。建立正确的儿童观,用期许的眼光看孩子那些“闯祸”行为,就会感到它们是良机而不是坏事。

“像牛顿一样”既是家长如 何理解孩子的一个问题,也是以什么方式批评教育孩子的问题。 “像 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 句玩笑,既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这样的批评话,孩子比较爱听。凡对孩子自尊心、 自信心和能力有损害的批评方式都是不好的,都是家长要彻底戒除掉的。

哪怕有的孩子永远在生活细节上不精明,永远有“像牛顿一样”的毛病,只要不是什么大事,请允许他有这些毛病。

退一步说,如果孩子的天性造就了他在某些方面就是低能,那么他也不会因为家长的教训或不断的提醒(http://psd.diyifanwen)而有所改变;反而会因为你的不断唠叨,更降低这方面的能 力,并同时增加自卑。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象牛顿一样”的眼 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