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笑声课堂,获育人理念
更新于:2016-01-13 14:52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镜子,时刻映照着自己;它又好像是我慈祥师长,不断地给初入教师岗位的处于茫然中的我以指引。读着《给教师建议》这部教育著作,并不断地把其理论和精华有选择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风格。
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只要我们找到课堂的切入点,这节课我们就成功了一半。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我也力求改变课堂引入方式,同时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是我的一节九年级物理《电流》这节课的课例:课上同学们笑声不断。
下午第一、二节课是我的物理课,学生在上课铃响后主动座好,师生互问好之后,我说:“今天我们学习电流的有关知识,首先我们先认识电流的形成。”学生投向了疑惑的眼神,我说你们知道水流吧,电流的形成与水流相似。话音落下,学生们表情还是那样的宁重,我意识到这节课的难点来了,怎样突破它呢?这时从窗外吹来了一履轻风,我喜出望外,于是说:“大家听说过‘风流’吗?”学生马上笑了起来,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你说的是气流吧!”我说“对”。我又故意地说:“大家听说过‘人流’吗?”学生又都笑了,我马上意识到学生想歪了,于是补充到:“一个地方有好奇的事情,人们都向那走,这就形成了一股‘人流’”学生似乎听懂了我的意思‘哼’了一声。我看时机已到,就说“这些流都是怎么形成的?”学生高兴的说出了它们的成因。我说:“人流的主体是人,气流的主体是空气。那么电流的主体是什么呢?”学生说出了是电荷,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接下来有关电流的方向、大小等有关教学我就仍用这样类比的方法,一一攻破了。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同时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的确如此,只要我们找到课堂的切入点,这节课我们就成功了一半。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重视课堂导入的方式,根据文本内容和教学需求恰当地设计课堂导入,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更高效率地开展教学,为课堂教学增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的真谛,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仍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我就有深刻体会。前不久我就用生活中的所见上了一节生动而赋予教育意义的班会。
那是8月的中午非常的炎热,放学后来到校前的小吃部想吃些凉面.走进小店,很冷清,座在店中央有两位打工的农民,他们的衣着褴褛,其中一人的一只鞋子上有四个小洞。我挨着他们坐下了,正看到一个人高个子用剩下的馒头角在抹盛菜碗上的油,生怕有残留的菜和油漏掉。这时店主走到我跟前问:“吃些什么?”我说:“一碗凉面,一个馒头。”这时那俩个人中的高个子说话了:“我们花了多少钱?”店主说:“6块5。”矮个子从兜中缓慢的拿出10元钱,用眼睛盯着高个子,此时的高个子并没有动。矮个子抖动着手慢慢地将10元钱递给了店主,店主问:“一起算吗?”矮个子没有说话,望着高个子,高个子说一起算吧。矮个子看着店主仍是没有说话,高个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然后,我给你3块两毛五。”矮个子仍然没有说话,这时店主拿着钱走了,找了零又送了回来。两个人拖着疲惫的身体缓缓地离开了小吃部。
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我心感到一阵阵酸痛,这些人有可能就是在我班教室里读书的学生的家长,学生们整天的买零食、买矿泉水喝、就连去厕所就买面巾纸、穿衣服要名牌……做在教室里嫌热、上课不听讲顶撞老师、做值日时逃跑等等,这不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吗?
回来后我在班会课上讲了这件事儿,学生听后眼睛都红了,个个都扒在桌子上默默无语。再谈每个人的感受时,他们都是眼含着泪说自己决心。不用过多的言语,通过学生的眼神就读懂了他们的心声。他们被震撼了!
“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就是我对教育的理解。教师要抓住教育的时机,哪怕生活中的小事也许是最有教育意义的!
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作教师的信心和力量;给了我教育学生的方法;使我对教育有了深入的了解;使我享受到了作为教师的幸福!
读书笔记来自唐山市第十八中学赵小惠老师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