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苹的读书笔记

王秀苹的主页 » TA的书架 » TA的这本书的笔记


读《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有感

更新于:2016-05-17 08:23

最近我读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一书,对“五重”教学,颇感兴趣。其内容是: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一、 重情趣,讲和谐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对上课有情。明代学者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先生把“重情趣”摆在“五重教学法”的首位,可见先生对其教学中“情趣”的重视程度,先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老师的同情、理解。他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因为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所以,于永正先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他指出: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承认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千方百计的是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同时,尽量发展他们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人”这就是我的学生观。想一想,在平常的教学中,对于某些差生的表现,我们为什么生气、愤怒,甚至出现了不理智的行为,就是因为忽略了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是用一把尺子量全班的结果。

     作为语文教师,不爱语文教学就教不好语文,更要紧的是上课要有情,只有关注了教材和学生才能体现一个“情”字,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要把握好教材、读懂教材,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思想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切实做到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决不罢休。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是于永正先生教育教学的座右铭之一。

      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有人说,在走进课堂之前,准备一百顶高帽子。因此,在他的课堂上,我们总可以清楚地看到先生把自己的责任定位于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播、是鼓舞、是激励。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

      说到语文教学中的“趣”字,先生认为决不是凭着课件、教具、表演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来体现,而是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沉入文字之中寻“趣”,教学设计要有新异性。另外一点,先生强调教师要有幽默感,幽默是教师强有力的助手,它能是使学习变得轻松,能使师生在愉悦的交流中融为一体。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的作用。”

二、 重感悟,读为首

     所谓感悟?先生认为,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和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领会。怎么悟呢?一个字:读。

   1、备课先备“读”。于永正先生备课时第一要务就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这是保底工程。

   2、上课抓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于老师做到“每个人都读通顺,一部分人读出感情”。在这个过程中,于老师主要是指导读好、疏通阅读中的障碍,如帮助理解某些词义,某些句子的意思等。第二件事是品味赏读,在微观上探究。于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或抓住文章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或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

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等等。这一环节最见老师的功力,最能看出老师把握教材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老师本人的素养。第三件事是要求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于老师认为“微观探究”,最重要的是要抓准“要害”,切不可课课背诵、面面俱到。

三、 重积累,有灵性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于老师谈到积累时认为:“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的积累。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点,都学不好语文。”那么于老师是怎样做到三个积累的呢?首先是语言的积累。一是要重视读和背,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二是要重视课外阅读。实验证明: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重视什么,学生便会有什么。三是坚持做读书笔记,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手段。其次是生活和感受的积累。家长、学校应给孩子提供对大自然、社会更多地接触和更多地活动。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农村的孩子会爬树、会游泳、会划船的也少了。由于学生生活单调,感受不多,情感不丰富,再加上书读得也少,因此他们的“心理词典”所储存的“词条”也少得很。建议城乡孩子互相结对子,多联系,多活动,就能给金色的童年留下美好的记忆。所以于老师认为:语文老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积累,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张庆生说:"学理如筑塔,学问如聚沙。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古人所云“温故而知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 重迁移,会运用

   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美国教育家特尔福特提出“为迁移而教”的口号;我国教育始祖孔子提出“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论,强调的也是一个 “用”字,实际上就是举一反三、触

类旁通。于永正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迁移主要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
   1、读的迁移。关于“读的迁移”,于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就是由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去读报纸、杂志。”吕叔湘先生说过:“开展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写的迁移。在读的基础上重视写的训练,加强读写结合。小学生的习作练习实际上就是由读到写的迁移。于先生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片断仿写,如写一段对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书面回答课后的问答题,“小练笔”等等。

五、 重习惯,方成功

    于永正先生所谈的习惯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最大的成功。学生的学习习惯只要是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而运用语言的习惯则要靠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才能逐渐养成。先生还特别重视“身教”,他常把自己买的书带到学校里读,故意把自己的读书笔记落在讲台上让学生看。人们常说,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后,人是习惯的奴隶。从小培养好习惯,可以受用一生。

      读完于永正先生的“五重”教学,与平时自己的教学相对比,深感惭愧。对先生的创新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的态度,对语文教学的挚爱,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无不尽收眼底。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恰到好处的引经据典 ,让我受益匪浅。

分享: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2)
  • 冯翠红
    大姐,老骥伏枥啊!
    2016-05-17 11:14 回复
  • 周继伟
    额额额汗!我看书的时候这段是最后看的,也是看得最少的,看来还是要多看几遍啊~
    2016-05-17 08:26 回复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a>

《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

作者:于永正

出版社:

出版年:未知

写笔记 放入书架 您已添加此图书

( 2人 ) 读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