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坦荡笑看人生
更新于:2017-04-12 12:11
三国演义是一部著名的历史小说,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公元184年至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即三国时期。该书的背景是东汉末年,宦官乱政,黄巾起义失败后,各路英豪逐鹿中原,你争我夺,在乱世中曹操、刘备、孙坚父子怎样运用人才争夺天下的故事。大大小小的战役数次,最后以一场惊心动魄的赤壁之战后,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其中诸葛亮、刘备、关羽、曹操等一大批英雄豪杰。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他为蜀国的统一大业,励精图治,殚精竭虑,《三国演义》把诸葛亮近乎神化了。在罗贯中笔下,诸葛亮有通天彻地之能,深谋远虑,有扭转乾坤之力,呼风唤雨。无论到哪里都能所向披靡,一生少有不得志之时。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空城计,无一不是他一生的得意之作。刘备也是个杰出的军事家,主张仁、义,受到人们的爱戴。关羽千里走单骑,斩颜良……他的“义气深重”无不让人感动。
但我敬佩曹操,他始终把网罗人才当作比攻城略地更重要的根本之图,唯才是举,“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也正因为这样,在曹操麾下聚集了汉魏间最庞大最优秀的一支人才队伍,文有华歆、王朗、王粲、阮瑀、陈琳等,谋有荀彧、郭嘉、毛玠、荀攸、贾诩、许攸、程昱等,武有徐晃、张合、诸夏、诸曹等,曹操正是靠这样一支队伍,战胜对手、“克成洪业”。细看三国品曹操的用人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他求才,如饥似渴。在互相攻伐、争夺政权的进程中,曹操为网罗人才,先后发布过三次求贤令,可谓当时之明智壮举。他以实际行动实践了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惜,把人无完人,慎无苛求的思想,把才重一技、用其所长的思想,把只用人才、不用庸才的思想推向了顶峰,充分表现了超越他人的气魄和胆识。
他容才,大度有方。建安元年,刘备为吕布所败,前来投奔曹操。曹的谋士程昱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如果从把政治上的重要对手消灭于萌芽状态这一角度考虑,程的想法不无道理。但曹却另有一番考虑,他说:“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在汉室陵夷、群雄初起之时,曹操的这一人才大局观明显要高人一筹。用人必须重大局、讲团结。作为政治集团的核心,曹操常能做到以己度人,且赏功罚过非常严明,这对稳定军心、巩固权势而言,其作用不言而喻。
他用才,择人任势。《三国演义》中还有这样的情节,曹操远征汉中,有三位“素皆不睦”的将军张辽、李典、乐进。曹操对其三人了如指掌,一开始就匠心独运,巧用张、李、乐三人性格的差异,甚至有意利用他们的不和,防止一人说话大家通过,冒然决策而导致失败。到了危急时刻,曹操以一道指令,促成他们精诚团结,形成一个最佳的指挥结构。于是三人齐心协力,把不可一世的吴军打得七零八乱,一战令“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由此战例中可以看到曹操择人任势的高超艺术。
他举才,亲仇不避。以张绣为例,张于建安二年降曹,寻悔、复叛,一度把曹军打得大败,曹操本人也为流矢所中,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死于此役。此战可谓血海深仇,任谁也难咽下这口气。张绣却在官渡大战前夕,复弃绍而降操。曹操居然能像没事人一样,不计前嫌,不仅允降,而且还对张绣加官进爵,封为列侯。此等用人雅量着实难得,充分反映了曹操非凡的政治气度。对于那些一直在与他作对的对手而言,正好起到一种心灵感化与心理威慑作用,同时,也衬托出曹操的政治气度。因而,此举恰恰映衬出曹操对网罗人才问题的苦心孤诣,非凡夫俗子所能及。
曹操的用人实践启迪我们:合理的人才匹配可以使人才个体在有效的管理下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从而产生良好的组织效应。一个组织的效能,固然决定于人才的素质,但更有赖于人才整体结构的合理配置,科学的人才配置和管理能够使人才扬长避短,产生超越个人能力的力量,而且团队学习的进步远远快于个人学习的进步,通过优化组合人才结构就能获得最大效益。
读《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就如饮一杯美酒,回味无穷。它是一眼智慧泉,一个谋略库,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好书。
- 所有评论(1)
-
孙宜恒《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就如饮一杯美酒,回味无穷。它是一眼智慧泉,一个谋略库,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好书。2017-04-12 12: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