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巨流河>>读后感

更新于:2017-04-20 16:40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巨流河》读后感

 商丘市凯旋路第二小学    王瑛

初识《巨流河》源于前总理温家宝的推荐。温总理很喜欢这部由其南开校友齐邦媛女士写的书,并把它推荐给其他南开校友。看到相关报道后,我很好奇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于是买来看。本来是抱着随手翻翻,随意浏览一下的态度,没想到一看而不可丢。我被深深地吸引了,直到把全书看完。掩卷沉思,心潮澎湃:那英挺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那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子弟,那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深邃无尽的哑口海,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在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书中描写的一些场景、人物、事件极大地震撼了我,感动着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华北沦陷,日军沿津浦线南下,南京成为孤城。齐女士在父亲的安排下随家人从南京逃往汉口。南京失守后,他们又逃难到湖南湘乡永丰镇,后又辗转桂林、柳州、广西的怀远,然后到四川自流井静宁寺,整整一年。虽然颠沛流离有说不尽的苦难,但是不论什么时候,户内户外,能容下数十人之处,就是老师上课的地方。学校永远带着足够的各科教科书、仪器和基本设备随行。在重庆的七年,虽然日本人的飞机宛如随着日升月落而至,不曾稍歇。但齐女士在南开中学的学习却不曾中断,上午是文化课,每天下午三点半,教室全部落锁,每个人必须到操场上参加各种球队,除了下大雨,天天练球、比赛。一直到她去乐山上大学,即使面临战事吃紧,随时准备往大凉山区撤退,当时的教育部仍然命令各校:不到最后一日,弦歌不辍。通过齐女士这一系列在逃难途中及在四川一带读书求学的经历,我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自觉担当,看到了当时的国民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不到最后一日,弦歌不辍”,这是中华文化和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最根本的原因,也是一个民族的依靠和希望。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发展和强大,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而教育就起到了开启民智,教化育人的作用。抗战时期,正是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之际,当时的国民政府却能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在重庆实行战区学生人人有公费,维持弦歌不辍的政策。为国家民族的发展与延续积蓄了力量、储备了人才。每每读到此,我都为当时政府里作出如此高瞻远瞩决策的人感佩不已。

为人妻、为人母之后的齐女士仍然努力求学的经历也给了我极大的震动。她本来可以在家里过着相夫教子的安逸生活,但为了实现自己的求学愿望,接受了台中一中的聘书,在1956年9月考取了美国国务院交换教员计划的奖助,赴美国进修英语教学一学期;1968年1月又到印第安那大学进修一年,在这一年,她不顾性命地修了六门主课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后来又去特雷霍特州立大学读书,在即将获得硕士学位时接到父亲来信回台。齐女士説“我的一生,自病弱的童年起,一直在一本一本的书叠起的石梯上,一字一句地往上攀登,从未停歇。”她对学问的这种孜孜不倦地求索态度、不满足现状,奋发进取的精神使我感动之余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是我学习的榜样。

还有齐女士的父亲齐世英、英雄张大飞、被日本人泼油漆活活烧死的张大飞的父亲、逃难途中坚持给孩子们上课的中山中学的老师们、南开校长张伯苓、含泪吟诵雪莱和济慈诗歌的朱光潜教授……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值得我们后人永远怀念!

《巨流河》是一部“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的书,郑重推荐给大家!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
巨流河</a>

《 巨流河 》

作者:齐邦媛

出版社:天下远见

出版年:2009

写笔记 放入书架 您已添加此图书

( 3人 ) 读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