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父母学校》读后感
更新于:2017-05-04 19:48《新父母学校》一书由刘良华教授所著,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孩子的差异,发挥“孩子的优势”;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孩子成长过程的3大关键期,并指出要让孩子在关键期做关键事。
家庭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虽然并不完全认同刘良华老师的家教观念,但是看完之后,还是从这本书中受到一些很好启发。
“家庭教育”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话题,从小受父母的教育,成家立业后又会关注子女的教育,有了第三代,又涉及隔代教育的问题。谈起家庭教育似乎每个人都懂,但又很难说清楚。每一位父母都要承担起自己教育好自己孩子的责任,可是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孩子太过民主不行,太过专制权威也不行,这中间要如何拿捏的恰到好处,似乎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很多父母往往把教育的责任寄托给学校和老师,把孩子的未来交在“别人手里”,一方面显得很重视教育,另一方面自己又无暇顾及,他们心甘情愿,理直气壮地做一个不懂教育的人,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家长托人找关系,既便是生活拮据,也不惜倾其所有,以为送孩子上一所好学校,找一个好班级,孩子自然会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自己尽到了责任,“成龙成凤”就听天由命了。很少有人想到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家长自己,影响人一生最重要的教育是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在学校,老师经常会发现,那些“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严重的家庭,几乎无一例外。这些“问题”可能表现在家庭“恶劣的环境”,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父母忙于事业或娱乐;也可能表现在家长的溺爱或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帮助和转化这样的学生成为老师的最头疼的事,耗去了老师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事实上,也很少有老师能转变这样的“问题学生”。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不良习惯已经养成,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甚或走向反面抵消了学校的教育效果。
实际上,学校教育主要是“知识本位”,强调孩子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开发,而家庭教育也有自己的特殊使命,那就是重点培育孩子的性格和身体,是基于“性格—身体本位”,主要的理想就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因而家庭需要配合好学校教育的工作,做好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工作,以此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正如书中指出的,中国的父母太忙,绝大部分家长都处于各种形式的奔波中。自然地,很多家长就会将年幼孩子的教育任务推托给祖父母或者是保姆,但是这样很容易使孩子的成长处于危险中。作者将父母的类型分为三大类:工作性父母、事业型父母和谋生型父母。事业型父母和谋生型父母普遍缺乏时间来照料孩子,因而需要特别注意自己孩子的成长问题,采取一些补救的方法。但是,也会出现一种相反的情况,父母过于关爱孩子而破坏了孩子的成长。“如果期望孩子成为独立的人,父母自己必须过上独立的生活。有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如书中的这一句话所说的,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社会上存在很多父母对于孩子过分宠爱,过分依恋,以致生活的全部关注点都放在孩子身上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做往往会造成两大后果,第一就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将自己的理想转移到孩子身上,这将使孩子承受巨大的压力。例如我国近些年出现一些家长让孩子无休止的学习知识或者学习某项技能(比如钢琴、绘画)。第二就是对孩子姑息纵容,导致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过于强烈,养成骄躁,没有责任心,强横无理等不良品质。
教育孩子是需要家长付出必要的时间、精力和爱心,但是除去这些之外,你还需要懂一些教育的智慧和技巧,否则你哪怕整天陪伴孩子并为其付出一切,孩子不但不领情反而会心生反感。父母要重视“后天遗传”,就是给你的孩子提供一个适合成长的家庭环境,不仅仅是“和孩子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教育影响。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做三件事:“一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二是和孩子一起游戏、游玩;三是邀请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家务劳动破损的家具、玩具等的修理。”通过故事养成孩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通过游戏让孩子学会适应并理解公共生活的公共规则,通过第三件事让孩子有主见,并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另外,书中指出父母的生活习惯包括日常的生活起居和夫妻之间的情感生活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夫妻的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如果夫妻相互尊重,宽容和欣赏,那么孩子也会学会尊重他人,宽容和欣赏他人”。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成长的秘密,这些秘密就构成了儿童之间的差异”。包括性别上、智力上和性格上三方面差异。因而,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出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需要发生一个“哥白尼式的革命”。不是学生适应家长或老师的教育方法,而是家长或老师主动适应学生的特点;也不是特长发展围绕着全面发展转,而是全面发展围绕着特长发展转。“当代没有人能够学会需要学习的一切东西。既然没有人能够学会所有的东西,就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学习所有的知识,而应该顺应孩子的优势智能,让孩子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长处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家长要树立起这种观念“不要让孩子放弃自己的长项而郁郁寡欢地补救自己的短处。”书中提到“用‘书山有路勤为径’来鼓励孩子,但不要用‘学海无涯苦作舟’来恐吓孩子。勤奋是必要的,但不必过于刻苦。”换用英国经济学家兰斯博格的话说“千万不要在你没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的有兴趣的人竞争。没有兴趣,你怎么争得过人家”。
我很赞同多元智力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因而优势也会不同。有的人也许学习语言很容易,但是对于数字反应很迟缓,有的人也许歌唱能力很好,但是体育运动能力很薄弱。正如鱼儿适合在水里游,鸟儿适合在天空飞翔,兔子适合在草地上奔跑,这是它们与生俱来的遗传优势,如果你忽略这些优势,非要鱼儿练习爬行,鸟儿练习游泳,兔子练习飞行,估计它们就是在刻苦,效果也是事倍功半,劳心劳力,结果却不是很理想,那么又何必强求呢?
当然,我们人类儿童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大多数人的智力差异也不会如此明显,但是相我想我们有必要承认的是每个人的多元智力发展肯定是不平衡的,如果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的智能优势,发展自己的这方面能力,相信孩子会收获很大的幸福感和价值感。
孩子的成长会有三个关键期:3岁之前、9岁之前和13岁前后。对于3岁之前,作者认为现在人们对此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孩子的成长遵循“潜能递减法则”,因而要注重早期智力开发;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实现就越少;另一种观点是卢梭的“消极教育”,开头什么都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出一个教育的奇迹。刘老师比较赞同的是第一种观点,要注重早期智力的开发。
现在社会过度地追捧早期教育,许多家长认为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背景下,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安排孩子进行各种智力开发的活动,参加各种兴趣培训班,事实上,这种行为难免会造成孩子不堪重负,对事物失去兴趣和好奇心,在超前教育、催早熟的情况下,使得孩子整体发展产生紊乱。诚然超前的教育是不对的,但是放慢的教育也是不对的。适度的教育自然是最合理的,但是适度的教育只有一种,那就是顺应儿童成长的自然速度和客观规律。但是大自然安排的这个速度和客观规律是什么呢?教育的秘诀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那么,儿童的天性究竟是什么?这依然还是个问题,并非靠卢梭的自然教育就能解决问题。我们应该把0-3岁看作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期,他的身边最好是放任型的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诚恳而严格的教育,但是必须要保证给孩子充足的玩的时间和亲子之间的相互“爱抚”的时间。
无论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败,整个人生就失败。无论国家多么发达,家庭教育失败,整个国家就陷入衰败。
- 所有评论(1)
-
褚耀辉教育孩子,仅有爱是不够的,只有懂孩子的成长的规律才有好的未来。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2017-05-04 2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