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艳的读书笔记

张洪艳的主页 » TA的书架 » TA的这本书的笔记


不要忘了梦想的色彩

更新于:2017-06-13 07:14

不要忘了梦想的色彩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之一

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在走上讲台之前,都设计好了用粉笔在黑板上可以描绘的人生蓝图,颜色多样、绚丽异常。有时走得远了、做得累了,可能就忘了给自己的人生着色,忘了最初的梦想是什么模样。常生龙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本书,让我们找到自己前进的路,让我们看到未来的样子,让我们永远不忘初心!

在本书的《序》中,常生龙老师谈到了人的“抛物线型”发展理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是有最高点的,也就是一个人的发展达到顶峰后会出现向下的趋势,如果在接近顶端的时候,找到新的生长点,重新开始创新发展,不仅能避免衰落的颓势,还可以将个人发展推向一个新的抛物线发展的轨道上。

让我们找到新的发展点的最佳途径就是读书:

读书能让我们找到教育的理论支撑。

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撑,我们的教育只停留在“经验”的层面,对问题的认识、对问题的处理,可能都会显得幼稚、肤浅。教育理论,可能来源于教育学,也可能来源于心理学,无论如何,我们能从中找到教育的规律,找到人的发展的规律,找到科学的方法,找到发展的方向。理论的学习,能让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预测问题发展的方向。

读书能让我们高层次地实践。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习”即实践,将所读到的理论也好、方法也罢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才是读书的目的和乐趣所在。读书而不实践,我们就只停留在了解他人的思想、重复他人的话语的阶段,没有自己的领悟。书,还是他人的,理论,也是他人的,这样的读书,不能算作阅读,只能称作看字。

将读到的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实践,验证理论是否正确,从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做法,创造出自己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是基于名家的理论基础的,是建立在自己的特点和自己学生的特点的基础上的,有着大家的指导,有着自己的印记,经历这样的过程,才会得到提高,才是真正的对书有所领悟。

读书能让我们更敏锐地发生活中幸福的支点。

幸福是一种能力,感受幸福的能力是因人而异的。一个心地纯洁,不被闲事、俗事困扰的人,感受幸福的能力更强,而净化我们心灵的最好的工具就是书。

南宋诗人尤袤说,读书是“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忧愤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肉与裘的感觉,可能不是轻易能体会,但心情烦闷时,捧一本心爱的书来读,确实能够趋走心中的阴霾,让自己走出低谷,让心胸更加豁达。通过阅读,也让我们更多地领会生命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追求什么,因此阅读中,对钱、对权、对名、对利会越来越淡泊,因为这些与内心的丰富、与人生的幸福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少了对这些身外之事的挂牵,心灵的敏锐程度就会提高,会使我们更容易捕捉生活中的微小的幸福——邂逅一处美丽的风景,读到一段美丽的文字,遇到一个心灵相通的人……哪怕是一次失败或一次挫折,都会成为幸福的源泉。

在书的封面,常生龙老师这样谈读书:“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与最美景致一次次的邂逅。”这里的“最美景致”,应该不单单是自然界的风光,更有人文的风景和心灵的美景。在《后记》中,常老师这样说:“每当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难题的时候,总有一本书在那里等着我,给我启迪,让我豁然开朗。”那一个“等”字用的真好!每一个人生阶段,一定会有一本书或一类书在“等”我们,等在那里给我们智慧、给我们灵感。

因此,一本又一本的书,为我们搭建着前进的阶梯,让我们离自己最初的梦想近些、再近些,直到我们能触摸到自己的理想,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往下俯视,书,永远是我们的基石;一本又一本的书,给我们的工作、人生描绘着绚丽的色彩,让我们的生活美些、更美些,直到我们勾勒完自己的人生,站在风景里,看周围,书,就是我们手中的七色笔。

不要忘记梦想的颜色,当你觉得工作累了、生活倦了,不要急,一定有一本书在等你!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a>

《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

作者:常生龙

出版社:

出版年:未知

写笔记 放入书架 您已添加此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