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下)
更新于:2016-06-01 17:25
三、手脑并用,发展创造性思维
任何一个创新、创造过程都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创造力的提高和创造的发挥都需要操作能力的支持,操作对人的大脑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编程思维的镜子。“所以,学生学习新知时,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拼一拼、算一算、说一说。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过渡到昂逻辑思维为主。所以,提供直观的事物,让他们切身感受,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而且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促进学生的自身的整体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强加给学生的操作是徒劳的,学生自发的操作活动才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操作活动必须建立在适宜的操作基本上,从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看,组织学生操作也要把握最佳时机。操作活动可以在学习新知识前进行,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也可在学习新知识中进行,目的是验证理论,加深对理论理解,当然,操作活动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后进行,目的是巩固加深,甚至是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知识。
四、鼓励大胆质疑,锻造创造性思维
质疑是创造的基础,爱因斯坦认为牛顿力学不是全部物理学,提出了相对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因此不能满足书本知识,引导孩子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不要把自己的思维框在原地,追逐自己的灵魂,有意的培养他们敢于用质疑的眼光、否定的态度、发展的思路看待问题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学生的提问、质疑,既锻炼其思维能力,而且在提问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究问题答案,培养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这对于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
值得提出的是,创造性思维培养中应允许错误,尊重学生,合理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不能正确或马上答出问题,或者学生出现一些小错误,就对学生动怒发火,那么就很容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会使课堂气氛紧张,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学习是一种学生进行再探索、再创造、也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如果教师对学生错误缺少耐心和宽容,不懂得尊重他们,不能够合理评价他们,也就阻碍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思维,学生真实的思维,独特的见解总是在充分自由的状态下萌发出来的,当给学生思维自由的空间和时间时,让他们思维的藤蔓在自由平等的阳光下和空气中任意延伸时,课堂也就精彩起来了。在尊重学生思维的前提下,合理评价学生,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回顾反思自己的思路,把修正后的知识同化顺应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在这样“悟错”和“改错”的过程中,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是不可忽视的,我们相信在新课表的要求下,在众多素质教育者的努力下,改革会给学生注入新的血液,培养出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创造性素质的人才。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