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压迫者教育学

作者:费莱雷 著,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 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1
评价:
写笔记 放入书架 您已添加此图书
图书评分
0.00
0 人评价
5星 |
0%
4星 |
0%
3星 |
0%
2星 |
0%
1星 |
0%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写给被压迫者读,也是写给一切有良知的教师读的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有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也有被压迫的学生。教师常常不自觉地扮演了压迫者的角色。 作者:保罗·弗莱雷,一个巴西人,就因为这本书,而成了世界知名的教育家。读这样的书,你会觉得,这里有着良知的声音,这里有着道德的审判。每个读这本书的教师都在经历一次被审判。 作者认为,人性化,是教育的目的之一,非人性化是对人成为更完美的人的使命的扭曲。 作者在谈到被压迫的人获得解放的问题时,说道:他们(被压迫者)的理想是成为人,但对他们来说,成为人就是成为压迫者。这就是他们的人性模式。……被压迫一方渴望的不是解放,而是认同压迫者一方。 他们要求土地改革根本不是为了争取自由,而是要获得土地从而让自己成为地主——或者,更精确地说成为工人的老板。一旦被“提升”为监工,对待他以前的同伙的态度不比他的主子更毒辣的农民是很少见的。这是因为农民所处的环境,即压迫,没有改变。(这些论述,与鲁迅所论述的奴才做了主子就翻脸,以及阿Q的革命是很类似的。) 仔细分析以下校内或校外任何层次的师生关系,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关系的基本特征就是讲解。这一关系包括讲解主体(教师)和耐心的倾听客体(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其内容,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从现实中获得的经验,往往都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可言。教育正承受着讲解这一弊病的损害。 教师谈论现实,好像现实就是静态的、无活力的、被分割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要不,他就大谈与学生生活经历相去甚远的话题。他的任务是向学生“灌输”他的讲解内容——这些内容与现实相脱离,与产生这些内容并能赋予其重要性的整体相脱节。 讲解引导学生机械地记忆所讲解的内容。尤为糟糕的是,讲解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了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于是教育就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教师不是去交谈,而是发表公报,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存储材料。隐含在灌输式教育背后的人与世界可以分离的假设:人仅仅是存在于世界中,而不是与世界或其他人一起发展;个人是旁观者,而不是再创造者。教师的职责在于规范世界“进入”学生大脑的方法。教师的任务是对已自发出现的过程进行组织,把学生认为能构成真正知识的信息存储物“灌输”给学生。 然而,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教师思考的真实性。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也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真正的思考,即使对

+ 撰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0)

暂时还没有符合条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