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利的日志

李君利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让读书成为时尚——钟村中学读书活动记事 (13年前的读书笔记)

李君利
更新于: 2015年11月4日 16:23

让读书成为时尚——钟村中学读书活动记事    作者:李君利

早在1998年,团中央联合中宣部、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就发起并实施了“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而钟村中学开展的全校性的读书活动,开始于2001年秋,是由学校雏蕾文学社倡议、发起的一个以语文组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辅助性的全校的读书活动。

活动最早开始于当时的初一语文级组。针对学生家中基本没有藏书报刊,基本没有主动阅读意识的“两没有”现实,语文教师首先利用各种形式倡导学生读书:课前的、时文或经典书籍的片段导读,课中的作品推荐,课后的读书谈话、读书笔记指导等。学生对读书有一定兴趣后,开始向学生推荐书目和报刊。到第一学期末,大部分学生订阅了《中学生报》、部分学生购买了十大名著等,并开始了假期阅读。

第二学期,文学社明确提出“每周一份报,每月一本书”的读书计划,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后,文学社的全体指导教师——语文教师便开始在初一、初二年级推广。课组为此设计并向学生发放了《钟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卡》,同时与图书室合作,每周为学生至少开设一节阅读课。上阅读课时,或全班学生到学校阅览室读书,或由教师借书回到教室发放给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阅读课读物以人物传记为主,教师希望通过阅读名人传记,引导学生感触伟人的心灵,增强文史知识的同时也促使学生积极反思自己的生活。

首选的是文学人物传记,如《李白小传》、《欧阳修小传》等,每本书5万字左右,半数学生可以一节课读完。学生捧书细读的神情让教师们大受鼓舞,个别学生的不安心也在静静的书香氛围中化作对书籍的专注。未读完课后可以继续,当天自习课上做好读书笔记,与书本一起交回教师。

学生们喜欢上了阅读课,一段时间图书室因事未开放,常有学生不断探询图书管理员归来日期。同时,学生读书笔记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灵性与感悟也令教师们异常欣喜。

阅读卡要求“摘录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话”,虽然学生心中精彩点各有不同,但选句都流露出学生对人生对书本的积极思索:“我愿用自己的歌声,给予大自然,我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我愿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演绎人生,我愿以奋斗的历程展翅飞翔,我愿所有的一切,用自己的双肩来承担所有的苦难和不幸。”——梁泳仪摘自《李白小传》。“人怕鬼,因为鬼看不见;鬼如果看得见,那么人就不怕鬼了。”——李嘉明摘自《韩愈小传》。“她仍用极大的热情去关心着童心,尽管她知道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纯洁的孩子很难顺利地成长。”——卢嘉棋摘自《冰心小传》。 “人生走过的历程,也是心的历程。”——孔嘉亮摘自《李白小传》。

“内容概括”上,学生也能各显其智,以不同的形式加以概括。或巧连目录:“小传记叙了辛弃疾伟大的一生,他客居异乡,怀着对亲友的思念和孤寂的心情,创造了传奇般的青少年时代。在辗转迁徙的宦海生涯中,闲居带湖十年,福建短任后再度闲居,最后忧愤谢世,只空留下伟大的文学成就让人景仰”——简豪源。或摘录中心语再加修改:“二十余岁的蒲松龄以一柄双刃剑的形象,一面在科举之路上痛苦地消耗自己,黯淡无光;一面却在小说中刻镂物情,曲尽世态,熠熠生辉”——简丽贞。或直接概括:“李白的一生总是凄惨,多次上书,总是不成功,总是怀才不遇,却总是豪情万丈”——李健波。或加以评价:“白居易是李白、杜甫之后最伟大的诗人了。他一生经历多个皇帝,阅尽江河日下的中唐政治与民生疾苦。在出任朝官的青壮年时期,他为良知驱使,不畏强权,敢于抨击朝政为民请命。白居易忧国忧民的人生观,形成于他下层官僚的家庭出生和青少年时代的坎坷遭遇。但白居易泪湿青衫,方才懂得自己根本无力回天,无力救天下危亡,无力解民间疾苦。”——卢嘉漾。

“读后笔记”中,学生或摘录书中感人语句,或摘录诗歌辞赋,或概括各章内容,或直接抒发情感。其中黄绮梅同学的颇有代表性,选其一篇如下:

读了《辛弃疾小传》,我感慨万分。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但他的遭遇却令闻者流泪听者伤心。辛弃疾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作出传世词文,真的又令人很佩服敬重。

从今以后,我更要读好多好多的名人传记,因为他们的一生都充满斗争,但他们都能坚持不懈地拼搏,有高尚的品质,有顽强的精神,有满腹的知识。相比之下,我实在惭愧。我有好的生活条件,不必与邪恶势力斗争;我有好的学习条件,不必尝尽辛苦。但是,我一点也不珍惜这美好的时光,每天只顾着急忙完成一些表面工夫。这样,日后怎样报答祖国呢!我应该改变了,从小事做起,从学习开始,吸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使自己成材,为国家做出贡献。

铭记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学生的笔记都很匆忙,因为多数都要求他们一两节课内完成一本书的阅读与笔记,但阅读这些或长或短的笔记,想想连其他课上最让教师头疼的学生都可以安静地读读书,也许,阅读课的收获不仅表现在排列在教室图书角中那成册的读书笔记集了。

渐渐地,图书室前借书的同学多了,捧书细读的学生多了,追着老师打听作品的学生也多了,讨论书中情节人物的学生也多了。学生们有的开始抄录诗集,有的要求加定报刊,有的学会上网读书,有的开始去镇、区的图书馆……当部分老师投诉有部分学生上课偷看课外书时候,语文教师在规范学生读书行为、加强学生读书指导的同时,心中也充满收获的喜悦:读书,是一种有质量的生活方式,让读书行为成为中学生中流行的时尚,这不正是读书活动开展的初衷吗?

目前,钟村中学发起的读书活动正在全镇中学铺开。镇教办教研室语文组特组织了全镇中学语文教师与学生参与的读书、评书活动,以厚积师生的文学底蕴。活动周期为2学年4学期,活动口号为“每周一份报,每月一本书”,倡导中学生、中学语文教师至少每月认真读一本有意义的书、每周认真读一份有意义的报刊杂志,并将分阶段对读书活动开展中的优秀级组、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学生、优秀读后感作品进行表彰奖励。其中04年3月的评比已经完成。

下阶段,钟村镇教办教研室将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全镇读书计划的深入开展,主要措施包括:扩大读书活动开展的范围、推出部分青少年喜爱的图书排行榜、组织读书精品讲座、开动流行图书室、印发师生优秀读后感集等。

   (注:文中引用的学生作品皆来自2002学年初一9班10班李君利老师学生的读书笔记)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1)
  • 赵静
    刚开始是一个年级组的语文老师在努力,后来逐渐推广为全校,学生的变化在这里也能看到,很是喜人,而且,初一的学生,从文笔上看,是有了一定文字积累的结果,是阅读的成果,是老师们努力的结果,可以感受到学生中的阅读热浪与氛围。很喜欢这句话“让读书成为时尚!”
    2015-11-18 13: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