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山的日志

高启山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读《静悄悄的革命》

高启山
分类: 读书心得
更新于: 2016年4月28日 17:14

读《静悄悄的革命》

高启山

市里给我们每人买了十本教育专著。我开始一本一本读,

巜静悄悄的革命》是日本学者佐藤学的一本论述当前学校教学学习变革的书。过去,我对一系列的《革命》不感冒,认为商业味道会浓。因此,这本书虽然已经在中国书市,在很多中国教师手上存在了好几年,而我并没重视它的存在。即使市里给我们买了这本书,在书橱里放了四个多月,我因为针炙,想起拿一本新书看,才拿起了它。没想到,它竟吸引了我,很耐不住,一口气读完并拿笔勾画,并且认真读第二遍,对照当前课改现状思考了一些问题。

这本书能吸引我的第一个原因是佐藤学是以一个对学校进行指导,在学校做教学改革研究者的身份来写的的。这样样的语言方式、内容,使做了十几年教研工作的我有了深深的角色亲近感,与他对话,至少有共同的目标一致感。自然,他对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研究的深入细致便打动了我。再加上他还对中文中国教育状况比较了解,读他的文字,便和他一起思考我们身边的教育问题,忍不住将目己一些问题的顿悟记录下来。

这本书吸引我的第二个原因是作者佐藤学帮我系统化、重组了自己的思考。

读《静悄悄的革命》,我澄清并清晰坚定了对"主体性"的认识。早在1997年,我了解《双自主》相关资料,理论上我就有一个解不开的结:自主选择择,自主决定,可能吗?几十个学生都各做决定和选择,教师怎么办?2002年开始的课程改革,课堂乱了,老师放开了却收不回去了。我没办法用“双自主”的理论解释,我只能指导学校从统一内容的学习动机激发耒做深入研究。庆幸的,我没和老师们去做那“人人自我决定”事情,也经常对有些学校教师这样的做法,由此而来的用困惑,去思考学生得到了什么的同题,从而改变那些偏激的做法。

读《静悄悄的革命》,我找到了知音,对主体性的认识有了积极的变化。佐藤学在书中提出了“虚假的主体性”的概念:学生自主地设定课题,主动探索,目己解决问题的自我学习方式,什么都强调自己决定,自己解决,自我实现,出了学生主体绝对化的倾向。这样的主体学生成了悬在半空中的主体,我行我素的主体,理想化即虚假化。

既然如此,是不是不要倡导“主体性”?不是的。佐藤学提出了“被动的能动性”的概念。教师要提出或组织学生确定课题,这时学生是被动的。但佐藤学提出了“应对学习”的概念。课堂上的学习,学生是一个“应对”的过程,应对教材,应对教材给出的问题,应对老师的提问和讲解,应对同学的发言,应对的方式是倾听、思考、交流、表现。

佐藤学的观点中强调,课堂学习是师生共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指向共同目标,指向“被动接受”的目标,但,关注过程和思考结果的差异,师生共同建构学习结果。

他提出了这样的思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集中精力在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的互动。用各种引发的“交往”和“联系”的活动构成教师工作旳主轴。让学习活动更丰富,让学生交流更深刻。

他同时提出了目前一些教师工作的不足:教师在课堂上的洞察力和观察力不够,在支持学生战胜学习上的挫折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其思维能力方面,教师旳工作没有认真开展。

“被动的能动性”课堂中,佐藤学尤其强调倾听。教师是学生言语表达的倾听者,对学生的学习和表达细心观察,洞察言语意图,洞察言语表现的出发点和言外之意,表达时的情惑态度。学生老师的影响下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做认真思考。

关于倾听,我在2008一2009做过一些研究,针对学生在课堂上自我倾向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倾听的基本要求和日常与专题训练的一些策略。佐藤学在这本书中为我的思考做了补充:不但听出(理解)句子的意思,而且听懂(理解,边听边揣摸对方话语中渗入的而又没明说的想法,对话语所暧昧表达或言语背后的话心领神会。

关于倾听学生之间的交往,他强调应该注意倾听“异向交往的话语”——与教师同学不一样的思路和观点。尤其是教师应给予重视并组织引导深入思考交流讨论。

倾听异向交往,是佐藤学倡导的课堂堂组织方式,把探究某个学生自身的逻辑世界作为一个课题,让教室的交往(言语交流)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我原来提出过“差异、冲突”的观点,认为教学应该营造冲突(其实就是异向交往)展开。但,我的头脑中没有把“倾听出来的“异向,做为线索教学主题来开展教学。这是我读本书实现了的一大提升。

在本书中,佐藤学提出了“以学习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的模式。组织学生与对象物接触对话,与学生接触对话,与自我接触对话,用上面的系列接触触对话组织课程,开展活动o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一主题——探究——发现。他指出:(过去)应试的课堂,以高效率地学习规定的内容应付考试为目的,学生不需要与任何事接触,不必与任何人或物对话,单靠一味开动大脑细胞就可以。失去了对象、经验联系,失去了来龙去脉,知识便没有了意义和联系,就不能成为知识而只能算信息了。(所以新课程倡导建构”。

他提出:综合性学习,则是和人,物、工具骐素材的接触进行媒介化活动而实现的。上课时组织观察、调查、实验、讨论及表现等各种活动。

为啥强调对话?为啥强调倾听异向交往?倾听不同的思考方式、过程,不同的观点,然后对话互相丰富补充较正,合作建构全面客观辩证的观点,从别人那里分享不同的有益的视角方法。佐藤学倡导的综合性学习更注重合作探究的学习,互动的学习,——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值得学习的东西,与同伴一起相如学习具有无限丰富的内容。通过这种学习,我们能改变人生,也改变我们生活的世界。

早在2001年,我在华东师大培训其间,我结合我过去做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我提出教学不是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而是“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关于反思,我曾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过。但,没有提升到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来认识。读了这本书,我发现,自己过去的思考碎片被佐藤学给串联 起来了,针对教材和学生自已的生活问题确定学习主题,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自己去与事物接触,与同学接触师生互动倾听,交流,对话表现,反思。

《静悄悄的革命》革的是“传统大一统、以接受和记忆信息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的梦革的是让学生感到枯操无味的教育的命。为什么是静悄悄的?因为这样的革命发生在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中,发生在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中会轰轰烈烈,只能静悄悄地进行。


2016年4月28日于列车上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