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记《余映潮讲语文》1
今天读了第一部分,语文人生,感触有三:
1,余老师的文笔真的极好。
2,余老师的研究真的深广,高大的理论和接地气儿的理论都很丰富。
3,余老师字里行间里有一种历经生活之后的朴素的沉寂与通达,不忘记,不背负,就是简简单单、认认真真地,好好儿地活着,好好地走路。不求悟道,低头看路。很实在很接地气儿,境界很高。
第二部分语文理念只看完了第一篇,叫《中学语文教师的常用研究方法》。底子太薄,看得浅,没有什么触动,要看明白他这一套估计要下的功夫还远着呢。他“专项解读”里有一个“案例交流”,说教案立意,说教学创意,说课型设计,说活动安排,说课中话题,说精彩片段,说手段运用,说资源开发,我觉得用在说课上应该挺好,但是“课中话题”我拿不准是什么意思,是说课堂上发生的现象就此产生案例交流的话题吗?还是直接指课堂上师生交流的话题?
他的“一课多案”式研究的“案”我理解起来也觉得不明确,很显然不是教案,不是同课异构,根据他举例的《孔乙己》来看,更像是抓诸多细节和要点来呼应一个核心问题,这跟李万岭主任“问题引领”的教学思想很像。
《回忆我的母亲》,余老师进行了梳理整合式研究,“段式”的分析我很懵,不知道这些名字都哪里来的,不明白研究这个有什么用,我有一种“作者都不一定想这么多”的排斥感,这真的不算是过度解读吗?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