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民间童谣 传承民族文化
2007年,作为实验县我们参与了刘贺英处长主持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开发利用农村当地资源 促进教师幼儿共同发展的研究”的课题实验,并根据乐亭实际,确定了“唱响民间童谣 传承民族文化的研究”作为子课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童谣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每一个婴儿都是依偎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在温馨的童谣陪伴中,快乐、幸福地成长。可以说,童谣是人一生最早的启蒙文学,有人形象地说“童谣是有韵的母乳。”童谣以短小整齐的形式,明白浅显的内容,琅琅上口的韵律表达了不同的情趣和事理,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以童谣传唱为切入点,立足乐亭实际,努力挖掘乐亭童谣中适合幼儿教育的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开发童谣在促进幼儿发展中的独特功能,激发幼儿探索民间艺术的欲望,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幼儿在认知、情感和能力等方面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 家园合力搜集、整理、改编童谣。
2007年下半年,我们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发动全县幼儿教师和家长搜集了400余首民间童谣,成立了课题组,筛选出200余首适合幼儿传唱的童谣,按难易程度和类型做了归类。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对童谣进行了改编,赋予经典童谣以新的目标。比如,《拉大锯》原文是“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外甥外甥你也去。背着也不去,抱着也不去,叽里咕噜滚着去。”针对小班幼儿不能很好地分清“你我他”这个特点,我们改编了后边的两句,变成了“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外甥外甥你也去。你去我去他也去,都去姥家看大戏。”并设计了相应的游戏动作,孩子们在快乐的童谣传唱中轻松地区分了你我他。
二、 多形式多途径传唱童谣。
(一) 多途径教幼儿学唱童谣。
童谣大多描述幼儿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语言通俗易懂,无需做过多解释。我们把童谣录成磁带,在幼儿入园、离园、餐前等自由活动时间反复播放,幼儿听多了、听熟了,自然而然地就跟着录音学唱了。另外,我们还把家园共同搜集的童谣整理后印成了小册子,发给每个幼儿一份带回家,和家长一起自由选择对唱,幼儿积极性特别高,他们自发地和小伙伴比赛,看谁说的童谣最多。三年来,大班幼儿平均会唱童谣近百首。还有一些童谣,我们是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来学习的,与日常活动联系的童谣孩子不仅喜欢,而且容易记住。如《小皮球》,在孩子们玩皮球时,把童谣念给他听——“小皮球,蹦蹦跳,跳来跳去要人抱,你来抱,我来抱,小皮球乐得轱辘轱辘笑。”幼儿就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觉得很形象,因为他在拍皮球时也感受到了童谣的含义。
(二)多形式传唱童谣。
1、 边唱边玩。
童谣具有游戏性。有些童谣是专门配合游戏时唱的,比如《马兰开花二十一》(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花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这是小孩子跳皮筋时所唱的游戏童谣,这种童谣内容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是其传播的范围却很广,其主要功能就是为了辅助突出游戏的节奏,协调大家的动作,提高配合度。再比如《打》(一网打不住鱼,二网打不住鱼,三网打了一条大——花——鱼),这也是一首游戏童谣,它的价值在于辅助游戏的进行,玩法是:两个小朋友面对面、手拉手并高高举起做鱼网,其他小朋友围成圈儿,从两人手下鱼贯而入地钻过去,这时大家一起说童谣,最后一句由做鱼网的两个小朋友说,最后3个字可以故意拖腔,做鱼的小朋友要身手敏捷地通过,当说到最后一个“鱼”字时,把正从下面钻过去的人套住,这个人就接替两个做鱼网的小朋友之一,游戏继续进行,此游戏可训练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和合作能力、反应能力,童谣本身简单,但幼儿乐此不疲,百玩不厌,此时的童谣只是辅助游戏进行、统一节奏、协调合作的一种存在而已。
2、 边唱边演。
童谣具有音乐性,有节拍、重音和节奏,声音有高低、强弱和快慢的变化,如《扯了了》(扯了了,拽了了,砸个面,做饽饽。做了多?一大笸箩。哪吃咧?猫吃咧。猫呢?上山咧。山呢?化水咧。水呢?和泥咧。泥呢?抹墙咧。墙呢?猪拱咧。猪呢?杀咧。肉呢?吃咧。剩了一小点儿呢?变成馋汤儿咧!)它节奏鲜明,一问一答,韵味十足,两个小朋友面对面,手拉手,自然地随着节奏一“扯”一“拽”,琅琅童谣声便破口而出。童谣语言生动、鲜明,动作感强,表现力足,体现出一种生命的活力和乡土气息,比如《老爷爷老奶奶争热炕》(十冬腊月大雪降,老两口子争热炕。老头儿要在炕头睡,老婆儿不让不让偏不让!老头儿拿起炕笤帚,老婆儿抄起擀面杖。老两口一直打到大天亮,结果谁也没捞着睡热炕),《老鼠娶亲》(吹喇叭,抬花轿,老鼠娶亲真热闹。挑开帘子瞧一瞧,哎呀呀,不得了,新娘是个大脸猫。吓得小老鼠赶紧逃,碰断了腿,跌断了腰,你说可笑不可笑,哈哈哈哈,可笑不可笑。) 这里的“争”、“让”、“抄”、“打”、“捞”,“吹”、“抬”、“挑”、“逃”、“碰”、“跌”,哪个不是动感十足呢?这样的童谣可以根据内容设计动作,组织游戏。
3、 边唱边画。
小班幼儿对物体大小和空间感较差,在学童谣《从前有座山》(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洞,洞里有个门,门里有个锅,锅里有个盆,盆里有个碗,碗里有个勺,勺里有个豆,我吃了,你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时,内容次序容易颠倒,掌握速度较慢,我们让大班的小朋友帮忙制作了一套操作材料帮助小班幼儿学习——把童谣的内容按次序和大致比例分别画在纸卡上,剪下,小班幼儿按大小次序一个一个地摆出图片,这样,童谣的内容就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孩子面前,他们终于可以正确无误地说出童谣了。后来,他们还可以自己边画边唱,非常感兴趣。
三、 童谣能促进幼儿情感、能力、知识各方面的发展。
1、 童谣能培养幼儿幽默感。
童年是否快乐,有可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个性,灵动鲜活的童谣一改呆板的说教面孔,潜移默化地向孩子传递着一份达观、一份热情、一份幽默、一份快乐、一份暄泄和一份释然,比如《老爷爷老奶奶争热炕》调笑了那些为了点小事就吵吵闹闹的人,《小小子儿》和“小小子儿”开了一个善意的玩笑,《小老鼠上灯台》嘲讽了一个偷油吃的小老鼠。一个有趣的童谣,不仅让人感受到其明快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充满生命力的语言,还有其幽默的风格,孩子们往往被幽默的语言逗得哈哈大笑,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踏着节拍跟着唱读,他们从心眼里觉得“好玩”,“有趣”,“真逗”,在欣赏和发现的过程中,他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快乐,感受到了童谣之美。
2、 童谣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童谣能训练幼儿读准字音,如《拉大锯》训练幼儿发Ü音,绕口令专门训练幼儿发音。童谣能丰富幼儿词汇,培养幼儿语感及联想、叙述能力。童谣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馋得姐夫打炕沿》(扁豆角,两头窄,黑间做梦姐姐来,姐姐要吃长寿面,粗箩筛,细箩荡,荡得案板一大片,拿起刀来一条线,下得锅里滴溜转,盛到碗里莲花瓣。爹一碗,娘一碗,馋得姐夫打炕沿)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成了一种与日常不同的荒诞感,引得孩子哈哈大笑。《点菜歌》(西瓜员外坐中堂,香瓜儿女排成行,大头菜前来把媒讲,姑娘要自己挑新郎。一嫌冬瓜长得胖,二嫌瓠子个子长,三嫌苦瓜满身刺,四嫌南瓜面皮黄,看上笋瓜人材好,择吉迎亲配成双。红白萝卜抬花轿,大椒来把灯笼掌,金针木耳吹喇叭,葫芦就把钟来撞,迎亲傧相是百合,亲家亲戚坐满堂。半路闯来猪八戒,大好喜事拆了台。吓得丝瓜焉妥了,吓得包菜卷起来,吓得扁豆爬上架,吓得茄子发紫又发白,白藕一见事不好,钻进塘里不敢把头抬)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突出了蔬菜水果的特征,幼儿很容易接受和掌握。
3、 童谣能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
用合适的声音抑扬顿挫地诵读童谣是一种创造,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是一种创造,把童谣填入熟悉的旋律、用自己想象的画面表达出来也是一种创造,在原有的基础上改编、扩编更是一种创造。
4、 童谣能促进幼儿协调能力的发展。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唱童谣时边说边演、边唱边舞、边读边画,可以协调幼儿游戏时手口的平衡,二是童谣配合游戏,可以协调游戏时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5、 童谣能丰富幼儿知识。
童谣内容涉及广泛,题材包罗万象,包括生活情景,民俗节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天文气象,鱼虫鸟兽,花草树木、色彩数字等等,能满足幼儿好奇的心理,比如《点菜歌》,让幼儿具体形象、趣味十足地认识了蔬菜瓜果的典型特征。
民间童谣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曾经的美好生活和纯真童年的完美提炼,是现代儿童重要的精神乳汁,充分挖掘童谣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
6、童谣教学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现场观摩、专项研讨等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琅琅的童谣声把我们的教师也仿佛带进了童年时代,勾起了许多甜美的回忆——奶奶的小板凳,爷爷的脊背,妈妈温暖的怀抱,乡间田埂上的独轮小推车,草垛上的大公鸡,门口的小花狗……我们陶醉在童年的回忆之中,依然快乐着童年的快乐。这永远不能磨灭的记忆,让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作为教师,有责任充分利用童谣,给孩子们一个尽可能更加快乐、更加美好、更加温馨、更加丰富的童年记忆。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