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中的“文学表达”引导——2016春季学期见习日志(一)
董晓舒
更新于: 2016年4月5日 22:51
20160330
小学作文中的“文学表达”引导
(清华附小CBD分校公开课,教师:李怀源老师)
一堂小学五年级的习作课开始了,屏幕上展示出了这样的内容:
一、写作目标:
提高文学表达能力;
二、写作内容:
《童年》
三、写作要求:
1.模仿三篇课文或朝花夕拾中某一篇结构;
2.运用“情景再现”表达方式;
3.引用化用,本单元和《朝花夕拾》中的词句。
(提示:词句和词语是有区别的)
这些简练但有些生涩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讲或许有些难度。有了问题意识,接下来的教学明确多了。老师请学生们思考,什么是文学表达,什么是情景再现,什么是引用和化用。大家理解了字面意思,但是言外之意可能不懂。(对学生来讲,厘清学习任务比开始任务本身更值得引导。在项目学习中,带领学生走进主动建构过程的第一步,便是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学习,形成问题之后再开始任务。)
接着,老师在屏幕上展示了一系列图片,大体内容是这样的:
图片:老鹰捉小鸡(图画),各个时代的人在玩,从古至今。这几张图你看懂了什么?
(李老师喜欢用图片来说明问题,对小学生来讲,概括、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强,他们的思维需要螺旋式攀升,所以一步一步的引导更为重要)。
(预设学生可能理解的层面,先说看到了什么,再问看懂了什么。)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刚才是图画,现在是照片。有何区别?”
学生明确——更真实。
老师:“先不要下结论,我们颠倒一下顺序,你们看有何感受?”
学生回答:
——画和照片的感觉不一样,画更夸张。
——图片很真实,小细节都能看到;画得内容很少,只有小孩子。
——看不出时间顺序了。
——照片上非常真实,他们是怎么做游戏的,完全展现,而画稍微有改变。
教师明确:画作是艺术表达,与生活有何不同,夸张、改变、集中、突出,周围没用的东西更少了。这就是艺术表达的表现力。
由此,老师引出任务中的第一个难点:何为“文学表达”。
(一)
雨落无痕,点点骄阳散尽后,留在花叶初见的,是淡淡的滋润。
花落无声,轻飞曼舞中一场凋零的舞蹈,无声无息融入泥土的怀抱。
(二)
如果说有一是一棵常青树
那么浇灌他的必定是出资新天的清泉 如果说有一事一朵常开不败的话 那么照耀他的必定是心中升起的太阳
(三)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去追倾听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的上?好再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 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
(四)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
后来,我甚至学会了花香,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再轻轻的草地和乘车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
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后两段来自课文)
老师提问:读完这四段话,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这样答到:前两个有深刻的含义,后面的,少些;前两段经过思考之后才能明白,后面两段很快读后就能明白。
“请判断,哪些是文学表达?”
学生认为是前两段,读不懂,但是有诗意,有美感。
教师提问,“为什么读不明白?”
——两段课文中会有画面感,这个你会吗?
明确:不是说让人不明白的就是文学表达,这是从高考作文中截取的,这是文学表达,也就是说文艺腔的表达。
文学表达:同一件事,绕一圈来说,别人还能看明白。而这段话读完了,更不明白是什么。所以文学表达不是优美词汇的堆叠。
(老师是不喜欢这种文学表达的,学生们可能看不懂,也听不明白,觉得很高深,所以有点惆怅。这个时候老师的引导,可以消除学生的顾虑)
明确:文学表达,有点夸张,有点改变,有点突出。是真实的。
在讲到结构时,老师用一张图片,展示了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的区别:观察者固定在多个点上——多个点上观察。
不一定要很细致,但是要观察的很全面,类似散文,在了解了焦点与散点的区别后,老师请学生们分析以下几篇文章的写法:《东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院子》、《童年的发现》、《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
问:围绕焦点和散点,谁能来说一下。请小组讨论(因为已经由教师引导过,很快就有小组举手了)。
答:焦点透视就是他围绕中心写的,而散点围绕很多写的,中心不明确。
答:反对主题不明确这一点,是通过多件事描写的,可以从这些事情里找到一个主题。
(“刚才你也明白了,后来呼应了一下”这是老师在课堂上抓到的细节,给第一位学生一个肯定。学生已经自己补充过之前的口误了,教师的细心能保护孩子们的思考,十分难得。了解学生心理能更好实施教学。)
明确:散点有同一主题,有不同的场面。(再次回到前面几篇文章)
看视角是否固定。
再者,情景再现:
学生回答:当时发生过的情景,通过读文章,好像浮现眼前,
学生回答:不一定非要用文字,可以用其他方式。
教师明确:在播音中有特定的含义,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依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是稿件中的人物等在播音员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
感受,想象,表达。
——
教师明确:
感受是基础,想象是桥梁,想象是实现。
1.理清头绪 注重从画面的教育对语言内容进行梳理
2.设身处地 努力获得现场感
3.触景生情
4.现身说法
最后来解决下一个问题:引用、化用。
引用: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
化用:即将他人作品中得句、段或作品化解开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再重新组合,灵活运用。
(情境学习不是抛出一连串知识性的问题,请学生解答。而是在引起思考的前提下,张弛有度。李老师是这样做的——学会文学的表达,是学生要思考的,其他是框架,思维的辅助)
所以在后几个难点中,老师的表述不一样了,谁能用一句话明确“引用”和“化用”?
答:引用是原文不改变,化用就是改变了以后再用,成为自己的。
最后,回归任务:
——回味童年:
跳房子、弹玻璃球、放风筝(图片展示)。
老师讲到,童年不只是简单画面,当看到这些的时候我会联想到我的童年。想到玩玻璃球的手感和质感,如此细心感触生活,也是老师想让学生们理解的真谛吧。
“你们的童年时什么样的?”
好奇的童年,缤纷的,幸福的,忙碌的,悠闲的(图片展示)
那么再读这段话,大家感觉已经不一样了。
任务:
写作目标:提高文学表达能力
写作内容:童年
写作要求:
1.模仿三篇课文或朝花夕拾中某一篇结构;
2.情景再现表达方式;
3.引用、化用本单元和《朝花夕拾》中中的词句。
写作步骤
1.拟题目 确定文章的方向;
2.选材料 选择要写的一两个场景或事件;
3.动笔写 从任何一句话开始。
剩下的15分钟,李老师把时间交给孩子们,让他们拿起手中的笔作文。孩子们写出了真实,童趣,有学生互评的环节,让他们学会了赞赏,也学会了提建议。对孩子们童心的把握和保护,对小学课堂来说极其重要。本堂课的老师是这样做的,让我感触颇深。如果以后进入小学课堂,也该去掌握些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并为之运用。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