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合”——2016春季学期见习日志(二)
20160326
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合”
单元整体教学是在主题教学基础上来谈的,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单元编排来看,可以归纳为人、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见表1)。从文体、内容、思想情感角度谈整合,是教科书的编排需要考虑的事情。而如何教,如何从不同篇章中寻找共同点,则是语文教师的工作。2016年3月23日,我走进清华附小,再次感受了“合”之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韩老师与吴老师的课程,是来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包含四篇文章:《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包括“阅读理解”与“领悟表达”两部分。最先引起我兴趣的,是老师们别具一格的开场。每个老师进入课堂的方式不一样,遇到一个新鲜的班级时,是以一个平等的朋友身份与他们沟通,还是由一个故事,引起他们的兴趣?李怀源校长的“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便是给学生们抛出一个“难”题,让学生们坚定本堂课的选择,有挑战困难的信心。值得思考的是,课堂是相互的,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思考、表达缺一不可,学生在较为陌生环境下如何更加愿意开口发言呢?对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程度的拿捏,是课堂带给老师的第一个难题。而已有的成熟班级,是否应该存在一个固有的开场形式?如韩老师的阅读理解课,是由学生讲一段名著小故事,其他学生给打分,且说出得分点——阅读、表达、赏鉴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得,但是长此以往的坚持,可以每天进步一点点,让每一个学生切实体会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是老师们教给我的第一课。
表1:教科书单元主题
单元 |
第一单元 |
第二单元 |
第三单元 |
第四单元 |
第五单元 |
第六单元 |
七年级(上) |
生命体验 |
理想信念 |
自然美景 |
科学世界 |
家庭亲情 |
想象世界 |
七年级(下) |
成长足迹 |
爱国情操 |
名人风采 |
文化艺术 |
探险传奇 |
关爱动物 |
八年级(上) |
血泪战场 |
凡人小事 |
建筑园林 |
探索自然 |
世态万象 |
自然山水 |
八年级(下) |
人生历程 |
心灵之声 |
关爱自然 |
民俗风情 |
古代生活 |
写景记游 |
九年级(上) |
诗意自然 |
精英思想 |
少年生活 |
求知精神 |
白话小说 |
历史著作 |
九年级(下) |
爱国思乡 |
世态人情 |
讴歌生命 |
舞台人生 |
诸子散文 |
先秦社会 |
注明:该表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丁艳,硕士论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
在韩老师的课堂上,工具的应用可谓:5W图标,人物的角色地图,让思维通过纸笔这种可视化认知工具得以呈现。韩老师将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异化,使其进入小学课堂:who、when、where、what、why,谁在哪儿,发生了什么事情,原因是什么。而人物角色地图,则是通过图表,展示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与原文依据,以此总结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通过运用工具进行整理,让学生们能更快地梳理文意,理解人物。这对他们的长期发展也有益处,可以在阅读过一个文章片段之后迅速整理思维,加以概括。在文章内容梳理的过程中,学生们经过小组合作,能将这项工作做得很完美。学生在说到诸葛亮的时候,是这样表述的:考虑周全,知人善任,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蔺相如:顾大局,识大体,忠诚;武松:勇敢,急躁,多疑,机智灵敏,善于分析等。学生几乎都从多个侧面描述了人物形象。接着,韩老师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总结提炼,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些人物在遇到选择或危险的时候,怕不怕?这是一个矛盾点,有的学生说,武松是怕的,但是他性格急躁,爱面子,既然说了不怕,只能勇敢向前,不能失语于人;也有学生说,石猴不惧怕,但立刻有学生反驳,面对未知的恐惧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怎么能说他压根不害怕呢?讲到这个时候,我想“怕或不怕”,答案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在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一种思维攀升的过程,有时候需要否定别人,有时候需要自我否定。正如韩老师所说,理解人物,需要从他们不同的性格侧面把握,即使同一个人物,在同一个故事中,也会呈现不同的样子。
紧接着,在吴老师的“领悟与表达”课上,继续采用了“怕”与“不怕”,来作课堂导入:你们在面对公开课的时候,是否害怕。并指出,怕或不怕,都没有关系,你们都是成长的,有所畏惧又不得不面对,才算是得到。吴老师本次课的任务是把握结构,品位语言。首先结构部分:小组讨论这四篇文章结构的不同和相同点。对小学生来讲,结构一词是抽象的,所以在开始的汇报交流中,学生们会不由得将本属性格的内容归结为结构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讲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1.石猴出世不一样,因为他是用古代白话文写的——学生讲出了文体特点;2.四篇有相同点,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学生不清楚“结构”的概念,只是将看似专业术语的词装进答案里;3.《将相和》与其他三篇不同,其他都是以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
至此,说到了结构,吴老师借此引出了他要强调的内容以及抛出了问题:《将相和》是按小标题来分的,三个小标题连成一个大故事。但是,都是一样的发展顺序,有人想换一下顺序吗?请任选一篇。有学生举手,要调换石猴的故事。学生这样讲到:“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文章最后一句话)。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名山,唤作花果山(文章开头)……”学生将故事的结尾放在了开头,用部分原文内容回答了老师的这个问题。未作口头语与书面语的切换,没有以讲故事的方式说出这个改变。这与第一堂课上孩子们讲故事的状态不同,但学生有了文体意识,或许在之前一个学生说到“古代白话文”这个术语之后。虽说表达能力是潜移默化对其产生影响的,但,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保护他们表达的语文,这也是吴老师课堂的特点。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但是一直引导学生往所谓正确答案的方向走,规避所有的可能性,真的是我们想看到的吗?吴老师鼓励学生们说话,交流,表现。他的课堂上孩子们是活跃的,是处在头脑风暴状态的,是可以进行思维辩证的。尤其是后面讨论到语言时候,学生将石猴换作武松,引起的课堂大讨论。还有将蔺相如与诸葛亮换身份,吴老师提到历史事件。当课堂结束后,有一个老师提到了“听过课后,我整个人都是乱的”。我想这与吴老师对学生的保护,与对其想象力的敬畏有关,这是难能可贵的。合格的老师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都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但是启发和引导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学生说出一些看似毫不沾边的话时,我们该怎么做,课堂是生成性的,但也不该逃离主题之外。那么主题是什么?我们讨论的,是一堂课,还是几堂课,或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
最后,吴老师的原文与课文的对照很有趣:
猴王出世:原文: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具备,四肢皆全。
课文: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景阳冈:原文: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我来吃。
课文:别胡说!难道不服你钱!再筛三碗来。
明确:更易于理解。
草船借箭:原文:公瑾 子敬 孔明 曹操
课文:周瑜 鲁肃 诸葛亮 曹操
明确:曹操无正面描写,这是我从他们对话中提取来的。
将相和:原文: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课文: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
吴老师总结到,书写时代不同,文体写作的特点也不一样,而作者不同,笔下的人物也不同,借此突出了不同文章的语言特点。教师就本节课谈收获,学生谈收获,这种当堂课师生自评、互评的归纳总结方式,亦可以强化重点。在过去很久之后,可能学生不会记得某篇课文,但是讲到工具,或方法,一定会有自己的记忆。我想这也是“读整本书”进课堂的目的之一。
李怀源校长讲的整本书导读课,是以林汉达先生的《中国历史故事》示例的。首先,李校长出示了一些历史图片,让学生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负荆请罪、草船借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孟姜女哭长城、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背水一战……李校长发问:这些成语有何不同?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一类属于神话,一类不是。那么孟姜女哭长城是“半神话”,牛郎织女呢?有学生提到,有记载的历史的,没有记载是编纂的。李校长提出问题,那么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如何定义呢。借此,作出了小结:传说,分为神话传说与民间传说;故事,分为历史故事与演义故事。对成语的界定,是学生在读这本书时候第一步要做的。让学生总结各类成语的意义,如1.老马识途,晏子使楚,屈原投江,苏武牧羊,昭君出塞,毛遂自荐。学生明确:这一组有主角、有故事,其他学生恍然大悟;2.唇亡齿寒,狡兔三窟,豺狼当道。这些都有一定寓意,不是直接说明故事本身。李校长借这几组成语,展现了语言文字的精准与绝妙——要以语文的视角看问题。不是说我们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是要解释清楚生物学原理。另外,李校长还谈到了版本、目录、序言、作者的读法,称读书要读书的整体,这是把厚书读薄。那么,从书里归纳出自己的读书方法,与同学分享,就是把薄书读厚。“学习单”的制作,便是把故事进行分类,在这个前提下,要求学生找好分类标准,学生谈到了课内(语文教科书)与课外、时期、国家、正面与负面。
古人不识今时语,今语曾经自古人。时刻保持对语言文字的敬畏,这是今人应该抱以的虔诚态度。听过三位老师的课,我也要学着做一下归纳:1.语文工具的使用;2.从人物的个性中找出一个共同点,作主题,借以提出“两难故事法”,引出矛盾;3.不遏制学生的想象力;4.强调语言文字的特点,语文课上教的东西应该不同于其他学科,这是对语言文字应该保有的基本敬畏之心。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