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体的听课思考——文言文
最近无论是燕华的课,还是试点班实验室活动,还是在实习的过程中,这样一个意识越来越清晰:每一种文体都有它各自的特点,相对应的,有它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
先说说文言文吧。
就拿今天上午去实习学校听的《阿房宫赋》来说,今天的内容是课文的一二两段。大致是这样的过程,也是教授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通读全文、划分层次、归纳段落大意、每段的重点字词、语法句式疏通讲解。似乎平淡无奇,但“怎么讲”,却是能够体现老师水平的地方。
《阿房宫赋》不是一篇艰涩难懂的文章,在划分段落层次的时候,学生通过自行阅读和老师的点拨,能够把段落的思路理清楚。
每一段划分完层次之后,请学生朗读。在读之前,老师进行指导:读的时候分层次,决定背的时候也分层次。这篇文章好背,比《六国论》好背,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文体,是文赋。它的一大特点是什么?我们学过《赤壁赋》,上下句对偶,所以背的时候也这样背。
每次听刘老师的课,会有一种感觉:老师的思维很开阔,曾经学过的知识点和理论,在心中个个清晰分明。运用理论,对学生的指导就有理有据,前后联系。学生学过《六国论》,也要求背诵,就把《阿房宫赋》与《六国论》进行比较:《阿》比《六》好背。而好背的原因,与它的文体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对仗,是赋的一大特点。这样讲解下来,回顾、强化了学生既有的文体知识,又为学生增添了背诵的信心,还让学生有了比较与思考的意识
学生朗读(背诵)之后,老师说:今天就到第二段,下面两段议论的明天再讲。昨天说到,这篇文章是借古讽今。杜牧要把这篇文章讲给谁听?唐敬宗。在此时引入了唐敬宗相关的历史背景。
这说明,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在昨天的课上已经给本课开了个头。它的文体、写作目的、作者,都已经做了相关的介绍。这节课的内容就与之一脉相承。
“唐敬宗16岁登基,和同学们一样大。你们现在16岁的孩子,在追求什么?玩、吃、穿、乐。虽然古代人比我们现在成熟得多,但是孩童的好玩之心未泯,所以,可以看到,李湛成为皇帝之后,就开始玩儿了。宦官和大臣们……(进入史实)。怎么把枯燥的史实讲得有趣?一个方法就是讲故事,另一个方法就是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把自己代入那个情境。
接下来就是在PPT上打出这两段的原文,重要的部分用红色标出。用串讲的方式,每一句话先进行疏通,重点字词释义;词类活用、通假等特殊用法;整个句子翻译;怎么理解这句话,也就是解释。
在听刘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有一个感触是:老师自己要对内容非常熟悉,这样才能在讲解文本时娓娓道来,非常流畅,也能够让学生觉得非常自然。试想,若一个老师对文本的理解不是丰盈的、饱满的,没有带着感情,那他课上的语言必然是干巴巴的,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在讲“檐牙高啄,钩心斗角”的时候,展示了建筑的图片,什么是“钩心”,什么是“斗角”,都是建筑的特色。在讲到宫人们“尽态极妍”的时候,“妍”这个字常常出现在名字之中,意思是“美丽”。而宫人们的悲惨命运,让同学们联想到,《甄嬛传》中后宫的女子们勾心斗角的原因正是如此。等等。
回去和同学交流,得到这样的感悟:语文课,不仅是文言文,都可以讲得接地气。学生对一门课不感兴趣,一种原因是觉得,这门课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而文言文,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更是存在着一定距离的。而语文老师呢,固然难免会带一点知识分子的架子,但要明白我们更重要的是“传道授业解惑”,是需要深入浅出地把知识讲明白、讲生动、讲得让人愿意听的,建起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是我在刘老师身上学到的最大的收获。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