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山的日志

高启山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论语·学而》学习心得之一:做学问的快乐与胸襟

高启山
分类: 读书心得
更新于: 2016年1月23日 09:32

《论语·学而》学习心得之一:做学问的快乐与胸襟

高启山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并且经常地进行温习、复习,这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能够向他学习、能够和他一起学习,这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知道我所知道的学问,我并不烦恼,这才是君子呀!

这是我通过读别人的解释做出的粗糙理解。

那么,就教育者、学习者,这些话,又有些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关于“学”,钱穆先生这样解释:

学:诵,习义。凡诵读练习皆是学。旧说:“学,觉也,效也。后觉习傚先觉之所为谓之学。”[光案:“旧说:‘学,觉也,效也。后觉习傚先觉之所为谓之学’”,东大版原作“旧说:‘学,觉也,效也。后觉习傚先觉之所为’谓之学”,二者差在“谓之学”三字有无入引号中。查《论语集释》,钱子所谓“旧说”,乃系约朱子《集注》而为言,然“谓之学”三字为《集注》所无,故当依东大版,“谓之学”三字不入引号中。]然社会文化日新,文字使用日盛,后觉习傚先觉,不能不诵读先觉之著述,则二义仍相通。

钱先生关于“学”的解释,“觉”,就是“知道”吧。先通过读诵而知道什么,在通过“效仿”落实到行动。

夏可君先生与钱先生的解释不完全一致。

学,“学——我们面对这个字:学,學,这个古写的学字,还意味着把文字或可辨认的事物编织在一起,交错在一起,如同古代把竹简串在一起,这个串联的编织已经在先,我们才可能来阅读,这个串联和串通已经规定了我们的阅读。在我们开始学之前,或者说我们要学的恰好应该首先是这个串联和串通的手势和功夫,活计。在我们要有所学,在学什么,以及其后的学-习之前,是这个串通让我们有所学,这个贯穿和贯通的手势,如同“学”这个字所显示的,学,就是去学这个串联,串通,和把事物贯穿在一起的活计或道理。”(夏可君)夏可君把习解释为复习,同时又说,习是模仿。很显然,夏先生将学理解为“读书”了。从“串通、串通”的角度,夏先生解释“学”,不单单是“读什么记住什么”,而是要那所学内容“串通、串联起来”,如是,那么就有了现代“建构”的味道了——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讲,是“同化、顺应和重组”。

习,“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 如鳥數飛也。”无疑,这个比喻来自于对雏鸟的观察,刚出生的生命也是在学习和模仿中成长的,因此,模仿作为学习和游戏已经是对记忆无形的传递了。(夏可君)

记得02年,顾泠元教授解释这句话的时候,强调为“实践”,习,是实践。因此,学而时习之,便又可以解释为“学习、并且经常进行实践”。

不亦悦乎?

“学习了,并且经常复习,这是很快乐的。”关于“时习之”,我们理解“习”就是“温习、复习”,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这样解释:古人春夏学诗乐弦歌,秋冬学书礼射猎,此指季节为时。三指晨夕言:[光案:“晨夕言:”之冒号,东大版原作“晨夕言。”之句号。]温习、进修、游散、休息,依时为之。习者,如鸟学飞,数数反复。人之为学,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无倦。这样的解释,“学的内容”跟当今“学习内容”相似。而基本的做法就是机械的重复。

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我们过去的教学却没有让学生快乐起来。难道论语说的不对吗?

那么,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才算解释才符合实际的呢?——教者快乐?学着快乐?教的方法不对?学的内容不行?论语中没有说。

实际的快乐是怎么发生的?学习了,并且经常在实践中运用、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快乐起来。这样理解的话,跟现代教育理念相同的。一个人,什么时候才快乐?内心需求得到了满足的时候。问题得到了解决,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这时是快乐的。

孩子们为什么要学习?学完了以后,感觉到知识是有用的。对自己有用、对他人有用、对现实有用,对解决问题有用,并且,这个“有用”的价值得到了实现。怎么得到实现?在实践中。因此,新课程倡导文本学习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强调过去我们所忽视的实践,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刘彩娇在《论教育学视野下的知识观》一文谈到“知识”做过这样的论述:

第三是意义。意义是指“知识内具的促进人的思想、精神和能力发展的力量,是知识与人的发展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9]费尼克斯指出,知识是意义的领域。但在知识与人相遇前,知识的意义是假定性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知识与人的相遇,“促进意义的生长”,变知识的假定性意义为现实性意义。从这个层面来看,知识学习就是不断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就是逐渐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刘老师认为知识由“符号、形式和意义”三个要素构成。其中,知识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心智,促进美好生活;知识的意义能够促促进人的生长和发展,同时促进知识的意义发展。我个人认为,我们过去的教学之所以低效,是因为我们的教学目标设计及其实施过程中,过多注重了符号代表的事实的理解与记忆、应用,而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完成知识的“形式”和“意义”的追求。

现在,我们强调实践、强调生活,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对自己生活、对现实实践”的价值意义,这能够使学生“悦”。

我们理解的不对吗?还是我们的理解在发展?过去,我们的教育强调兴趣,更强调远大的理想;现在,我们更强调学生现实的感受,更强调近景动机,更体现了以人为本。

再读一本关于论语的《论语别裁》,好似豁然开朗了——

南怀瑾说: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作“学问”。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这个解说在本篇里就有。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这不是我个人别出心裁的解释,我们把整部《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作人做事,如何完成作一个人。

如此理解,这里的“学”不是动词的“觉”,也不是“教”,是名词“学问”,或者是动词“做学问”,做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学问。做“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学问,就需要不断地“习”——实践,通过不断的做学问,成为了高尚的人,还不快快乐吗?

南怀瑾先生对“学”的解释是有依据的。在本篇,有这样的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这里“孝、悌、信、爱、仁”是“如何做人”而不是文学;“孝、悌、信、爱、仁”更多的需要“做”,需要不断的“做”,不断的实践。等你“高尚的人”,有了时间,才去学习“文”。“文”是什么?“诗三百”。本篇快结束时,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在《里仁》中,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艺”指的是“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学问的根本是“道”,是“德、仁”,而“艺”,是用来“丰富人生”的。

就本篇而言,下面的谈话内容,主要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所以,“学”的核心是“学做人”,学问的核心是“道”——天道,是,是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是“仁爱之心”的态度,然后才是“丰富的人生”。

《论语》全篇都在讲“如何做人”、“怎么样做成人”,因此,开篇“学而”,强调要学“做人的学问”。做了“仁之君子”,就会快乐起来。

这是用“论语”解释“论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钱穆先生讲:有朋自远方来:朋,同类也。志同道合者,知慕于我,自远来也。

这是从“知我”的角度来解释“朋”与快乐的关系。

这句话,我今天才有了比较深的认识。以前,我的认识和很多人一样,认为“来了远方的朋友,自然高兴”。现在,从夏可君的解释中,我读出了这句话的另外含义:远方的人来了干什么?他知道我是要“做学问的”,我们在很多方面是“知音”,况且,可以向他学习,可以合作学习,体验到“与人在一起学习”的意趣,这对于一个好学的人怎么能不是乐趣呢?

这一点,倒是符合了现代教学理念了,可惜,我们今天才倡导。

我们有句俗语:远来的和尚会念经,也就是说,因为信息不畅通,远来的人朋友能够带来新的信息,能够向他学习。这也是很重要的。

但是,发展地理解,现在,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个性化的,每个人的理解都可以给他人以启示。这样,近来的人,也可以向他学习。于是,“合作学习”,不亦悦乎?

这是从学习“文化知识”的角度来解释的,从现代学生上课学习的角度解释学习的。

结合本篇的其他内容,我还得出了另外的认识——

“学而”接近尾声的时候讲到: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是将做学问的态度,要“切磋琢磨”,切磋琢磨,跟谁切磋?就得有朋友啊。正在自己困惑的时候,有人志同道合的人来了,一起切磋交流,这不是快乐的事情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前面讲的是“我做学问”,“我的学问”,有人知道,有很多知音,我很快乐。接下来讲“不知”。

《论语集注》中解释:愠,纡问反。愠,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程子曰:“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愚谓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焉耳。程子曰:“乐由说而后得,非乐不足以语君子。”

钱穆先生解释:

人不知而不愠:学日进,道日深远,人不能知。虽贤如颜子,不能尽知孔子之道之高之大,然孔子无愠焉。愠,怫鬱义,怨义。学以为己为道,人不知,义无可愠。心能乐道,始跻此境也。或曰:“人不知,不我用也。”前解深,后解浅。然不知故不用,两解义自相贯。

不亦君子乎:君子,成德之名。学至此,可谓成德矣。

“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这是对做学问的功利态度——我做学问,到底是要让别人知道“扬名立万”,还是要促进自己提高修养?如此说来,“不愠”就对了,这是真正地追求学问的态度。就好比我们很多老师是非常高水平的,但是,别的老师不知道,领导也不知道,名师评不上,特级评不上,先进得不到。需要苦闷吗?不需要,因为,我们做“高水平的老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至于“名声”小,自己苦闷、埋怨,有什么意义呢?这是境界的问题,胸怀的问题。真正“大胸襟”的老师,是不会郁闷埋怨的。

夏可君这样认为:与别人讨论的时候,别人不理解、不认同自己的观点,并不恼怒。用现代理念来理解,这首先是一种“民主治学”的态度,怎么样看待别人的观点的问题。

自己的思考:这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一种意识。当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赞同时,仍然不愠不怒,专心研究思考,这不是很难的吗?

发展地看:得不到别人的认可的时候,学会平心静气地与人沟通,并且学会从别人不同观点中来启示自己,这才是很重要的呀!

南怀瑾从另外的角度解释:“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了。“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严重的连对天都怨,而“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拿现代的新观念来讲,就是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

关于“知”与“不知”,杨树达先生对论语内论述及其他讲话做了梳理:

《宪问篇》曰: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卫灵公篇》曰: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里仁篇》曰:子曰: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本篇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礼记?中庸篇》曰:君子依乎中庸,世不见知而不悔,惟圣者能之。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曰:人知之,则愿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终身守此勿勿也。

这是孔子对自己“君子”做学问态度的反复表白。做一个“志于道”的人,只关注内心修养的提升,不关注虚名,不去体会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这本身更是“大胸怀、大境界”。

杨树达对三句话作总结性解读:

时习而说,学者自修之事也;朋来而乐,以文会友之事也;不知而不愠,则为德性坚定之人矣。孔子之言次第极分明也。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1)
  • 阅读行动
    高老师真的是一位勤思、善思的教育者!论述严谨透彻,为您点赞!
    2016-01-21 10: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