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阅读心得之二:“仁,是人的核心素养之本”
《论语·学而》阅读心得之二:“仁,是人的核心素养之本”
高启山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段话主要谈了“孝弟”的问题。孔子认为,孝弟是为人的根本。孝弟,对父母的敬和养。在孔子思想中,孝是根本的思想。其实,也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
这段话,有子认为:为人孝顺,有孝心,能够孝敬父母,尊敬长者却犯上作乱的人士很少见的。不喜欢犯上(违背长者的意志)而作乱者,世界上很少有的。作为君子,着眼于最基础的工作,最基础的工作做好了,大道也就显现出来了。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尊敬长者,孝顺,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仁者”的根本。
杨树达先生注释:
孝弟: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好犯上者鲜矣:[光案:“好犯上者鲜矣”,当依正文改作“好犯上者,鲜矣”,添一逗号。]上,指在上位者。犯,干犯。好,心喜也。鲜,少义。
作乱:乱,谓逆理反常之事。
务本:务,专力也。本,犹根也。亦始义。
本立而道生:孔子之学所重最在道。所谓道,即人道,其本则在心。人道必本于人心,如有孝弟之心,始可有孝弟之道。有仁心,始可有仁道。本立而道生,虽若自然当有之事,亦贵于人之能诱发而促进之,又贵于人之能护养而成全之。凡此皆赖于学,非谓有此心即可备此道。
为仁之本:仁者,人群相处之大道。孝弟乃仁之本,人能有孝弟之心,自能有仁心仁道,犹木之生于根。孝弟之心,亦指道。行道而有得于心则谓之德。仁亦然,有指心言,有指道言,有指德言。内修于己为德,外施之于人为道。
孔子教人学为人,即学为仁。《论语》常言仁,欲识仁字意义,当通读《论语》全书而细参之。今试粗举其要。仁即人群相处之大道,故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然人道必本于人心,故孟子又
曰:“仁,人心也。”本于此心而有此道。此心修养成德,所指极深极广。由其最先之心言,则是人与人间之一种温情与善意。发于仁心,乃有仁道。而此心实为人性所固有。其先发而可见者为孝弟,故培养仁心当自孝弟始。孝弟之道,则贵能推广而成为通行于人群之大道。有子此章,所指浅近,而实为孔门教学之要义。
译为白话:孔子说:弟子们应该随时随地注意孝顺父母、友爱兄长,对朋友要讲究交情;对言词要注重谨慎,行为则要有信用,对于他人亦应以爱心来对待,如能持续地在这些方面努力,就能接近仁了;除此之外,还得要充分利用其它时间来学习、充实知识及技艺。
开始读这段话的时候,我仅仅停留在对文字的理解上面,以为有子这段话的根本含义在于“形成仁德”,做仁义之人。而做仁义之人,首先应该成为“孝弟”之人,这是基础的工作,是“形成仁德”的基础。有了孝弟才有仁德。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白话文解释为:话说得很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可是一点也不诚恳。这样的话就不是仁的表现了!这里的用意:不诚恳、不合宜的巧言令色是不好的。
读到这里,产生了一个疑问:孔子这句话,是针对谁说的?是有子?还是有子所说内容中的一般情况?这一点就不好分析了。从有子的话,看不出有子本人“巧言色令”,因此,这里只能推测:孔子补充道——孝敬、仁德,不能够表现在表面上,应该是真实、真诚的。这才是真正的孝弟、仁德。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白话解释为:曾子说:我每一天都以下列三件事来自我反省:一是我为别人谋划办事是否有尽心尽力?二是我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诚实信用?三是我有没有把一些未经过自己反复思考、演练确定为真的东西传授给别人?
吾日三醒吾身,资料里有两种解释:一天中,我每天至少三次(多次)反省自己;另一种,我每天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
其中,钱穆老先生解释为第一种。读完了之后我的思考是: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每天都时时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
传不习乎,这句话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曾子作为老师,再一个是曾子作为学生。上面的白话理解主要是说曾子作为老师,每每考虑到“是否把真”传授给了学生。习,这里主要指的是反复习练。
还可以从“作为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那就是:老师传授给我的东西,是否有还没能演练、复习的。
不同的理解,对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教益的。
作为学生,能否每天反思自己的学习,看自己是否还有没掌握的、没练习;这样,无疑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应考”方面,给人的启示是最大的。
从教师的角度来理解,我发现,早在两千多年前,曾子已经开始坚持反思了,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教学内容;而今天,我们的老师确实应该好好学习一下论语。
新课程倡导反思,看来,并不是新课程才开始倡导的,为师之道(路程),是需要伴随着反思的。嗬嗬!
总地来看,吾日三醒吾身,其根本在于一个仁,我是否作了一个仁德的人,对他人、朋友、学生是否尽到了自己的道义。这是和上面的“孝弟”密切联系的。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钱穆老先生的解释:敬事而信:敬,谨慎专一意。于事能谨慎专一,又能有信,即不欺诈。
本章孔子论政,就在上者之心地言。敬于事,不骄肆,不欺诈,自守以信。不奢侈,节财用,存心爱人。遇有使于民,亦求不妨其生业。所言虽浅近,然政治不外于仁道,故惟具此仁心,乃可在上位,领导群伦。此亦通义,古今不殊。若昧忽于此,而专言法理权术,则非治道。孔子这段话译为白话解释为:孔子说:治理有能力出一千辆兵车的大国时,应该要谨慎行事以让人民感受到我们的诚恳信实,进而使他们能信赖政府,对国家的财物要节约使用以爱护体恤人民,在需要人民服公役(劳役或兵役)时,要选择农闲的时期以免过度扰民、防碍生产。
资料上介绍,这段话有三个要点:处理大国国政时,要注意三件事:敬信——争取人民信赖;节用——经济问题;役时——服公役不扰民。
这段话从执政者本身来谈论了如何实施“仁政”的问题。取信于民,节约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人民负担(?),尽量不扰乱人民的正常生活。
如此执政者,现代也不过如此。因此,个人认为,孔子这里面谈的是一种执政理想,一种“以仁为本”执政理想。他的前提是有一种“仁德之心”。
不过,“使民”一词,还是表现了执政者与人民的不平等。多个版本、多篇适用本词的文章中,“使民”都归宿到了“役使”,民,还是为执政者服务的。尽管孔子再三强调“取信于民、不扰民、不增加负担”,但是,毕竟执政者还是凌驾于人民之上,少了平等的思想。这跟现在的民主平等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尽管,即使到了现在,这种民主和平等,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其实,我们现在体制、人们的意识,还是深受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影响的,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官本位的文化,还需要很长时间、再长时间,或许能够淡化、销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一篇文章这样理解这段话:
作为弟子(从“入则孝,出则弟”的顺序看来,严格地说应称为子弟),在有着丰富的文化经历与知识的长辈及同辈中的长者面前,既要在行动中主动进行模仿并注意分寸,这一点在《红楼梦》中初进贾府的林黛玉体现得比较形象,又要对辈长者及年长者的教导虚心地接受,更要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言行保持谨慎的态度。因为在不以法治为主导的国家里,社会关系与利害关系复杂地、不透明地纠缠在一起,一言一行不慎招来的可能就不只是杀身之祸,而可能是家族的毁灭,能不谨而慎之?后来的儒家学者,把弟子之谨扩而充之到所有人的“慎独”(《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并使这种现实恐惧下的生存策略有了哲学意蕴,在人生体验方面也升华到了天地境界。
亲仁:仁者,仁人也。亲近仁者,是因为仁者有博爱之心,因此你亲近于他他不会害你;再者仁者还有大智大慧,只有爱心没有智慧的人还不能被称为仁者,正由于仁者的大智大慧的教导,才会使初学者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面前能够把立于正义一方同避免不必要的伤害统一起来。在亲近仁人的过程中,要注意积极主动地承担自身作为行为主体应当承担的责任,不能因为自己的命运和仁人捆绑在了一起,而让仁人承担所有责任吧。确实对于一般人来说,时时由自己做出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是一件很劳心费神的事,有的人为了逃避它,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基本权利。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辨别一人是真仁人,而不是假仁人,孔子在《论语》里好像没说,这大概是因为单纯从理论上讲是不够的,必须在人生中不断历练才会在“吃一堑,长一智”的逐渐体会出来?这大概也是因为人是地球上最善于伪装的动物的缘故吧。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依道据仁按德而行,是对人生在世的第一要求。从道德的本身要求来看,要以行为先。只有动机好而不能使之实现,还不是真正的善,或说还不是至善。而德高者与德高者的交往,可以不用借助“文”。如《庄子·田子方》说:。“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即使少言寡语,他们之间也不会产生误解,也不会使德的魅力有所减弱。与此相对应的是,不用“文”作铺垫,就会使一般人对德高者的行为产生误解,也不能使一般人体会到德的魅力。而文,不只是言语,还要讲究人的思维与语言合逻辑、有技巧,因此不但要使人能够理解道理与行为的根据,还要在自觉的同时达到自愿。
总之:用行动做对所崇奉的道德理想的广告,并将之与一般人的现实生活中的行动联结起来,应当是人道德推广事业行动的第一步。
当时,读了这段话,我思考了这样的问题:
第一,人的个性的问题;第二,法治与民主的问题;第三,在社会中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
我完全赞同孔子要以仁待人的观点。
但是,对于“谨慎”等防备的心理,我不敢苟同。现代社会,人有自己的言论自由,有民主的权利,有自己的个性张扬。
中国人之所以保守、不善张扬,主要是“谨而信”造成的。因此,这一条,不应该为现代人所推崇了。
再读这一部分,我开始思考了如下的问题:
第一,论语开篇的“学”是什么?这一部分文字,是对“学”的进一步解释。“学”,就是做人做事的学问。做人做事的学问就是“道”、“德”,核心是“仁”。
什么是“仁”,听过北大教授的报告,又读了一篇《<论语>中仁的“之间”结构及其诠释学义蕴》,了解到,从造字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态度——爱:对长辈,是“孝”,对平辈是“友爱”,对晚辈和下属是“体贴”;具体表现是“忠、信、习(习,我理解为到了转化为他的行为实践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为什么“学而”要用“学而时习之”开篇,学的目的是要发生行为上的改变。这篇文章并不是谈“学习”的,为什么开头用“学而时习之”,而懂得了“学”并不仅仅是学习文化、文学,而是学习做人,这样,跟后面的联系,总算是搞清楚了。)”
真正的“仁”,是实际行动,而不是“巧言令色”,不是说在口头上的,更不是表里不一的。这是孔子学问的“君子之本”。
第二,“仁”与社会社会关系。
人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朋友,上下级关系。“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这就包括了跟自己的长辈(包括除了父母以外的所有长辈、老师、上级)、兄弟和同事、还有上下级。
忠,尽心。南怀瑾说:什么是“忠”,古代与后世解释的“忠”稍有不同,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对任何一件事要尽心地做,这叫做“忠”。这个忠字在文字上看,是心在中间,有定见不转移。
信:钱穆先生解释:“信:以实之谓信。”南怀瑾这样讲:“与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讲了话都兑现?都做得到?”说白了,就是信誉呗。
习:钱穆用白话解释“我传授给别人的,是不是我日常所讲习的?”南怀瑾则解释为:“老师教我如何去作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就这句话而言,结合上文,我倒是赞同南怀瑾的理解。因为,“仁”,是对待别人的态度,本句中,“忠、信”,也都是对待他人,第三句从语境上看,应该是对待他人,对谁?对待老师,对待所学的“学问”,是一种“敬畏之心”,老师的学问是“做人做事要有仁爱之心”,我在实践中做到了吗?这也是“忠、孝”的具体表现吧。
再加上“道千乘之国”、“出、入”、“三省中的人、朋、传”,基本上囊括了社会上方方面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态度?敬、尊、信、习。“仁”是人维系这个社会关系的根本态度。
在孔子的“学”中,“仁”是“道之本”。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什么是本?
林崇德在《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谈到“关于核心素养的主要领域和具体指标”说:“一是公民道德。主要指仁爱宽和,尊重生命,友善待人,孝敬长辈;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对人对事负责;坚持公平正义,追求自由平等道德品质。”我说,林先生说晚了。孔子在2500年前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我们才认识到?不过,为时不晚。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