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山的日志

高启山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论语·为政》学习心得之一——以德治天下

高启山
分类: 读书心得
更新于: 2016年1月25日 15:49

《论语·为政》学习心得之一——以德治天下

高启山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朱熹:共,音拱,亦作拱。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北辰,北极,天之枢也。居其所,不动也。共,向也,言众星四面旋绕而归向之也。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程子曰:“为政以德,然后无为。”范氏曰:“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

钱穆:为政以德:德,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其所得,若其所固有,故谓之德性。为政者当以己之德性为本,所谓以人治人。

北辰,即北极星,古人谓是天之中心。所,犹位。共音拱,众星拱之,围绕北极而旋转运行。为政治领袖者,能以己之道德作领导,则其下尊奉信仰,如众星之围绕归向于北辰而随之旋转。

卫军翰这样解释:

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其它的星辰便会自行在周围旋转运行。

南怀谨这样分析:

我们常发现在一些著作中,许多人认为《为政》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或者用现代的语汇来说,称之为“政治哲学”。在我个人研究的结果,认为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孔子很少提到完整观念的“政治”,孔子只说“为政”,这点我们要特别注意。站在学术的立场,态度要非常严谨。我们常说一句话:“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服真理。”作学问的立场,就是“在学术面前,态度要非常严谨,服从真理。”孔子只讲“为政”,不谈政治;“政治”如国父所说的:“管理众人的事。”孔子所提的“为政”是教化,教化是中国文化的名词,不能看成是教育。教是教育,化是感化,但过去又不叫作感化,而叫作风化。为政的意义包括了教化。这个重点我们必须把握住。因此第二篇《为政》,也是谈到学问外用的道理。

他解释说:就是说“为政以德”,内心有道,表现在外的行为就无懈可击。譬如北辰,有中心的思想,中心的作风,以道德的感化,你在那里本身不要动,只要发号施令,下面的人就像满天无数的星座,都会跟着你的方向动。

南怀谨地分析,似乎现代人读起来更加明了了。他还分析说:

孔子为什么推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等?第一,有道德思想,没有德业的成果,只能说他有道,不见得有德。有道德的思想,又有德业的成果,道与德配合,才叫“道德”。

历史上,道家、儒家都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是因为那时谈到“为政”,讲究“德”字,到秦汉以后,只讲事功,所谓“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之志在事功。”王、霸之不同在于此,等而下之,连霸业都谈不上,连事功都没有,光是拿偷鸡摸狗的手段窃国而已

读了这句话,最大的收益,还算是对道德的理解:什么是德?道和德是怎样的关系?这些,总算是有了新的感受。

销售人员这样解读:销售经理要把企业文化做为管理之“道”。

销售队伍的管理要靠企业文化,而不单靠销售经理或总经理的个人能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道”,它象北斗星一样居于北方,公司其它的要素,就象众星一样围绕它。

其它要素是什么呢?在麦肯锡的7-S模型框架中,硬件要素是战略、结构、制度,软件要素是风格、人员、技能,所有这些要素都以企业文化为中心展开。以企业文化为管理之道的公司,就象日月星辰一样运做有秩序。

只有当销售经理认同企业文化,并把企业文化和个人价值观融合起来后,客户和销售代表才会围绕在他身边,认同他,并认同公司,业务工作才能做好,才可以长久地“居其所”,坐稳目前的位子,并长久发展。

王尉教授这样分析:

所谓为政就是治理国家。北辰就是北极星。当领导者的,当执政者的,一定要以德治国,如果以德治国,他就会像天上的北极星那样,受到人们的拥护,人家会围绕着他转。北极星离我们非常遥远,我们的感觉北极星是不动的,我们看天上的星星,似乎都是围着它转。孔子在这里讲,如果为政以德,人民就会拥护你,就会围着你转。我们了解孔子所处的时代,就知道孔子为什么这样讲了。孔子生活于春秋晚期,那时周天子的威望已经受到挑战,诸侯国之间经常争来争去,天下即将大乱了。当然还没有到战国时代,还没有东征西伐。这段话有可能是孔子跟诸侯讲的,也有可能是跟他的学生们讲的。如果是给诸侯讲的,他的意思是就告诉他要为政以德,不要实行暴政。如果孔子是对他的学生讲的,他的意思是假设你去治理国家,你一定要尚德。孔子是想通过宣传以德治国的思想,恢复周朝的秩序。

现在治理国家无非是两种方法。一种是以法治国,通过各种法律法规规范社会生活。另一种方法是以德治国,通过提倡健康向上的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现代的社会讲究法治,尤其是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法制观念比较淡漠,提倡以法治国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也不能忘记以德治国,要两手抓,两手硬。偏向那一方都是不可的。

读了这些思考,有些疑惑,尤其是针对南怀瑾提出的“为政”就是教化之说。查了一下“政”,右边反文是“敲击”的意思,理解为古代君主武力征服,暴力治理国家,这是造字的本意。既然是“为政”,自然应该算是“管理”,所以,仅仅说是“教化”、“教育”是不够的了。所以,“为政”还是管理。

“德”是什么?仁。是温良恭俭让,是礼义智信,为政者,自己首先应该是以德立人,以德治国。这里面主要讲的是“管理”。达到国家,小到管理一所学校、一个班级,都是这样子,要注重“德”。德,是什么?仁德、爱心。你作为一个管理者,即使是对学生也同样如此。你对大家好,为大家做事情,注重制度和健康的道德风气的培养,这很重要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朱熹:诗三百十一篇,言三百者,举大数也。蔽,犹盖也。“思无邪”,鲁颂駉篇之辞。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或各因一事而发,求其直指全体,则未有若此之明且尽者。故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程子曰:“‘思无邪’者,诚也。”范氏曰:“学者必务知要,知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钱穆:

思无邪:《鲁颂》〈〈篇〉辞。或曰《诗》有美、刺、正、变,所以劝善而惩恶。则作者三百篇之思,皆归无邪,又能使天下后世之凡有思者同归无邪。又一说,无邪,直义。三百篇之作者,无论其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其言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託虚假,此即所谓“《诗》言志”,乃三百篇所同。故孔子舉此一言以包盖其大义。诗人性情,千古如照,故学于《诗》而可以兴、观、羣、怨。诗本咏马,马岂有所谓邪正?《诗》曰:“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祛祛,彊健貌。徂,行义。谓马行直前。思马之“思”乃语辞,虽曰引《诗》多断章取义,然亦不当大违原义。

今按:学者必务知要,斯能守约。本章孔子论诗,犹其论学论政,主要归于己心之德。孔门论学,主要在人心,归本于人之性情。学者当深参。

卫军翰: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自真情”。

思是发语词无意义,无邪是直的意思。也就是说诗经三百篇的作者都是出自真情之自然流露而有这些作品的。

此章另有一种解释是:诗经有劝善惩恶的意思,诗经三百篇的作者都是基于无邪的思想来创作这些诗篇,而读了它之后,人应该也可以去除邪恶的思想。这种解法是把思解释为思想。

到底“邪”指的是什么?思无邪,是诚信、是仁德。邪,《汉典》中解释为“不正当的、歪的”,自然是违背“仁德”的。思无邪,就是性情真挚、情感真实、传递着作者所倡导的“仁德思想”。《诗经》中的“思无邪”,是在赞颂管理者鲁公思考总是正确的。

南怀谨:

孔子说我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在什么地方?“一言以蔽之”——一句话,“思无邪”。人不能没有思想,只要是思想不走歪曲的路,引导走上正路就好,譬如男女之爱。如果作学问的人,男女之爱都不能要,世界上没有这种人。我所接近的,社会上普遍各界的人不少,例如出家的和尚、尼姑、神父、修女,各色各样都有,常常听他们诉说内心的痛苦。我跟他讲,你是人,不是神,不是佛,人有人的问题,硬用思想把它切断,是不可能的。人活着就有思想,凡是思想一定有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思想,孔子的“思无邪”就是对此而言。人的思想一定有问题,不经过文化的教育,不经过严正的教育,不会走上正道,所以他说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就为了“思无邪”

他认为:那么为什么把这个讲文学境界的话,要放到《为政》篇来呢?这不是次序乱了吗?一点都不乱,这就是“点题”了,就是把题目的中心抓住,先拿出来。

第一个点题:以现在的话来说,一切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只是思想问题。只要使得思想纯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知道,现在整个世界的动乱,是思想问题。所以我在讲哲学的时候,就说今天世界上没有哲学家。学校里所谓的哲学,充其量不过是研究别人的哲学思想而已。尤其是作论文的时候,苏格拉底怎么说,抄一节;孔子怎么说,抄一节。结果抄完了他们的哲学,自己什么都没有,这种哲学只是文凭!世界上今天须要真正的思想,要融汇古今中外,真正产生一个思想。可是,现在不止中国,这是个思想贫乏的时代,所以我们必须发挥自己的文化。

第二个点题:牵涉到人的问题。

中国史上,凡是一个大政治家,都是大诗人、大文学家,譬如唐初有首诗,题名《春江花月夜》中有几句说:“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与西方人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意思一样,但到了中国人的手里就高明了,在文字上有多美!所以你不在文学里找,就好像中国没有哲学,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一看,哲学多得很,譬如苏东坡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是哲学问题吗?宇宙哪里来的?上帝今天晚上吃西餐还是吃中餐?“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他问的这个问题,不是哲学问题吗?所以中国是文哲不分的。此其一。文史不分:中国历史学家,都是大文学家,都是哲学家,所以司马迁著的《史记》里面的八书等等,到处是哲学,是集中国哲理之大成。此其二。

文政不分:大政治家都是大文豪。像宋代的王安石,他的诗很好,但文名被他的功业盖过了。所以中国文史不分、文哲不分、文政不分,大的政治家都是大文学家。我们来一个老粗皇帝汉高祖,他也会来一个“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第三个点题:中国人为什么提倡诗和礼?儒家何以对诗的教育看得这么重要?因为人生就有痛苦,尤其是搞政治、搞社会工作的人,经常人与人之间有接触、有痛苦、有烦恼。尤篇中国人,拚命讲究道德修养,修养不到家,痛苦就更深了。英雄与圣贤的分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

孔子说《为政》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告诉我们为政的人,除了领导思想不走邪路以外,对于自己的修养,更要有诗人的情操,才能温柔敦厚,才能轻松愉快的为政。

我的理解:不仅是要做领导,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思想不能走邪路,而且要不断地通过读书来丰富提高自身的修养。由此,我想到了科学家们谈论文学的情况。有科学家认为,做科学的人,其实离不开文学素养。文学素养太差,会制约自己做科学研究。我在想,这段话其实也在告诉人们,读诗、读文学作品,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变得纯正起来。同时,文学,对作文学以外的事情包括为政,都很重要的。

这句话,是在强调为政者因该具备什么样“德”,应该用什么样的德来“为政”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卫军翰:“道”为“导”; “格”为“正”及“至于善”。

孔子说: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会因求免于刑罚而服从,但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会知道羞耻并且可以走上正善之途。

以性善的角度来看,不论是清明的政、合理的刑、美好的德、适宜的礼都应该可以使大家直接因为快乐、因为好善而走上正途。然而从为政篇本章看来,以政、刑、德、礼都有可能使人民只止于害怕刑罚或害怕耻辱才走入正轨,虽然害怕刑罚而正或害怕耻辱而正有程度上的不同但这两者似乎都显示着人性中除了善还有些什么别的东西吧。

政、刑是可以达到正众的目的,但“民免而无耻”仅是一旦刑罚法律的订定有漏洞或执行有困难,人民便有出轨的可能。做得最好,社会可能也仅能止于秩序井然。

德、礼也可以正众,且“有耻”在层次上比较高了一点,人民除了外在的刑罚法律的约束之外,还多了一层来自内心的自我约束,因此就算法律有漏洞、执法有困难之处,这自我约束应可大大地降低脱序行为的发生。社会除了井然有序之外,也能更多添了份祥和。

钱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之以政:之,指下民字。道,引导领导义。以政事领导民众,仍是居上临下,法制禁令,其效不能深入人心。

齐之以刑:导之而不从,以刑罚齐一之,民知有畏而已,其心无所感化。 民免而无耻:免,求免于罚。耻,心耻有所不及。求茍免于刑罚,心无羞愧,非感而自化。

道之以德:德者,在上者自己之人格与心地。以此为领导,乃人与人、心与心之相感相通,居上临下之比。齐之以礼:礼,制度品节。人人蹈行于制度品节中,此亦有齐一之效。然一于礼,不一于刑。礼之本在于双方之情意相通,由感召,不以畏惧。

有耻且格:格,至义。在上者以德化之,又能以礼齐之,在下者自知耻所不及,而与上同至其所。格又有正义,如今言格式,规格。在下者耻所不及,必求达在上者所定之标準。二义相通。

孔门政治理想,主德化,主礼治。此章深发其趣。盖人道相处,义属平等,理贵相通。其主要枢机,在己之一心。教育政治,其道一贯,事非异趋。此亦孔门通义,虽古今异时,此道无可违。

这里,对我来讲需要理解的是这里的“政”与上文的“政”的关系,这里的“政”更符合造字时所赋予的意义——“强制管理”,法律条文的规定,然后必要的惩罚

南怀谨这样理解:

这个“道”是领导的导。刚才我们提出来,说孔子讲的为政,不是谈政治,以现在观念勉强说来,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说是政治的原理。他说领导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以政治体制来领导,再用法制来管理,“齐之以刑”,使大家不犯法,犯法就罚他。但是用法制来管理人民,这样一来“民免”,一般人会逃避,钻法律的漏洞,而且他逃避了责任、法律及处罚,他还会自鸣得意,认为你奈何他不了,毫无羞耻心。这和道家老子讲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道理一样,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

因此孔子又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假如以道德来领导,每个人都有道德的涵养,“齐之以礼”,以礼教化。这就谈到礼义精神了,大家能自动自发,如果做错了,有那惭愧的心情,这样做到人人有耻,不敢做不道德的事,不要等到法律制裁,自己就很难过,这就是有耻。到了这种情形,则“且格”,就达到了政治的目的。所以他是主张用道德的政治、道德的感化,这就是儒家与法家的精神之不同了。不过,中国的政治,向来是道家、儒家、法家合用的。

我认为,还是南怀谨地解释更加符合人们的心理过程:钻法律的空子,用无耻的手段来逃避法律,这是因为“不知耻”,德育不够。

他们都强调了在管理国家、为政的时候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应该法律、道德并重。这是中国的特色。时下提出以德治国,是有深刻的中国文化背景的。由此,我想到了学校的学生管理——有那么多的制度,那么多的规范,但是,孩子们经常会出问题。何也?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教育不够。这是应该强化的——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已经告诉我们了。

总的来讲,以上三篇讲的是“以德治人”,领导者需要以德治人;德在哪里;“以德治人”与“以法治人”的效果区别。孔子虽然是在教育学生,但是思考的却是“国家大事”,战国年代,战火纷飞,怎么样才能解决问题?德为先。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法家”,想到了我小时候,尊崇法家,批判儒家。那时候,都以为对。现在想起来,真是幼稚。

2016.1.25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1)
  • 张琳亚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感谢高主任!
    2016-01-26 15: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