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学习心得之四:为政,需要终身学习
《论语·为政》学习心得之四:为政,需要终身学习
高启山
前一篇谈的是为政之人需要“能够尽孝”,孝父母,孝天下人。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就得“终身学习”。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钱穆:回:颜回,字渊,孔子早年弟子,最为孔子所深爱。
不违如愚:不违,意不相背。有听受,无问难。如愚人,是即默而识之。
退而省其私:退,退自师处。私,谓颜子离师后之言行。或解私为燕居独处,似未允。
亦足以发:发者,发明,启发。于师说能有所发明,于所与语者能有以启发之。 回也不愚:孔子称其不愚,正是深讚其聪慧。
卫军翰解释说:孔子说:我给颜渊讲课,他经常都只是默默地听着,感觉起来好象笨笨的。可是离开教室之后,我观察他私下的言行,倒也能充分发挥课堂上我讲的那些道理。所以颜渊其实并不笨啊。
卫军翰分析了孔子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问题:
“不违”的原因。分析起来,默默地听课少有反应(不违)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胆小,胆小的学生不论听得懂不懂,都有可能反应少;第二类就与智能有关了。由于孔子注重“两端四角”启发式教学,所以智能低的学生的确有可能因为听不懂,而少有反应。智能中等的学生也有可能因为一知半解,而成为少有反应的填鸭对象。至于智能高的学生则有可能因为觉得老师讲得不好,而意兴阑珊;亦有可能因为老师讲得非常好,自己又心领神会,故而不需要多有反应。
本章除了从颜渊的角度来分析之外,还可以分析一下三件有关孔子这方面的事情:
第一是孔子的言教与身教。
如同前面“不违”的原因一节一样,孔子在本章委婉地借着智能聪明的颜渊上课时的“不违”,及下课后的“亦足以发”来表达了自己上课的内容实在是相当完整详实的。相较于本章,论语中另有一章可以与此章一起读一下。述而篇,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大家以为我对你们有所隐瞒吗?我对大家其实根本是毫无隐瞒的啊!我的一切作为都呈现在你们眼前,那就是我啊)!在此章中孔子就以比较直接的方式点明:除了言之外,行也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孔子除了言教之外,还相当重视身教,毕竟一切学问道理还是得经由行为来落实到人生之中。把为政篇本章及述而篇此章合起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孔子的言教及身教都是相当完整详实的,作为他的学生如果能对此两者都付以心力努力学习,必能有成。
第二是因材施教。
由本章的“退而省其私”,也可窥见孔子为了提升教学效果,的确花费了相当多的精力在了解学生的本性及资质,以作为他因材施教的根据。
第三是教学相长。
孔子于本章中虽无对此点说明,但论语中有另一章系从这个不一样的角度来看“颜渊不违如愚这件事”。先进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说:颜渊不是能帮助我的人啊,因为他对我所讲的道理,无一不是满意的)。孔子在此章中是以颜渊因为闻一知十,而对孔子言行少有疑问。虽然因此对于孔子自己直接的帮助不多,但是身旁有此高足,对自己的言行不是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提醒作用吗?况且感觉起来,孔子此章中的语气恐怕还是欣喜更胜于遗憾吧。
读这上面的解释,我倒是为孔子喝彩了:回也,非助我者也。
——孩子们对老师讲得课非常满意了,这是不能帮助我的了。不管是当领导为政,还是教书、做学问,没有了别人的“不满意”,没有了别人提出问题,这样的话,我实在不能进步了
南怀谨这样解释:我和颜回谈话,有时谈了一整天,他从来没有反对过我的意思,看起来笨笨的,但当他离开我而单独生活,不在我面前时,作人做事都会自己检讨自己,结果不但是懂了我的意思,还能更进一步发挥我的意思,由此看来颜回并不笨。(这里,对“退而省其私”的解释,与前面都不一样了。谁在“省”,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他分析了这段话放在为政篇里的原因:就是谈到《为政》这一篇书,上面两段的问孝,第一个是“敬”,第二个是“色难”,和臣道、君道都有关。现在以颜回的态度来讲臣道,上面对你讲话都答“是”,都是只有接受、服从。可是,光接受、服从,有时候反而有问题,不一定是对的,所以有了接受、服从的修养,还要“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再加以发挥,能够扩而充之,这才是事业的好干部,为政的人才。所以把颜回的个人修养,放在《为政》篇的这一段。
(读了南怀瑾的解释,仍然觉得牵强,但,确实符合逻辑了。要不然的话,这里安排“如何学习”干嘛?卫军翰用了那么多的笔墨分析孔子的教育,的确有道理,但是跑题了。)
启山感悟:作为部下,一定当面把自己的不同观点谈出来吗?不一定,这样,往往会给上级难看,造成很际关系紧张;而私下里,认真揣摩上级的意图,并且能够有所发挥,这才是真正的领会上级意图,上级自然也满意!嗬嗬,为臣之道!学颜回!!!
新理念提倡个性化建构。个性化建构一定要把自己的不同点当面谈出来吗?不谈出来是否可以呢?一个是“上级”允许的问题,一个是“下级是不是有”的问题,还有一个是有了不同意见怎么样处理的问题。这一点,应该按照本民族的文化背景来思考,根据人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处理。
嗬嗬,看来,为政,需要费很多心机的。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钱穆:所以:以,因义。因何而为此事,此指其行为之动机与居心言。或说:以,为也。视其所为,可以知其人。
所由:由,经由义。同一事,取径不同,或喜捷径,或冒险路,或由平坦大道。此指其行为之趋向与心术言。
所安:安,安定安乐义。勉强为之,则不安不乐,易生改变。或则乐此不疲,安固无变。此指其行为之意态与情趣言。
视、观、察:此三字有浅深之次序。视从一节看,观从大体看,察从细微处看。
人焉廋哉:廋,藏匿义。由上述看人法,其人将无可藏匿。重言之,所以断言其无可藏匿。
此章孔子教人以观人之法,必如此多方观察,其人之人格与心地,将无遁形。然学者亦可以此自省,使己之为人,如受透视,亦不致于自欺。否则让自己藏匿了自己,又何以观于人?
或说,观人必就其易见者,若每事必观其意之所从来,将至于逆诈臆不信,诛心之论,不可必矣。然此章乃由迹以观心,由事以窥意,未有观人而可以略其心意于不论者,学者其细阐之。
【白话试译】
先生说:“要观察他因何去做这一事,再观察他如何般去做,再观察他做此事时心情如何,安与不安。如此般观察,那人再向何处藏匿呀!那人再向何处藏匿呀!”
朱熹的解释,在有些方面比钱先生的深刻了一点:事虽为善,而意之所从来者有未善焉,则亦不得为君子矣,(这里,联系到了君子,观其动机的目的是为了看他是不是君子;人不单单要做善事,内心还要动机纯正才算是君子。)。所由虽善,而心之所乐者不在于是,则亦伪耳,岂能久而不变哉?(如果虽然动机是纯正的,但是做了善事,内心却不快乐,怎么能长久坚持去做?)
(我将两位的解释联系起来,觉得,此章不再是字面的“知人术”这般简单,而是在教导“如何做事”这样的道理:好的动机做善事,好的途径手段做善事,做完了善事内心感到愉悦,这才是真心的对“仁道”的追求和实施。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表面上做的是善事,而实际将不好的路径、不愉快的内心体验藏匿起来,怎么算是“仁德”?考察人,得“视、观、察”,才能将他是否全心全意为民给洞察清楚。)
卫军翰认为:这段话的关键其实就是“为什么”:看一个人正在做的事,想想为什么他要做及要这样做这件事;检视他以往的所作所为,想想为什么他以前要做及要这样做那些事;再思考他的心究竟安于什么样的事,想想为什么他会安于这种事而不安于那种事。如果对这些个“为什么”有了答案,那么就能比较深入地了解一个人。就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个“为什么”其实也可以用来了解自己。不但是当自己遇上一些生活上的压力事件,致使产生了一些情绪反应时,可以借着这种自我询问的方式找出自己的核心问题,以更进一步发现自我而有改善不当情绪反应的机会。另外在自我反省时,这些个“为什么”也能派上用场。而且以这种方式进行自我反省,似乎比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南怀谨在的分析:
孔子以这三点观察人,所以他说“人焉叟哉!人焉叟哉!”这个叟是有所逃避的意思。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三个要点来观察人,就没什么可逃避的了。看任何一个人作人处世,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做法怎样?(前者属思想方面,后面属行为方面。)另外,再看他平常的涵养,他安于什么?有的安于逸乐,有的安于贫困,有的安于平淡。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因为他不会被事业所困扰,这个话怎么说呢?安于平淡的人,今天发了财,他不会觉得自己钱多了而弄得睡不着觉;如果穷了,也不会觉得穷,不会感到钱对他的威胁。所以安心是最难。以这三点观人,放在《为政》篇中,就是知人励品的重点所在。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朱熹:温,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
朱熹老先生的话,还是有些难懂,再看钱穆先生如何解释:
溫故而知新:温,温燖义。燖者以火熟物。后人称急火曰煮,慢火曰温,温犹习也。故字有两解。一曰:旧所闻昔所知为故,今所得新所悟为新。一曰:故如故事典故。《六经》皆述古昔,称先王。知新谓通其大义,以斟酌后世之制作,如汉代诸儒之所为。
可以为师:依前解,时时温习旧得而开发新知,此乃学者之心得。有心得,斯所学在我,能学即能教,故曰可以为师。若分温故知新为两事,故是外面所得,新仍是外面所得,总之是记问之学。所学在外,则知识无穷,记问虽博,非属心得,既非能学,即非能教。仅成稗贩,何足为师?然心得亦非凭空自创,乃从旧闻中开悟新知,使內外新旧融会成一,如是始可谓之学。依后解,事变无穷,所谓新者,皆古所未经,师所不传,若仅温故不能知新,则必有学绝道丧之忧矣。故惟温故而能知新,始能胜任为师。此两解,言异而义一,学者其细参之。
本章新故合一,教学合一,温故必求知新,能学然后能教,若仅务于记诵稗贩,不能开新,即不足以任教。义蕴深长。
两位都从“内学的角度”论学习,论教育:从“已有的、过去的(旧的)知识经验中去”开悟新知”,这样算是内外兼修——是学习者自己从已有知识中开掘出来的新知。但是,我还是困惑:“温故而知新”,本是学习方法,怎么“可以为师”?是具有这样的本领的人才能够具备为师的资格么?
卫军翰解释说: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他认为,应该把两种解释合为一体: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亦有两解:一为这样的人才可以之为师;二为自己做到这个程度,才可以为人师。前者在着重知人,后者强调修己,这两解意义并不相同,虽然兼备这两重的意义,可使得本章更为完整,但如果站在前述“师”的意义之角度来看,可能还是以修己的自我期许来解较为妥适。
读到这里,我发现了问题,卫军翰和许多人的分析,往往忽略了“为政”,而南怀谨的分析,却始终没离开文章的主题。——
从文字上去解释,大家都知道,意思就是温习过去,知道现在的,便可以做人家的老师了。照表面文字上的解释,只此而已,实际上我们要更深一步体会。“温故”——说过去的我们要知道,譬如讲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二十五部大史,真不容易,倘使读历史的,目的并不在拿学位,那么为了什么呢?为了“温故知新”,认识了过去,就知道未来,这样,“可以为师矣”,过去就是你的老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前面的成功与失败,个人也好,国家也好,是如何成功的,又是如何失败的,历史上就很明显地告诉了我们很多。刚才和人闲谈,就谈到过,现在这一代青年作学问很难,不但要知道自己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过去,也要知道现在社会的新学问,不但是国内的事,国外的事也要清楚,古今中外都要了解,所以为政的人,更要注意这事,为政到底是要有学问的,所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样才真能师法过去的历史,判断未来新的事物的发展。
我理解南怀瑾的意思:历史的经验是我们处理新问题的老师。得经常温习历史经验,才能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但是,温故知新为什么成了当今的“教育原则”了呢?
这得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去思考了。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旧知”的基础,“新知”就无法建构;还可以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来思考:人的学习,最终要经过“自我加工改造”,就得联系自己“旧有的自我经验与体验”,对新知重新加工改造,用属于自己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我揣摩,是后人按照朱熹、钱穆等人的解读,来为新教育设定了这样的“原则”。如是,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的教育,就不再是“行为主义”,而是“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了,因为,他们都在摒弃“记问之学”——单纯记忆学过的知识,认为那样不是做学问;而是应该“乃从旧闻中开悟新知,使內外新旧融会成一。”
那么,从“为政”的角度,我们可以推测,《论语》的主编们将这段话编在这里,可能是要说:为社会做事,你得能够从历史经验中去找到新问题的办法,以历史为师;你研修学问,得能够“温故而知新”,内外兼修;做老师得能够教学生“温故而知新”。
上面讲做学问要内外兼修,下面讲做人,是不是解释着“温故而知新”的意思呢?
【子曰:君子不器。】
朱熹: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钱穆:器,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今之所谓专家之学者近之。不器非谓无用,乃谓不专限于一材一艺之长,犹今之谓通才。后人亦云:“士先器识而后才艺。”才艺各有专用,器,俗称器量,器量大则可以多受,识见高则可以远视,其用不限于一材一艺。近代科学日新,分工愈细,专家之用益显,而通才之需亦因以益亟。通瞻全局,领导羣伦,尤以不器之君子为贵。此章所言,仍是一种通义,不以时代古今而变。
今试以本章与上章相参,可见一切智识与学问之背后,必须有一如人类生命活的存在。否则智识仅如登记上账簿,学问只求训练成机械,毀人以为学,则人道楛而世道之忧无穷矣。不可不深思。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君子不像一件器具,只供某一种特定的使用。
我的理解:这里,主体是“君子”,是能够管理国家管理民众的人,是能够为国家民众服务的人。一个人只具备某些才能却不能为社会服务、为天下人服务,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器物”,而不是君子。这里,从另外一个角度,是不是也在解释孔子“学而”中的学问呢?学问的核心“不是文,也不是艺”,而是“仁德”。
卫军翰解释说:“君子不器”为君子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如此才不会像器物一样,只能作有限目的之使用。
即君子在个人品性修养时,不可像器物一样只针对某些特别的目地,而必须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才能;在个人之气度与态度方面,则应不像器物一般,仅有一定的容量,须要以宽广的胸襟来看待万事万物;在待人处事的原则方面,则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而一成不变,须因时因地制宜,采取最合宜的行为举止以收取最大最好之成效。
南怀谨:如照字面翻成白话就很好笑了——孔子说:“君子不是东西。”提到这个思想,我常说我们中国人实在了不起,各个懂得哲学,尤其骂人的时候更是如此。譬如说:“你是什么东西?”拿哲学来讲,我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因为人的生命究竟怎么回事,还搞不清楚嘛!所以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
但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功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呵呵,所以说呢,看当官的,我们认为他没有学问,他却人能够做得很好,有的人很有学问,他却不行。什么原因?看他是不是“器”。大器、小器、非器。这是我才有所思考。
我个人理解,这还需要联系上文:观其所以,视其所由,察其所安“,是说,人在社会上“为政”,你不能单单能够做好事,还得能够有好的动机,有好的途径,自己做完了自己感到欣慰快乐。这才是君子,而不是冰冷的器物,不是专门能够做成一件事的器物。可惜,我的理解,前人没有过,惶恐不安。倒是钱穆解释中“可见一切智识与学问之背后,必须有一如人类生命活的存在。”我可以找到相似作证:为政的君子,应该是活的人,应该是能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人,这样,跟上文就密切联系起来了。
接下来的话,就与上文非常顺畅了。老师您谈论君子的话题,那我就问一下什么是君子。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钱穆:行在言先,言随行后,亦敏于行而讷于言之义。
【白话试译】
子贡问如何才是一君子?先生说:“君子做事在说话前,然后才照他做的说。”
卫军翰: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本章有两个明显的重点:一是“言”,另一是“行”;以及一个隐藏的重点:“义”。
就“言”的角度来看则有三个须注意的地方:
1.简单地说,本章之意就是君子要先做才说,也可用慎言二字来概括。2.本章属于“两端四角”启发式教学。慎言不过是成为君子的条件之一,并非仅仅做到慎言即为君子。3.慎言也就是讱,爱之于言即为讱,讱也是构成仁的众德之一。
南怀瑾:先做,用不着你说,做完了,大家都会跟从你,顺从你。古今中外,人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于事实;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所以,孔子说,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
感悟:如此,孔夫子的学问,是“做”,而不是记住,更不是纸上谈兵。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朱熹:周,普遍也。比,偏党也。皆与人亲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君子小人所为不同,如阴阳昼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则在公私之际,毫厘之差耳。故圣人于周比、和同、骄泰之属,常对举而互言之,欲学者察乎两闲,而审其取舍之几也。
钱穆:周,忠信义。比,阿党义。《论语》每以君子、小人对舉。或指位言,或指德言。如谓在上位,居心宜公,细民在下,则惟顾己私,此亦通。然本章言君子以忠信待人,其道公。小人以阿党相亲,其情私。则本章之君子、小人,乃以德別,不以位分。
先生说:“君子待人忠信,但不阿私。小人以阿私相结,但不忠信。”
南怀谨解释是这样的: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行人仁德,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事情,一视同仁;做教育,面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这主要是指的态度。实际工作和教育中,还是应该“因人而异”,这不是态度,而是工作要求和策略。
谈论了什么是君子,接下来又讨论“学习”的问题?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朱熹: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钱穆先生解释:罔:此字有两解。一迷惘义。只向外面学,不反之己心,自加精思,则必迷惘无所得。一诬罔义。不经精思,不深辨其真义所在,以非为是,是诬罔其所学。后解由前解引申而来,当从前解。
殆:此字亦有两解。一危殆义,亦疑义。思而不学,则事无徵验,疑不能定,危殆不安。一疲怠义。徒使精神疲怠,而无所得。后解借字为释,又属偏指,今从前解。
此章言学思当交修并进。仅学不思,将失去了自己。仅思不学,亦是把自己封闭孤立了。当与“温故知新”章合参。
孔子说: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
卫军翰对这段话从“学习”的角度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这段话字面上的重点就是这四个字:学、罔、思、殆。因此我们先分别解释一下这四个字:学即是学习,着重在取法及理解,是见闻的知;思是思考,着重在分辨及判断,是推悟的知;罔原是罗网,引申有蒙蔽、拘束之意,亦可通惘字,而有迷惑、困惑之意;殆则有危险、不安及疲乏的意思。
他说:专靠学习、取法前人,而不加上自己的分辨、判断就容易遭到前人的思想蒙蔽及限制。前人的思想固然有很多是珍贵正确的,但也可能有一些不正确的,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尚未有解答的,因此如果受到前人的思想的蒙蔽及限制,就难免陷入迷惑之中了。相反地,有许多问题前人已有解答,然而他们在解答的过程中,曾误入歧途,历经千辛万苦才得到正确的解答。如果专靠自行思索而不知取法前人,则有可能像前人一样误入歧途,导致虚掷精力甚有走火入魔的危险。
感悟:按照上面的分析解释,孔子倡导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的过程,任何知识都不可能原原本本地被复制下来,而是通过学习者的“同化、顺应、重组、改造”后再重新纳入学习这本身的知识结构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身知识结构积极变化的过程。而实现“同化、顺应、改造、重组”这本身,重要的因素是“思考”——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联系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实际来思考、验证,联系自己的情感态度来思考。
由此,我又想到了“学而时习之”,习是实践应用,由谁来实践应用?学习主体本身。人们学习知识,一方面是为了验证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做到这些,都离不开思考。
所以,读论语的时候,可以用前面的来理解后面的。
而且,我再次想到,新的课程理念并不是“新”,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而我们过去不过是没有很好的理解罢了。
其实,这句话与前面的温故而知新是密切相连的。
南怀谨从历史和现代的双重角度来分析这段话:
对于人才,有三个基本的原则,便是才、德、学。有些人的品德是天生的——品德往往大半出于天性——但没有才能。我们知道有品德的人,可以守成,教这种人到大后方坐镇,好得很;教他设法打开一个局面,冲出去,那他办不到,他没有这个才,他只有守成之才,没有开创之才。所以守成之才,偏重品德。而才德两个字很难兼全的,但有一个东西可以补救,那就是学,用学问来培养那所缺的一面。有些人虽然天生有才有德,但还是须要学问来培养的。
讲到学问,就须两件事,一是要学,一是要问。多向人家请教,多向人家学习,接受前人的经验,加以自己从经验中得来的,便是学问。但“学而不思则罔”,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迂阔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没有用处。如此可以作学者,像我们一样——教书,吹吹牛,不但学术界如此,别的圈子也是一样,有学识,但没有真思想,这就是不切实际的“罔”了。
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他们有思想,有天才,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那也是非常危险的。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自己误以为那便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
感悟:从为政的角度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还是要使要通过思考,来形成自己的思想。一个为政的人,首先是应该有思想的人。这思想,也包括抱负。有了抱负就能够不断思考、不断学习。其实,不但为政是如此,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个道理。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终身学习、强调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经历作出反思、强调教师搞行动研究”,“学、思”是基本的要求。
突然感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原来,“终身学习”早在两千多年之前就已经尝到了。孔夫子的学问,就是“做人做事”的学问,孔夫子的“为政”,就是做事,为他人、社会做事。在这个做事的过程中,需要终生去修炼自己的德行(这是学问的根本),而“做学问”,就要不断从前人那里去借鉴经验获得间接地和实践的认识,获得的这些认识得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够变成自己的,达成“内外兼修”;做事的过程中,你经常会遇到新问题,只有再进一步学习,才能解决问题,否则“则殆”,身心疲乏,很危险的(你将不能为政,不能为认为社会做事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有人这样解释:孔子说:去攻击那些和自己有不同立场及意见的人与事,是一种有害的行为。读到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突然从君子、从学习,转到了攻击别人?这期间的跳跃性不是很大么?
卫军翰在解释的过程中,列举了三种解法,另外两种如下:
朱熹:“专治而欲精之,为害甚矣。”意为:仅钻研于义理之一端,是有害的行为。
如果按照朱熹的解释,大概就通顺下来了——本句是对“君子不器”的拓展。
钱穆:攻,如攻金攻木,乃专攻义,谓专于一事一端用力。或说攻,攻伐义,如“小子鸣鼓而攻之”。然言“攻乎”,似不辞,今从上解。异端,一事必有两头,如一线必有两端,由此达彼。若专就此端言,则彼端成为异端,从彼端视此端亦然。墨翟兼爱,杨朱为我,何嘗非各得一端,而相视如水火。旧说谓反圣人之道者为异端,因舉杨、墨、佛、老以解此章。然孔子时,尚未有杨、墨、佛、老。可见本章异端,乃指孔子教人为学,不当专向一偏,戒人勿专在对反之两端坚执其一。所谓异途而同归,学问当求通其全体,否则道术将为天下裂,而歧途亡羊,为害无穷矣。孔子平日言学,常兼舉两端,如言仁常兼言礼,或兼言知。又如言质与文,学与思,此皆兼舉两端,即《中庸》所谓执其两端。执其两端,则自见有一中道。中道在全体中见。仅治一端,则偏而不中矣。故《中庸》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感悟:钱穆先生在反复比较分析后做出的解释,更加令人信服了——做学问,做事情,不能钻牛角尖,应该各方面兼顾。
南怀谨重点对异端作了分析: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自宋朝以后,八百年来,一提到异端,一般人都认为专指佛道两家。这句话不要搞错了,在孔子当时,没有佛家,也没有道家,在当时儒道不分家的。以儒、佛、道三家的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心,是唐代以后的事,所以认为《论语》中异端两个字,是专指佛道而言,则是错误的观念。
什么叫“异端”呢?这在文字上解释非常简单。“端”就是两头,尖端,两边的头,或多边的头谓之“端”。“异端”是走极端偏向的路线,不走中道的。不但不走中道,而且还标新立异,特别从事怪异的思想。关于这一点我们如果用现代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学来研究,也可以说一般的人,大都是喜欢异端的,每个人都有爱好标新立异的天性。
孔子所说的“异端”,并不是宋儒所指佛道两家而言的异端,而是走偏道,喜欢走特殊路子钻牛角尖的异端。所以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感悟:懂了:如果什么事情喜欢钻牛角尖,那将是很有害的事情。怎么做?认识问题、采取策略解决问题,应该辩证、客观、联系地看问题。这是哲学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朱熹:女,音汝。由,孔子弟子,姓仲,字子路。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子告之曰:我教女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则以为知,所不知者则以为不知。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蔽,亦不害其为知矣。况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
钱穆:诲女知之乎:女,同汝。诲,教也。孔子诲子路以求知之方。
人有所知,必有所不知,但界线不易明辨。每以不知为知,以不可知者为必可知。如问世界何由来,宇宙间是否真有一主宰,此等皆不可必知,孔子每不对此轻易表示意见(《如两小儿辩日》)。因此孔子不成为一宗教主。此乃孔子对人类知识可能之一种认识,亦孔子教人求知一亲切之指示。
又人类必先有所知,乃始知其有不知。如知马,始知非马,但不知其究为何物。然则我所谓知此物非马者,乃仅知我之不知其究为何物而已。人多误认此不知为知,是非之辨,遂滋混淆。《论语》此章深义,尤值细参。
【白话试译】
先生说:“由呀!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你知道你所知,又能同时知道你所不知,纔算是知。”
对照朱熹和钱穆先生的两种解释,朱熹解释最后一个“知”是智慧,是知道如何做学问的;而钱穆,则算是“知己”(自己了解自己)。
今人这样解释:孔子说:“子路,你知道吗?知道就是知道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不要装知道,这才是智慧啊!”
南怀谨的解释很有点对为政者进行教导的意味:
尤其是当主管领导人要注意,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最高的智慧。换句话说,不懂的事,不要硬充自己懂,否则就真是愚蠢。
关于这一点,几十年来看得很多。这个时代,很容易犯这个毛病。很多学问,明明不懂的,硬冒充自己懂,这是很严重的错误,尤其是出去做主管的人要注意。我们看历史上伟大的成功人物,遇事常说:“我不懂,所以要请教你,由你负责去办,大原则告诉我就行了。”说这话的人就成功了。如果硬充懂就不行,结果一无所成。历史上,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政治的道理也一样,懂就懂,不懂的就是“对不起......我不懂。”这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高的礼貌。所以我常对出国的学生们说,有一个最高的原则,也是走遍天下的国际礼貌,那便是你走到任何国家说:“对不起,我是中国来的,对这件事我不懂,请问应该怎么办?”万万不要认为这样说是丢人,这是最大的礼貌,不会吃亏,尤其做国民外交更用得着,最怕冒充懂,就会失礼
这句话给当官的讲的:不懂不要紧,装懂才害人,子路去当官了,有“强不知以为知”的苗头,孔子便去对他进行教育。党领导如此,当老师也如此。学生提出问题自己不会,就说不会不丢人。当然,要清楚自己哪些方面“不知”,然后,努力去学习。这是读后拓展出来的思考。但是,把这样深奥的道理放到小学课本上,要求学生背诵,就勉为其难了,他们本来不知句子含义,背下来,如果没有人生感悟,也毫无裨益。
- 所有评论(1)
-
阅读行动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书中处处给人启迪、发人深思,经得起时间的检验!2016-01-27 10: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