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山的日志

高启山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论语·八佾》读书心得之三:内在和外在的“礼”(续)

高启山
分类: 读书心得
更新于: 2016年2月4日 09:43

《论语·八佾》读书心得之三:内在和外在的“礼”(续)

高启山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1)乎!揖(2)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1)射:原意为射箭。此处指古代的射礼。

(2)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有评析说: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无所争”,即使要争,也是彬彬有礼的争,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谦逊礼让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这是可取的。但过于强调谦逊礼让,以至于把它与正当的竞争对立起来,就会抑制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道德阻力。

国学网上,钱穆老先生的《论语新解》,【(2)让而升下,而饮,】标点与其他版本不同。我倒还是赞同【揖(2)让而升,下而饮,】的点法。朱熹《论语集注》等,多维网“我赞同”之点法。

另有解释:孔子说:「君子不与人争,如果一定要说有,除非是在举行射箭比赛(古有射礼),比赛前,双方互相作揖敬礼,才升堂开始比赛,比赛完之后,又互相作揖才退下,胜负已定,胜者又向败者作揖敬礼,请他上堂饮酒受罚,像这样有风度的竞争,才可以称得上:君子之争。」 与上面解释不同的是“罚酒”。

王尉讲座时这样说:这一章一上来孔子就提出了一个命题:“君子无所争”。因为君子重于义而淡于利,所以君子无所争。人世间的争斗,争执大都因利而起。不看重利,当然就不会争。但孔子还是觉得这话有些绝对化,于是自圆其说。他说,君子若是有什么非要争的话,那可能是在射箭上了。射箭是六艺之一,而六艺是孔子向他的学生传授的主要技艺。除了射以外,六艺还包括,书、术、礼、乐、御。御就是驾车,相当于现代人开汽车。驾马车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不容易,过去农村有一种专门的活儿——车把式,赶车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讲,君子无所争。但又讲,必也射乎!古代射箭可能是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凡君子,可能都是要参加的,可能相当于现代的高尔夫球,是上流社会的交流场所。所谓“揖让而升,下而饮”。上台比赛以前先作揖相让,下来后一同饮酒庆贺。“其争也君子”,意思是即使是比赛,也是君子之间的比赛,是温良恭俭让的。

启山感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另外,孔子六艺都能堪称老师吗?论语中,不见孔子教“六艺”,只是谈到,有余力而学文(诗歌?文学?),从前面看,如果说孔子是大师,那么,他是道德大师,礼法大师,文学大师,教育大师,甚至可以说是“礼乐大师”,至于“射”,是不是孔子去教,而是孔子看到期间的价值,去倡导学生学。虽圣人,圣在思想上,而不是“技术”上吧。

南怀谨地解释强调了中国的礼遇与西方的法的区别:这是讲人类文化基本问题,孔子用“举一隅”的教育方式来讲。中国文化的所谓“君子”,是与“小人”对立的名称,等于是个符号,怎么叫君子?怎么叫小人?很难下定义,等于说好人、坏人很难下定义一样。尤其站在哲学的观点来看,更是如此。好人对某一件事情好,有时在好里会变坏;坏人一切都坏,但有时在某一点上会变好。所以好人与坏人很难下定义。可是在社会、政治的立场,不能以哲学观点来讨论,好与坏是对事功而言。现在孔子所讲的君子,是站在哲学的立场讲,是一个抽象的代名词。

中国文化所讲的君子是无所争的,不但于人无争,于事也无所争,一切是讲礼让而得。无所争就是窝囊吗?不是的,孔子以当时射箭比赛的情形,说明君子立身处世的风度。射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这个射代表军事训练。他说,当射箭比赛开始的时候,对立行礼,表示对不起——礼让。然后开始比赛。比赛完了,不论谁输谁赢,彼此对饮一杯酒,赢了的人说:“承让!”输了的人说:“领教!”都有礼貌,即使在争,始终保持人文的礼貌。人之所以不同于生物世界中其他的动物,就是这一点人类文化的精神。其实人类有什么了不起,其所以为人,因为有思想,加上文化的精神。孔子讲这一件小事,也就是说人应不应该争?不论于人于事,都应该争,但是要争得合理,所以“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就是在争,也始终保持君子的风度。以现代而言,类似于希腊的所谓民主思想。中国人过去也讲民主,这个问题在《论语》中将来另有专题再去讨论它。而中华文化的民主精神,一个人立身、处世,乃至一切,都要民主。我们民主的精神基于礼让;而西方民主的精神基于法治。礼让与法治有基本上的不同,法治有加以管理的意义,礼让是个人内在自动自发的道德精神。

我倒是赞同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按照孔夫子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悟本”,本,就是“礼”,这里强调“礼让”,涵养,行为上有礼仪。作揖,饮酒(我以为不是输了就罚酒),这都是射箭比赛前后的礼仪,无论“所争”结果如何,都不忘了表达对对方的尊敬。所以,中国习武之人,在胜败之后,都对对方非常尊敬,大概承传的就是这种礼仪——尊敬每一个人——这是“仁德”表现。用实力打败对手,而不是靠使阴招。这才是君子。

现代教育,强调合作学习,强调“避免恶意竞争”,但是,好药总会被一些人给卖错——不是不要竞争,这个社会,本身就是竞争,奥运会上,讲究大家庭,但是同样是要竞争。现代社会,粥少僧多,不竞争行不行?但是,竞争,得公平,竞争过程中得对对手保持着“尊敬之心”,仁德之心。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钱穆的解释:

巧笑倩兮:倩,口旁两颊。人笑则两颊张动。此处用作笑貌美好之形容辞。兮,语辞,如今言啊。

美目盼兮:盼,目之黑白分明者。此处形容目睛转动时之美好貌。

素以为绚兮:素,白色。绚,文采义。此喻美女有巧笑之倩,美目之盼,復加以素粉之饰,将益增面容之绚丽。巧笑、美目两句见于《诗?衞风》之〈硕人篇〉,[光案:“巧笑、美目”,东大版原作“巧笑美目”,原无顿号。]惟三句相连,不见今《三百篇》中,或是逸诗。子夏不明此三句诗意而问于孔子。

绘事后素:古人绘画,先布五采,再以粉白线条加以勒。或说:绘事以粉素为先,后施五采,今不从

礼后乎:子夏因此悟人有忠信之质,必有礼以成之。所谓忠信之人可以学礼,礼乃后起而加之以文饰,然必加于忠信之美质,犹以素色间于五采而益增五采之鲜明

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义。予,我也。孔子自指。子夏因论《诗》而及礼,孔子喜而之,谓其能起发我之心意。必如此,乃可与言《诗》

此章亦是礼必有本之意。又见孔门论诗,必推明之于人事。文学本原在人生,故政治文学者[光案:此处误衍一“政”字,东大版无此政字。],必本于人生而求之,乃能发明文学之真蕴。此皆孔门论学要义。此章当与〈学而篇〉子贡言“如切如磋”章相参。[光案:“‘如切如磋’章”,东大版原作“如切如磋章”,“如切如磋”四字原无引号。]

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有人这样评析

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王尉这样解释:

子夏就问,老师,这是什么意思?孔子答:美丽来自于素面。子夏是一个举一反三的人,听到老师的回答后,说,莫非礼之兴于仁义之后吗?听到这里,孔子说,你的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是这个意思,先有仁,后有礼,仁兴礼隆以后自然有诗。假设把仁比做素的话,那么礼诗这些东西就是绚。孔子顿悟以后,说,“始可与言《诗》已矣”。说,子夏懂得仁本礼后的道理后,就可以与他谈诗了。因为在孔子看来,诗比起仁礼来,要绚得多不明白了)。

 

南怀谨分析:子夏引用到古人的诗来讨论,他们并不是作文学的研究。本来中国人作诗填词,也不是无病呻吟的,诗包括了人的思想与感情,所以他们是讨论这首诗中的意义。

诗中的“兮”字,古音是否如现在兮音的读法,并不一定,因为音韵及语言,相隔数十年就会有变动的,这个字有如今日歌曲中的“啊!”一样,没有实质的意义。再说“巧笑”,笑就是笑,为什么要来个“巧笑”呢?我们知道有所谓苦笑、大笑等许多笑态。“巧笑”就好比广告上女孩子的那个笑,似笑非笑,不是笑吗?还真是笑,笑得很迷人的就是巧笑,巧笑已经很难描述了,还要“倩兮”,“倩”是什么呢?好像电影中女演员的表演,笑得那么俏皮,还带点诱惑性的,就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漂亮的眼睛已经够厉害了,还要盼兮,眼神中流露着“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意味。“素以为绚兮”,素就是一张白纸那样,“为绚兮”,是说在白底子上画了很漂亮的图案,如果用现在的文学手法来处理这三句话,可以写好几本很好的小说。

他认为:子夏问孔子,这三句话到底说些什么——“何谓也?”当然子夏并不是不懂,他的意思是这三句话形容得过分了,所以问孔子这是什么意思。孔子告诉他“绘事后素”,他说绘画完成以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这句话的意思,以现在人生哲学的观念来说,就是一个人由绚烂归于平淡。就艺术的观点来说,好比一幅画,整个画面填得满满的,多半没有艺术的价值;又如布置一间房子,一定要留适当的空间,也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孔子的启发教育,以子夏的聪明,一听就懂,于是提出了心得报告:“礼后乎?”难道礼仪的后面还有一个“礼”的精神吗?也就是说礼的内涵比表之于外的礼仪更重要吗?说到这里,难怪孟夫子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的感怀,而后世当老师的,也应该学习孔子对学生鼓励的方式,他说:“起予者商也。”认为子夏不但讲得对,而且更启发了他自己。当一个主管的,更要效法孔子这种精神,遇到部下有好的意见,就说“对!你完全对。”这样的主管,才是成功的领导者。孔子继续称赞子夏“始可与言诗已矣”,真正懂得诗了。

他说:诗教并不是教人作一个诗人,酸溜溜地“关门闭户掩柴扉”有什么意思?要懂诗,透过诗的感情以培育立身处世的胸襟,而真正了解诗背后的人生、宇宙的境界,这才是懂得诗的道理。换句话说,人更要注意这个“素”字,素就是平淡。所以孔子在后面提到“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这也是后来中国文化里讲人生的道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所谓大英雄,就是本色、平淡,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就是最平凡的,最平凡的也是最了不起的。换句话说: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看起来是笨笨的,事实上也是最笨的,笨到了极点,真是绝顶聪明。这是哲学上一个基本的问题。人没有谁算聪明,谁又算笨,笨与聪明只是时间上的差别。所谓聪明人,一秒钟反应就懂了,笨的人想了五十年也懂了,这五十年与一秒钟,只是那么一点差别而已,所以了不起就是平凡。唯大英雄能本色——平淡。上台是这样,下台也是这样。所以曾国藩用人,主张始终要带一点乡气——就是土气。什么是土气?我是来自民间乡下,乡下人是那个样子,就始终是乡下人等个样子,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彭玉麟、左宗棠这一班人,始终保持他们乡下人的本色,不管自己如何有权势,在政治功业上如何了不起,但我依然是我,保持平凡本色是大英雄。另一句“是真名士自风流”,同一意义,不再重复了。

这一段说明了“绘事后素”,是指一个人不要迷于绚烂,不要过分了,也就是一般人所谓不必“锦上添花”,要平淡。这以后,又引用孔子的话,说明中国文化传统的立场。

我的理解:南怀瑾的前后不太一致了。我以为,本来,子夏的问话,只是问“为什么‘素以绚兮’”,而不是过分。孔子回答“绘画完成后,才能知道素色的可贵”。这本是很合逻辑的。然后子夏又问“礼后乎”,礼,是形式,是为了彰显“仁”的可贵。孔子倡导“礼”,是为了彰显“仁”的可贵。礼,能够为仁添色。

这是子夏经过跟老师讨论诗经,从诗经中得到的关于“礼”的启示。

你读诗,能够领会诗经的真谛,所以,可以与你来讨论诗经——在《学而》,有子谈论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便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孔子对“诗三百”的高度重视——他整理《诗三百》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仁”的态度,做人的学问都在其中啊!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1)不足徵(2)也;殷礼吾能言之,宋(3)不足徵也。文献(4)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1)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2)徵:证明。

(3)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4)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今天再读,得加上属国)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证明了。”

这一段话表明两个问题。孔子对夏商周代的礼仪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们都能恪守礼的规范,可惜当时僭礼的人实在太多了。其次,他认为对夏商周之礼的说明,要靠足够的历史典籍贤人来证明,也反映了他的求实态度。

钱穆:文献:文指典籍,献指贤人。

此章孔子自言学夏、殷二代之礼,能心知其意,言其所以然,惜乎杞、宋两国之典籍贤人皆嫌不足,无以证成我说。然孔子生周室东迁之后,既是文献无徵,又何从上明夏、殷两代已往之礼?盖夏、殷两代之典籍传述,当孔子时,非全无存。孔子所遇当世贤者,亦非全不能讲夏、殷之往事。孔子博学深思,好古敏求,据所见闻,以会通之于历史演变之全进程。上溯尧、舜,下穷周代。举一反三,推一合十,验之于当前之人事,证之以心理之同然。从变得通,从通知变。此乃孔子所独有之一套历史文化哲学,固非无据而来。然虽心知其意,而欲语之人人,使皆能明其意,信其说,则不能不有憾于文献之不足。即在自然科学中,亦时有不能遽获证明之发见,何况人文学科之渊深繁赜。则无怪孔子有虽能言之而证成不足之叹。学者当知学问上有此一境界,惟不可急求而至。又本章可与〈为政篇〉“殷因于夏礼”章参互并读。

王尉的理解

孔子说,夏礼我能讲,我能说得差不多。下面讲,“杞不足征也”。这个“征”,是“证”的意思,意思是证明。杞是个国家,原来是夏朝的都城所在地。孔子讲,现在杞国这个地方实行的夏礼,是不是真正的夏礼,我持怀疑的态度。因为没有东西证明那就是夏礼。孔子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后面他又谈到殷礼。殷礼我也能讲,我也懂。“宋不足征也”,宋也是个国家,在现在的河南一带。现在在宋国实行的礼是不是就是夏礼,我拿不准。什么原因呢?“文献不足故”也。这里出现了“文献”两个字。我们现在经常讲这两个字,尤其是在搞研究的人常常讲文献,文献两个字来自于《论语》。孔子的意思是说,没有相关的文献,就没法证明现在在杞国和宋国实行的礼节就一定是夏礼或者殷礼。后面这一句,孔子讲,“足,则吾能征之矣”,如果文献足的话,我就能证明。孔老夫子是很严谨的,那时候他研究问题时就讲究文献,他说有文献我就能证明,没有文献我就不能证明。在2500年以前,孔子做研究就讲究文献,他研究的是礼,假设孔子做自然科学研究的话,我想他的成就也会很大,因为他做事很严谨。不像我们现在有些搞研究的,态度不严谨。更不可接受的是还有虚造数据的。一些研究生做论文做不出来,就用倒推法。先把结论做出来,数据不够怎么办?凑一下,编一些,好多人以前就是这么搞的。这样的做法当然不需要文献来证明了。

王尉地解释更透彻辩证一些。

南怀谨地解释引用了当代的例子。孔子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根据历史来的,而历史与文化是不可分开的。

这里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封建制度。当周武王统一了中国,所谓封建,并不是只封自己家里的人,像尧、舜、禹、汤的后代,都封了诸侯,所以周朝的封建,不是西方的封建,不能随便把中国封建制度与西方的所谓封建混为一谈,那是错的,等于说没有把自己的家当搞清楚。——这里孔子说如果拿杞国的文化,来看夏代的文化,并不准确,更不完整,但殷商以后的宋国,所保留的文献资料也是不够,这两个诸侯之国所保留的祖宗文化都没有了——这里要特别注意,任何一个民族的后代,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文化历史,就是自己把自己毁灭,后代就无法考证。孔子说,假如他们自己不毁灭自己,保存了祖宗的文化资料,我就有办法整理。

这里放进了孔子的话,就是说明保存文化的重要。

读这段话,真是费了心思。杞跟夏的关系,宋跟殷什么关系?我没系统学过历史,只能在网上查看历史年代,一一对应,从而搞清楚了杞国为什么要“夏礼”,宋国为什么要“殷礼”。其实这段话,承接了上文的“礼”的传承问题,考证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虽然说能够讲清楚夏殷之理,但是,落实到具体案例上,因为文献不足(不知道保存资料啊),故而,很难搞清楚到底“是还是不是”。只是,这句话的背景,不清楚。只能“就事论事”,而很多人研究论语,也都是在就事论事

但是,读了钱穆的解释,从他对“献”的解释,认为“贤人”不足,看得出他对杞国和宋国的礼文化,还是不十分满意的,大有认为他们不注意保存资料,不注意文化乘传的态度

 

【子曰:“禘(1)自既灌(2)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3)。”】

(1)禘:音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2)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3)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钱穆:禘:周制,旧天子之丧,新天子奉其神主入庙,必先大祭于太庙,上自始祖,下及歷代之祖皆合祭,谓之禘。又称吉禘。禘者,谛也。遇合祭,列祖先后次序,当审谛而不乱。又每五年一禘祭,为常祭中之大者,亦在太庙,为合祭,与羣庙各別之祭不同,亦与郊天之祭不同。诸侯惟不当郊天,然亦有禘祭。鲁文公时,跻升其父僖公于闵公之前。僖公虽为闵公之庶兄,然承闵公之君位;今升于闵公前,是为逆祀,《春秋》讥之。定公八年,曾加改正。然其事出于阳虎,此后殆仍是僖跻闵前。此章之禘,当不指吉禘。因孔子仕鲁,在定公十四年,此时未有国丧。定公之卒,孔子已去鲁,故知不指吉禘言。然则此章之禘,乃指五年之禘祭。

既灌而往:灌,借作祼字,又作盥,乃酌鬯初献之名。鬯者,煮香草为郁,和黍酿酒,其气芬芳,以之献于尸前。孔子不赞成鲁之逆祀,故于禘祭不欲观。但亦不欲直言。灌在迎牲之前,灌毕而后迎牲,尚是行礼之初。自灌以往即不欲观,无异言我不欲观有此禘礼。

本篇二十六章,多论当时之礼乐。然时移世易,后世多不能明其意义之所在。如本章,后儒纷纷考订,莫衷一是。今酌采一说,其他则略。非谓古礼必当考,[光案:“非谓古礼必当考,”之逗号,东大版原作“非谓古礼必当考。”之句号。]特由此可以窥见孔子当时论礼之大意,此亦有古今通义存焉,固不当以自己时代之主观,而对历史往事尽作一笔抹杀之轻视。

【白话试译】

先生说:“我对禘礼,只待香酒初献灌之后,便不想再看下去了。”

网上有人解释说: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这里,他对行禘礼的议论,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也表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

王尉的解释:在这里有一个字:禘。看看这个字的构造,就明白什么意思了,右面是个皇帝的帝,左面是个“示”,“示”在古代就是鬼。古代皇帝或天子主持或者说祭奠、皇帝与天子的活动就叫做禘礼。孔子在这里谈到禘礼,并且谈到观礼。这使我们很疑惑。鲁国不是天子呆的地方,怎么会有禘礼呢。这里有个典故。据《礼记》记载,周公去世后,周成王为了纪念周公在建立周朝过程中的功德,特许对周公的祭祀实行禘礼。鲁国是周公后代的封地,所以在鲁国可以看到禘礼。但到了孔子生活的年代,在举行活动时,态度也不够庄重。这就使孔子很不满意。于是孔子认为,现在的禘礼没有多大的意思。所以自灌以后,他就不想看了。灌是什么呢?灌就是把酒洒在地上。由这一章可见。孔子对当时礼崩乐坏的情况是非常无奈的

王尉的解释与上面的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表达了孔子对现状的不满。

南怀谨地解释首先是比较系统的

所谓“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中国文化和西方一样,有狭义的宗教。“禘”象征宗教的精神,祭天地祖宗之礼。讲到这里,要认识“禘”字的来源了,至少要拿《康熙字典》来研究。过去读书,五、六岁以后,先研究“小学”,就是研究作人道德行为,等于现在学校的公民课程——洒扫应对。“洒扫”从文字上看很简单,洒洒水、扫扫地而已;“应对”可就麻烦了,对老前辈行什么礼,到了客厅坐什么位置,送一封信给叔叔伯伯,讲话的态度该怎样等等,作人处世都包括在应对当中。除此之外,研究“小学”之学,就是后来所谓的说文、训诂等的文字学,探讨文字的来源。中国文字不同于西方文字的拼音而成,中国文字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法。

我们知道中国字的部首是从“一”字开始。“一”就画分了上下,所谓一画分天地;再在上面加一画“二”(上),就是上,下面加一画就成“?”(下),是为下。宇宙本来是圆的,无法分别,现在分了以后,“人”在“?”的下面,即成为“?”,这个字就代表了天。我们看到了“示”这个字,就是表示上天垂下来许多象征,显示给人们看,太阳、月亮、风云、雷雨都是上天的垂示,所以这个字,就代表了与上天的关系。圆圈中间加个十字,就代表了土地的“田”字,这土地上面出了一点苗芽便是“由”,再向下伸展成为上下通的便为“申”,在申旁再加上“示”;表示由天上来的,而上下左右都能通达,便谓之神。只能下行旁通而上面长了一根象征性的毛毛“?”就是鬼。那帝的篆文“?”也是表示上天垂示下来的征象,代表形而上的,不可知,不可说,也无法形容他,有这样一个力量,这样一个东西在,就叫作帝,再加上示,就成了一个宗教性的哲学观念。中国古礼称祭天地的礼为“禘”。至于形而上,到底有没有?又是怎么样一个东西?暂时不谈,到此为止,如再向上讨论,就牵涉到哲学与科学的问题了。

(感悟:而我,由此想到了新课程,想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汉字本身就是文化与工具性的统一,汉字本身承传着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的。因此,我们学习汉字本身,也是领悟中华文化的过程。)

禘,古代国家举办禘礼,皇帝代表全民祭祀大典,仪式非常隆重。皇帝在此期内,不回内官,必须清心寡欲,反省自己。在中国古文中所谓的斋戒沐浴,便是如此。“斋”是内心的反省。(后来中国人对佛教的吃素也叫吃斋,那是有不同的意义,由于佛教戒律中一种“八关斋戒”而来。)斋是中国文化中心理的净化,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清理思想、排除人欲,真正的作到肃庄叫作斋戒。沐浴也不止是洗澡,而是孔子在《易经•系辞》上所讲“洗心退藏于密”的意义。所以古代禘礼,是国家的大典,全民的大典,领导者皇帝斋戒沐浴七天或三天以后,才代表全民出来主祭,要全副精神,诚心诚意,很郑重的,等于是一个宗教家的大祈祷,绝对不可马虎。在这里,孔子指出当时文化的衰败,大家参加禘礼,都只是在真戏假做而已。这等于现代有许多人吊亲友乃至长辈的丧事匆匆忙忙,叫一辆计程车,赶到市立殡仪馆,签一个名,行三鞠躬礼,好像去缴一百元什么税似的,缴完了,赶紧就跑,没有一点肃庄悲戚之感。今日社会这种风气,也是文化精神一个重大的问题。

南怀谨对一个“禘”字的研究,从中推演出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从而有联系到了现在的社会风气。实在有感而发。

南怀谨说:就是说禘礼开始以后,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献神禘的酒以后,心里就想赶快走了,接着祈祷等等隆重的祭礼,都在那里应付了事。孔子看到这种情形感叹的说:“吾不欲观之矣!”我实在不想看下去了,为什么不想看?就是认为何必勉强做假,而丧失了这件事的实际精神呢

孔子这几句话,有很多意义。譬如现在社会上举办许多事情,内心没有真正的诚意。无论是宗教仪式或任何社会的宣誓,只要举起手来表示一下,心里完全没有肃庄恭敬的诚意。冷眼旁观者看来,不得不油然而兴“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的感慨。这就是中国文化告诉我们,事事要发自内心的诚恳,而不完全在于形式,一切形式,都必须配合内心的诚恳,才有意义。

感悟:短短的一句话,揭示了人们“内心”真诚于“礼”重要性。只注重形式,没有内心真诚的“礼仪”,孔子内心是厌恶的。由这里,我联系想到了第二篇《为政》中的“问孝”,孝,主要是态度啊!

[子曰:“道(dǎo)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dǎo)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里面强调了“知礼”的重要性。内心要遵从,总比外在约束的效果好。

同时又想到了上文中:[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yuè)何?”]

看来,人的主观精神因素非常重要。

由此,我又想到了时下的课程改革:为什么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一个道理。

我还想到了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我们要求教师学习、做笔记、札记反思。我们做了好多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很必要,但是,如果没有教师自身对这件事情的高度重视,应付差事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钱穆解释:

不知也:本章承上章来。孔子不赞成鲁之礼,或人因此为问。孔子不欲深言,故诿曰不知

示诸斯乎:一说:示,同视。又一说:示,当作寘,同置。斯指下文掌字。从前解,孔子既答或人曰不知,又云如有知其说者,其于天下事,将如看自己手掌般,一切易明。从后解,谓天下如置诸掌,如孟子谓:“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两解均可通,今姑从后解。

指其掌:此《论语》记者记孔子言时自指其掌。

本章亦孔子平日主张以礼治天下之意。盖报本追远之义,莫深于禘,此乃斟酌乎人心之同然而始有此礼。《左传》定公八年载,阳虎欲去三桓,乃順祀先公而祈焉。可见文公之逆祀,其事悖于人心,鲁人不之服。故下距一百十五年,阳虎欲为乱,犹借此以收人心,并以彰三桓之非。盖鲁政主于三桓,鲁之失礼,即三桓之失政。昧于礼意者,亦可谓若文公之跻僖于闵,亦人子孝亲之心;而不知其大悖礼而可以召乱。《中庸》有言:“明乎郊社之礼,禘嘗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光案:“示诸掌乎!”之惊叹号,东大版原作“示诸掌乎。”之句号。改为惊叹号]可为此章之注脚。孔子毕生崇拜周公,实深有契乎周公制礼以治天下之深旨。盖礼治即仁治,即本乎人心以为治。礼本乎人心,又绾神道、人伦而一之,其意深远,非人人所能知。故孔子答或人曰不知,不仅为鲁讳,亦实有所难言。

又按:秦汉以下,多侈言以孝治天下,不知孝而违礼,亦将陷于不仁。不仁则不足以为孝。如宋之有濮议,明之有大礼议,此与孔子之不欲观于鲁之禘,皆脉络相承。今虽时异世易,古人之所争于礼者,今多不识其意旨之所在。纵曰考礼议礼,其事非尽人所能,然古人言礼之意,则终不可以不知。故于此两章,粗为阐述其大义。

【白话试译】

有人问:关于禘祭之礼的说法。先生说:“我不知呀!若有能知禘礼说法的人,他对整个天下,正像摆在这里呀!”先生一面说,一面指着自己的手掌。

 

祭如在:此祭字指祭祖先。

祭神如神在:此指祭天地之神。祭礼本对鬼神而设,古人必先认有鬼神,乃始有祭礼。但孔子平常并不认真讨论鬼神之有无,只临祭时必诚必敬,若真有鬼神在其前。此两句,乃孔子弟子平时默观孔子临祭时情态而记之如此。或说,此两句乃古语,下文子曰云云,乃孔子因此语而感发为说,今不从

吾不与祭如不祭:孔子虽极重祭礼,然尤所重者,在致祭者临祭时之心情。故言茍非亲自临祭,纵摄祭者亦能极其诚敬,而于我心终是阙然,故云祭如不祭。盖我心思慕敬畏之诚,既不能亲切表达,则虽有牲牢酒醴,香花管乐,与乎摄祭之人,而终是失却祭之真意。此乃孔子平日所言,记者记其言,因连带记及孔子平日临祭时之诚敬,以相发明。

本章发明孔子对祭礼之意见。然孔子平日似未曾特有一番理论以表达其对祭礼之意见,本章亦仅就其日常之心情实感而道出之。此等处,学者最当细细体玩。因孔子论学,都就人心实感上具体指点,而非凭空发论,读《论语》者首当明白此义,并当知吾人虽生两千五百载之后,而有时我心之所实感,仍可与孔子当年有同感。人心大同,不为古今而殊,可于孔子之言,弥见其亲切而有味。

【白话试译】

先生在祭祖先时,好像真有祖先们在受祭。他祭神时,也好像真有神在他面前般。先生说:“我若不亲身临祭,便只如不祭。”

表情很重要啊!既然是“祭祀”,内心和表情都是虔诚的才行。我想起了我一次要拆门房子翻建。别人告诉我,你得念叨念叨。于是,我拿着瓦刀上了房,很随意的念叨,请诸神原谅,推让。因为态度不够真诚,结果,第二天,盖小房子下了一天小雨

南怀瑾:

有人问孔子,关于“禘”这个礼仪的说法,和这一套学术思想的理论,它的基本精神又在哪里?孔子怎么答复呢?他说:“不知也”——我不知道。孔子真的不知道吗?当然,这是他幽默的话,换句话说,是一种“反教育”,用现代术语来说,是“反激式的教育”。他的意思是说,这一种基本的文化精神,大家应该知道的。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么我也不知道了。且看他说了不知道以后又怎么说下去,就可明白他真的知道不知道了,“……‘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譬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孔子指自己的手掌说,真正懂得这个文化精神的人,看天下国家事事物物的道理,就好像是呈现在这掌心上,这么清楚明白了。他指着他的掌心,用动作来表示天下的事理,就像指顾之间,如在目前那样的容易。由此你说他懂不懂禘之礼?当然懂。

为什么要拜天地呢?这就代表了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所在之处。我们以前过年,正月初一早上起来,家长带领全家的人,先要祭天地、拜祖宗,虽然仪式简单,但却很严肃,而慎重。春秋二季要祭祖,也就是实行“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的尊敬传统的精神。现代一般家庭,就从来不祭祖,连跪拜的礼都不会行,这就是教育的问题,值得重新研究、重新修整。保持这一点传统,这一点习惯,使后代知道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这是孔子所说祭祀祖宗和祈祷时心仪的原则,当我们祭祖宗的时候要以“如在”目前相对的诚心,犹如祖宗尚在面前一样的诚敬。假使是祭神,神就在此。要表里如一,才是肃斋庄敬的道理。所以他又说:“吾不与祭,如不祭。”假使说我因为没有时间,没有亲自参与这个祭典,只是象征式由别人去代表一番,这样就等于不祭,又何必故作排场呢?这种精神,不但告诉我们对于任何祭典要如此,同时也间接地告诉我们作人的道理,无论对生者或死者,由明里到暗里,都要由衷一贯。

我们现在讲民族精神。热爱国家民族的人,为什么到了国外,看到自己的国旗便肃然起敬?我们在国外看到国旗的那种心情,与在国内看到国旗的心情绝对不同。在某一个时候甚至会为之掉下眼泪。其中道理,就是这种精神的流露。所以一个人的修养,对人对事,都要有这种“祭神如神在”的心理。否则,表面上非常恭敬,内心里又是另一回事,那是没有用的。所以由于孔子的这番话,了解了祭礼,依此来讲作人的道理,也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感悟:礼,是用来表达真诚的内心的,是表达内心真诚的“仁爱”态度的。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