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山的日志

高启山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论语里仁学习心得之四——孝是仁之基

高启山
更新于: 2016年3月20日 09:20

论语里仁学习心得之四——孝是仁之基

高启山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钱穆:

喻,晓义。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用心不同,故其所晓瞭亦异

或说:此章君子小人以位言。董仲舒有言: “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乃此章之确解。今按:董氏之说,亦谓在上位者当喻于仁义,在下位者常喻于财利耳。非谓在下位者必当喻于财利,在上位者必自喻于仁义也。然则在下位而喻于义者非君子乎?在上位而喻于利者非小人乎?本章自有通义,而又何必拘守董氏之言以为解。

又按:宋儒陆象山于白鹿洞讲此章,曰:“人之所喻,由于所习,所习由于所志。”于此章喻字外特拈出“习”字“志”字,可谓探本之见。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所了解的在义,小人所了解的在利。”

此章讲君子小人在思考问题方面的区别。

南怀瑾:

南怀瑾再讲这句话的时候先讲了半天逻辑起源,有介绍黑格尔的逻辑、中国易经中的逻辑,再讲印度的“因明学”,我发现南怀瑾再接读论语的时候,始终把“道、儒、佛”结合在一起来讲。

南怀瑾是、最后才说:

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如果拿孔子这个观点来看今天的世界就惨了,今天世界的一切都是喻于利,处处要把利欲摆在前面才行得通。不过,满天下都是小人,也就单纯了,麻烦的是,始终还有小人与君子的分野存在,这就很难办了。

其实,就这句话而言,与前面的“君子怀刑、小人怀利”是一个道理的。君子思考问题,解释问题,总是要先考虑道义,追求的是道义,而小人则不然。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钱穆:

齐,平等义。思齐,思与之平,愿己亦有此贤。內自省,內心自反省,惧己亦有此不贤。此章见与人相处,无论其人贤不贤,于己皆有益。若见贤而忌惮之,见不贤而讥轻之,则惟害己德而已。又此章所指,不仅于同时人为然,读书见古人之贤,亦求与之齐。见其不贤,亦以自省。则触发更广,长进更易。

又按:此章当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章合参。

【白话试译】

先生说:“遇见贤人,当思与之齐等,遇见不贤之人,当自反省莫要自己亦和他一般。”

南怀瑾

上面曾经讲到过,真正“仁”道的人,一定能爱人,不会讨厌人。即使讨厌,也是要把讨厌的人改变过来,使他同样地能达到“仁”的境界。在这里又补充这个道理说,我们看见一个道德、学问有修养的贤者,就想达到他那个境界,跟他在造诣上有同等的成就;如果看到不贤的人、坏的人,最好当作自己的借镜,藉以自我反省。上面一句话就是说明上文仁者爱人不能恶人的道理;下面一句话,就是解释上文“人之过也,各于其党”的道理。

反思当下,社会风气受到影响,实在是做君子不容易——自己见贤思齐,见不贤则逐利了。尽管我已经知天命之年,却还不能完全不活。愧!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钱穆:

几谏:几,微义。谏,规劝义。父母有过,为子女者惟当微言讽劝,所谓下气怡色柔声以谏。又说:几者,初见端倪义。父母子女日常相处,父母有过,当从其端倪初露,便设法谏劝。然就文义言,此当云“以几谏”,不当云“几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所谓几谏,仅微见己志而已,不务竭言。若父母不从,仍当起敬起孝,不违逆。待父母心气悅怿,再相机进谏。旧解谓见父母之志不从。则只“不从”二字已足,且当云“意不从”,不当云“志不从”。故知见志,指子女自表己志。为子女者仅自表己志,即是不明争是非,亦即几谏之意。

不违亦可有两解:一是不违其父母,二是不违其原初几谏之意。既恐唐突以触父母之怒,又务欲置父母于无过之地,此见孝子之深爱。然敬是敬父母,则不违当以不违父母为是。

劳而不怨:劳,忧义。子女见父母有过,当忧不当怨。或说劳,劳苦义。谏不从,当反复再谏,虽劳而不怨。然此反复再谏,仍当是几谏,则乃操心之劳,仍是忧义。

此章见父子家人相处,情义当兼尽。为子女者,尤不当自处于义,而伤对父母之情。若对父母无情,则先自陷于大不义。故必一本于至情以冀父母之终归于义。如此,操心甚劳,然求至情大义兼尽,则亦惟有如此。茍明乎此,自无可怨矣。

【白话试译】

先生说:“子女奉事父母,若父母有过当微婉而谏,把自己志意表见了,若父母不听从,还当照常恭敬,不要违逆,且看机会再劝谏。

南怀瑾:

现在又讲到孝道中仁的范围,他说对于父母的过错必须“几谏”。什么叫“几谏”呢?这种孝道的精神,也并不是说父母一定会不对,只是说如有不对的地方,要温和地劝导,即使反抗也要有个限度。总之,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把道理明白地告诉他,可是自己是父母所生的,所养育的,必要时只好为父母牺牲,就是这个原则。

南怀瑾的解释,强化了“无奈”。当然,态度要温和,反复劝导是对的。不过,真的明知不对,自己能解决好不解决,大概就不知真的孝道中的仁了。或许,我理解的不对。

不过,如文革中划清界限之类,倒是真的不仁不义了。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钱穆: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远游,指游学、游宦。远方从师,或向远方谋职,皆须长时间从事。顾念父母之孝养,故不汲汲也。方,位所义。方位定,纔知方向。如已告往甲地,不更他适。上句已言不远游,下句亦指远游可知。有须远游,则必有一定的地方。而近游之须有方位,亦可推知。既有方位,父母有事,召之必知处。此章亦言孝道。古时交通不便,音讯难达。若父母急切有故,召之不得,将遗父母终天之恨。孝子顾虑及此,故不远游。今虽天涯若比邻,然远游者亦必音讯常通,使家人思念常知其处。则古今人情,亦不相远。读者于此等处,当体谅古人之心情,并比较今昔社会之不同。不当居今笑古,徒自陷于轻薄。

【白话试译】

先生说:“父母在时,不作远行。若不得已有远行,也该有一定的方位。”

父母有事,不能即使在身边照应,本身就是对父母孝道尽得不够了。这句话,同时在讲个人事业、仕途与照应父母的关系。这是一个孝子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南怀瑾:

古人讲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要远游,也一定要有个方向。这种解释,我不大同意。有哪一个人出门会没有一定方向乱走的呢?到月球去也还是个方向。我认为“游必有方”的方是指方法的方,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方”者应是方法,不是方向。

南怀瑾将“方”解释为方法,我倒是赞同——既能让父母有所照应,自己也能更好的从事需要做的事情。这样,家庭国家两不误。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钱穆:盖〈学而篇〉一章乃言观人之法,此章言孝子之行。

南怀瑾: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过,(什么时间讨论过?《学而》篇内。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但本篇到这里,为什么又单独的提出来呢?这是接到上面一句“游必有方”所引起。离开了父母,不在父母面前三年,对父母的爱心、孝心深系于怀,这就是孝子。同时,对于古人在上面解释这句话的错误,也有了明证,而可以纠正过来了。

南怀瑾的解释,结合了“游必有方”,在钱穆老师揭示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和提升——可以离开,但是,爱心不变。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钱穆:

知,犹识也。常记在心之义。喜者,喜其寿。惧者,惧其来日之无多。喜惧一时并集,不分先后。或说:父母之年,子女无时不当知。或父母年尚彊,然彊健之时不可多得。或喜其寿考,而衰危已将至。此说亦有理。但读书不当一意向深处求,不如上一说,得孝子爱日之大常。

此章描写孝子心情,甚当玩味。惟其忧乐之情深,故喜惧之心笃。

以上四章皆言孝。孝心即仁心。不孝何能仁?当知能对別人有同情,能关切,此乃人类心情之最可宝贵者。孔子特就孝道指点人心之仁。人当推广孝心以达于仁,若以自私之心对父母,处家庭,初视若亦无违孝道,然心不仁,亦将不孝。此心是一,即仁便是孝,即孝便是仁,非谓仁孝可有先后之分別。

【白话试译】

先生说:“父母的年岁,不可不常记在心呀!叫你一想到,又是欢喜,又是忧惧。”

南怀瑾:

孔子说,我们做子女的人,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为什么呢?两种心理,一种因为知道父母的年龄多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而高兴;但同时又害怕,因为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站越近,为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越短,所以就有这两种矛盾的心理了。

 

是啊,连父母都不能孝顺的人,怎么能跟其他人讲究仁义?我们日常经常经常讨论的话题。一次在车上遇到一位大姐,在做义工。结果,家中有九十高龄的老婆婆,自己不伺候,却去做义工。是仁道么?一个道理啊。当然,我们还不能做到“见不贤思己过”,做君子,还真得讲境界啊!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1)
  • 阅读行动
    仁、孝都是大学问!每个人都知道要孝顺,然而面对喋喋不休的老母亲、面对痴呆瘫痪的老父亲,又有几个人能将孝坚持下去?正如网络上说的:人们可以无休止的原谅尿在裤子上的孩子,却无法耐心的对待不能自己吃饭的父母,多么让人伤心啊......读高老师的文章,学做人的道理!
    2016-03-22 16: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