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一个美丽的称呼
“同学”,一个美丽的称呼
——《教师妈妈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读书随笔
杨慧莹 2015.12.13
《做孩子的“同学”》,首先我就被这个题目吸引住了,读者可能会认为这位家长是在“陪读”,做着现在许多家长都在做的事——孩子在写作业,家长在旁边陪着,学习孩子的功课,随时准备“冲锋陷阵”,给孩子解决疑难问题,甚至有更用心的家长,孩子学到几年级他就跟着学到几年级,俨然成了“大师级”人物,语数外政物史地生“八项全能”。但是此文的作者并不是如此,她和孩子“比作业”,孩子写作业她备课;她和孩子“比读书”,每晚睡前都和孩子看会儿书;她和孩子“比耐性”,一起安静地学习两个半小时。她说“每个人都需要成长,都需要学习。能够陪孩子读书,陪孩子一起成长,才是一个聪慧、优秀的家长的明智之举。”
“同学”,多么美丽的称呼!汉语真是非常奇妙,一个小小的称呼里就包含着许多的意味。我曾多次听别的老师讲课,发现老师们对学生的称呼也是丰富多彩。
有的老师叫学生“孩子们”。这个称呼更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且老师一定不能太年轻,才能显出这一声“孩子们”中所包含的亲切之感。如果面对的是初中生,如果老师是我这样貌似很年轻的女性,叫一声“孩子们”,只会让“孩子们”反感,他们正是青春期,处于自我觉醒的时期,人家都盼着长大,希望别人拿他们当大人看呢。一声“孩子们”,把一个个期盼平等的心打了下去,人家能爱听吗?
有的老师叫学生“宝贝儿”。听到这个称呼时,是在一次大赛上,那个三十多岁的女老师面对着一群初中生,一口一个“宝贝儿”,当叫一个高高大大的男生“宝贝儿”上去板演的时候,我明显地看出了他的尴尬。我在心里问:“老师啊,你真把学生当‘宝贝儿’了吗?如果他们真的在你心目中有那样重的份量,你就应该清楚他们需要的不是虚假的亲昵,是实在的尊重。”一声“宝贝儿”,不仅没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反而疏离了。
有的老师叫学生“你”,而且通常后面加的是一个重重的感叹号。记得有一年我在初三,校领导去听我的课,听完了主任很诧异地问我:“杨慧莹,你是怎么了?从前挺温温柔柔的一个女子,怎么到了初三就变了样子?板着个小脸儿,上课声音不大,但是声声干脆有力,手指指这个,严厉地说‘你回答!’又指指那个‘你回答!’听得我心里都发颤。”她说着模仿着我的动作、表情,那一个个“你回答”真是让我无地自容!“你回答!”难道初三的紧张生活让我连说出学生名字的空儿都没有了吗?让我连伸出手掌做出个“请”的动作的礼貌都没有了吗?从那以后我轻易不称呼学生“你”,即使是借班上课,不知道学生的名字,我也会说:“这位女生(男生),请你来说好吗?”
还有的老师叫学生的“小名”或“昵称”。这种称呼适合在自己班里上家常课时比较随意的情况下。我们班里有个胖胖乎乎的男生,征得他的同意,我给他起了个昵称,叫“小胖熊”,平时上课,看见他走神了,我会大喝一声“小胖熊,你想什么呢?”于是,“小胖熊”立刻瞪起不大的眼睛重新精神抖擞地听起课来。但是,这样的称呼不可以随便叫。有一次听课时,一个老师请四个学生上台分角色朗读,其中一个男生读的是“大海狮”的话,读完了,老师拦住那个男生说:“大海狮,请留步!”下面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立刻笑成一片,大家是高兴了,可是那个“大海狮”满脸通红。估计课下一定会有许多孩子打趣他了。这样的“昵称”真的是可以随便叫的吗?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同学”。什么是“同学”呢?简单的说,“同学”,就是“共同学习”,这个称呼其实折射的是一种人际关系,老师或家长称孩子为“同学”,是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孩子,是不把孩子当成孩子,而是把视线拉平,把孩子当成一个个鲜活的“人”。这种尊重,是“宝贝儿”“孩子”“你”无法感觉到的。
- 所有评论(3)
-
冯翠红你的读书感悟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呢!2016-02-29 17:35 回复
-
杨慧莹阅读行动: 杨老师的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深思,的确,一个“同学”代表的意义何止一个称呼,它体现出的是一种共同学习的人际关系,表达出的是一种平等、一种尊重!杨老师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意义非凡的东西,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回复 @阅读行动:谢谢!平凡的教育生活其实不平凡!
-
阅读行动杨老师的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深思,的确,一个“同学”代表的意义何止一个称呼,它体现出的是一种共同学习的人际关系,表达出的是一种平等、一种尊重!杨老师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意义非凡的东西,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016-01-27 10: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