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简单,热烈的安静
丰富的简单,热烈的安静
文/杨慧莹
第一次听这首歌,是东哥在群里发了初稿以后,当时是和十岁的儿子一起听的,他是个小歌迷,尤其爱听TFboys的那些节奏很快,青春的能量就要溢出的那种歌,但是当他安静地和我听完这首歌,他瞪着大眼睛问:“妈妈,这是什么歌?真好听!”问它好听在哪里,他当然是说不出的。于是我就问自己:是什么打动了你?我想首先是它的简单和安静,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热烈的情感,歌词是词语、短语和短句的组合,最长的句子也只有六个字。曲调也简单,没有那种特别明显的“高潮”,听了几遍就可以跟着哼唱了。这样的简单和安静,太适合湿地了!湿地就是全国各地想要更好地“自生长、共生长”的草根老师的家,甚至君姐和东哥始终也没有忘记他们也是曾在生长在大山的褶皱里不被别人所知的一株小草、一朵小花。无论走多远,他们的耳中都有宁静安谧的世界,他们的身上都有泥土的气息,他们的心中都有一种孩子般单纯的热爱。世界是复杂的,我们是简单的。“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平淡、简单也许才是生活的本味吧!
但是这种简单和安静,又很不简单,这是一种丰富的简单,热烈的安静。
这简单中有艺术。“长着草,开着花,缤纷世界,风景如画;看着山,望着海,俗世凡尘,诗意繁华。”我特别喜欢后面这两个词, “俗”字,右半部分是“欲”字的省略,表示人的日常俗求,这个字的本义是有七情六欲的凡人,引申为“平凡的生活,人世间”。“凡”甲骨文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个“诗”字。“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庙宇。“诗”,表示祭祀主持者祝祷赞颂。造字本义:祭祀时赞颂神灵和先王。在汉语中常“诗歌”并称,但“诗”与“歌”有明显不同:“诗”将浪漫、神秘的心与灵外化为文字,但阅读欣赏者限于少数知识阶层;“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任何不识字的百姓都可以听可以唱。“繁”这个字就更有意思了,金文中它这样写“”左边是: (每,生育)右边是:(系,结绳计数),表示记录生育数量。造字本义:大量生育,结绳计数。于是引申为多杂的、丰富的。“华”字在甲骨文里可漂亮了!——“”像一棵树上满是花枝的样子。于是引申为灿烂绚目的,绚丽的。
你看“俗世凡尘”,极力强调平凡、单调,而“诗意繁华”,却意为“绚目、丰富”,两个在意义上存在巨大的反差的词语一并列,艺术效果就出来了。从“俗世凡尘”到“诗意繁华”之间本有无穷大的距离,是什么力量使这距离变成零?
我想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每一个湿地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答案在陪伴东哥的一个人千里骑行的“小路”里,也在年会上君姐漂亮的长袍里;在自费从祖国各地奔赴宜昌的身影里,也在挥汗如雨做好幕后工作的东哥们的身影里;在各地草根教师共同经营的语文湿地微信公众号里,也在雨后春笋一样出现的个人公众号那一篇篇有温度有力量的文字里……
所以,这简单是丰富的简单,这简单中有湿地人诗意的情怀。
这安静中还有热烈的青春。
我特别喜欢这个词“死磕死扛”,其实最初的歌词是“死磕硬扛”,可能是由于是时失误,变成了“死磕死扛”,如果真是失误,那么我觉得这个失误真是太好了!这个“死”不是生命的终结,没有死亡的伤痛,它是“拼命的,不顾一切的”,它有的是生命对自我的挑战,有的是咬紧牙关的坚守,有的是付出一切也不悔的悲壮。看到这个词,我眼前出现的是那个在风中雨中暴烈的阳光下崎岖的山路上那个孤独的身影,这个身影已经成为大家心中的一种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就是“死磕死扛”。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远方”。
“远方”这个词是歌词中出现了两次。其实在诗歌中,是忌讳词语的重复的,但是这不是诗歌,这是我们湿地自己的歌,没有那么多的束缚,只是唱心中所想就可以了。“远方”一词重复了两次,这种重复本身就是一种强调。“水长长,路长长,”“爱长长,情长长”,一路都是风景,我们欣赏着风景,又希冀有更美丽的风景,这风景就是“远方”。
这两节里押 ang韵,这个韵给人的感觉是响亮有力,浩大浑广,韵远悠长,主要原因是元音a开口度比较大,再加上后鼻音ng的鼻腔共鸣,听起来昂扬响亮,绵延回荡。和四个“长长”两个“远方”相配合,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明亮纯净的精神。于是我们脑里的画面上,由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他们在欢笑、在奔跑,向着地平线的方向。那里,草更青、花更香;那里,笑容更芬芳;那里,喷薄的旭日在生长。
最后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一个作家采访一位大师“是什么让一个人成为天才的?”我的第一反应是想到那句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大师是怎么答的呢?他说:“看见的能力。从毛毛虫里看见蝴蝶,从蛋中看到雄鹰,从自私的人身上看见圣徒,从死亡中看见生命,从分裂里看见统一,从人性中看见神性,从神性中看见人性。”
亲爱的湿地朋友们,让我们哼着这首简单却丰富,安静却热烈的湿地之歌,去看见更美好的自己,遇见更美好的时光吧!
- 所有评论(1)
-
郑思军很好2016-11-24 18: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