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暗示无处不在》阅读笔记(二)
我爱读张丽钧,是因为我喜欢她文字中散发的教育的气息唐山的气息生活的气息和真善美的气息。文中所写的那些真切的就曾发生在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熟人身上却被我们熟视无睹的生活细节,在阅读中却一次次湿热了我的眼睛和内心;那些似乎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场面情景,一经作者金手指的点化,便辉映出了藏匿期间的灵动智慧和深刻哲理,让我们蓦然间望见了辽远的另一片天空;还有作者烙印在字里行间的悲悯博爱、至纯至善、勃发向上的她自己的情怀和境界,无时不在洗涤着我提升着我,让我在繁琐俗事的生活潮流中有勇气有力量去爱去思考去仰望星空。就因为这个,《生命的暗示无处不在》中的很多文章我读了N遍也不厌倦;也是因为这个,我是张丽钧的“铂金粉丝”。
那次讲座,张校长以自己的文章为例,跟我们讲写作,引导我们写作,教我们写作。虽然寒假中我只想从“怎么写”的角度再次审美这些文章,但一读起来,首先包围了我沉醉了我过滤了我的仍然是情感和精神上的暖意融融、优雅高贵。每一篇文章,我总会不自觉地在这样的意境和氛围中沐浴回味一番之后才回过头来从写的角度学习它。这份体验,让我想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
有一段时间,语文教学研究中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我在争论的漩涡中晕头转向,不知何去何从——它必然会影响到实际中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后来在《王崧舟讲语文》一书中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才从无所适从的尴尬中释然出来。书中说:“工具性、人文性,都只能栖身在文字中,话语中。扎扎实实地把文字读细了、读深了、读美了、读化了,工具性、人文性自然而然就在其中了,还用争吗?”后来下发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读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细细品读思考之后,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理解我似乎又明确了一点。
寒假中,从“怎样写”的角度读《生命的暗示无处不在》中的文章,这应该是抱着很明确的“工具性”目的进行的读吧?但是,在我通读文章的时候,在我思考题目、思考选材、思考开头结尾、思考行文布局、思考选词用句的时候,文章中情感的精神的文化的这些所谓“人文性”的东西一刻也未曾离开过对我的熏染和陶冶。我深刻地体会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天然就是一体,甚至可以说是想分也不能分开的。我又想到多年前曾上过几节大型的示范观摩课,名目为“学科德育渗透课”,隐隐约约意识到这种提法也是需要商榷的:无论在教学内容里还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受的影响都会自然发生,不用刻意地去渗透。
阅读的过程中能想到这些,是在我读《生命的暗示无处不在》这本书的目的之外也是意料之外的。也许我对自己的理解表达得还不够明了——是因为思考得还不够明了,但对于语文教学产生了一些感悟,在我这次阅读的过程中真真实实地发生了。“横看成岭侧成峰”,当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去阅读的时候,必然会有新的收获。
- 所有评论(4)
-
张志玲冯老师对张丽钧的文字评价得多么深刻准确啊!2016-03-15 14:41 回复
-
赵静宜“工具性、人文性,都只能栖身在文字中,话语中。扎扎实实地把文字读细了、读深了、读美了、读化了,工具性、人文性自然而然就在其中了,还用争吗?” 受教了,谢谢冯老师的分享!2016-03-07 09:18 回复
-
孙彩文看似读书实为读“人”,强烈的主观意识纳入书中,议史论道,记叙抒情,书为我用。2016-03-04 22:53 回复
-
杨慧莹先看了(一),再看(二),惊喜地发现和姐姐想到一块儿去了!默契呀!2016-03-04 16: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