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峰的日志

刘雪峰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写景抒情诗教学“三部曲”

刘雪峰
分类: 语文教学
更新于: 2017年1月1日 20:27

写景抒情诗教学“三部曲”

(文章发表于期刊《中华少年》)

内容摘要: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古典诗歌都属于写景抒情诗。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写景抒情诗的方法,这对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大有益处。笔者将写景抒情诗的教学过程归纳为“三部曲”:一、诵读诗歌,感知诗中内容;二、品读诗意,想象诗中之境;三、悟读诗情,体会诗人之感。掌握了写景抒情诗的学习方法,学生在今后的写景抒情诗学习中就会有章可循,也就愿意走进古典诗歌的学习中来,从而,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思想感情,又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关键字:语文教学    写景抒情诗     三部曲

古典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学生学习和欣赏古典诗歌,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古典诗歌都属于写景抒情诗。这些写景抒情诗具有共同的特点: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写景抒情诗的方法,这对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大有益处。下面,笔者就以《观沧海》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写景抒情诗的教学“三部曲”。

一、诵读诗歌,感知诗中内容

    诵读诗歌,是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必要准备。这里的诵读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读熟诗句,二是读懂内容,三是读出感情。诵读的方式有多种,如课件泛读、教师泛读、学生自由读、展示读、默读、竞赛读等。在诵读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咀嚼、多揣摩那些关键而新巧的词句,品出其中的诗韵。随着长期的、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一定会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观沧海》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先播放视频泛读诗文,然后出示诵读提示及要求: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重音、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要读得抑扬顿挫,有声有韵。2、对照注释疏通诗意,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小组内讨论解决。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自由读、展示读、理解读。学生在有目的地诵读中,领会到乐府诗优美的语句,对整首诗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品读诗意,想象诗中之境

“有意无境不成诗”。教师引导学生“吃透”了文本,走入诗歌的“意境”,才能真正意义上品味出作品的诗美,从而切切实实培养起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教学《观沧海》,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总结诗中景色描写的特点。在我的适当分析、点拨下,学生明确了全诗写景的特点是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的是俯瞻沧海的全景,是实景。其中,“树木”“百草”两句是静景,近景;“秋风”“洪波”两句是动景,远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的是诗人看到海水汹涌浩荡所想象出的景象,是虚写。之后,我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画面,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曹操登临碣石看到的景观。学生们就仿佛是跃马扬鞭、登山观海的诗人一样,兴致盎然地介绍着浩瀚壮阔、生机勃勃的大海。他们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悟读诗情,体会诗人之感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欣赏写景抒情诗,学生要把自己融入到意境中,想象作者处于其中,会有怎样的感情,从而体会诗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的妙处。《观沧海》的教学,我让学生反复诵读写景诗句,并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从写景的雄奇壮丽学生看出作者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感受到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此外,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三部曲”之前,教师应该交代作者的生平、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写作风格等内容,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把握诗歌的主旨。在“三部曲”之后,教师还可以展示该作者更多的作品。通过比较阅读、个性化阅读和多元化阅读,学生品悟到作者不同时期的创作动态,思想内涵及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风格特色,真正培养了鉴赏诗词的能力。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观沧海》是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写景抒情诗。掌握了写景抒情诗的学习方法,学生在今后的写景抒情诗学习中就会有章可循,也就愿意走进古典诗歌的学习中来,从而,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思想感情,又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